但是否真的适合NBA的赛场中,这有待商榷,
在场的除了李铁鑫以外的所有人,都是如此想的。
但让他们心里感到很舒适的事实是,李铁鑫这一球的确没能投进,
这证实了他们的猜想,也让他们在心里种下了李铁鑫并非一个真正靠谱的三分射手的印象。
这个印象流,或许会在未来对李铁鑫在队内的战术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和阻力。
众人的目光顺着李铁鑫投出的这一球而去。
这一球的弧度也算挺高的了,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球被李铁鑫投出去的时候,旋转的速度非常非常的快!
这就颇有一些库里的投篮那种感觉了,
李铁鑫刚才的投篮姿势,感觉上似乎也是如此,拨出皮球的力道特别的大,而他也会做出如库里那样的抖腕并且投篮手甩出“兰花指”的跟随动作。
这就让人感觉他投篮姿势特别脱节以及不标准的同时,又给了人另一种奇异的感觉,那就是你不知道为什么,就老是觉得他一定能投得进。
那种完美的弧度,皮球被拨出后完美的旋转,哪怕他动作上稍微有些丑陋,但它难道不是应该必须一定肯定要稳稳掉进网兜的吗?!
而这球也确实掉进了网兜……的边缘!
李铁鑫似乎力道稍微大了一丢丢,皮球划过一道高高的彩虹弧线后,的确是掉落篮筐内!
但似乎还砸到了篮筐的后铁,随即又顺势砸到了前铁,而这一碰,则让皮球高高的飞起,咻的一下来到了篮筐的上空。
所有人都目光紧紧盯着这一球,李铁鑫同样异常紧张。
但很遗憾的是,皮球最终没能赖进篮筐,再度落下的皮球还是砸到了前铁,随后掉到了地板上。
这一球打铁。
但勇士的球探团队和教练组成员们却没有只是看热闹,他们并没闲着,而是及时的用笔将李铁鑫的表现记录在案。
“缺点:球风太过随意,一些进攻动作不规范,进攻端可能会有大的波动性。”
“优点:投篮手感极佳,运球手感极佳,加上身体素质,有望成为统治级的内线球员。”
球探们的笔记本以及助教团队的记录册上,都记载了几乎满满一页的关于李铁鑫的细节和特点。
有的细心的助教甚至都开始翻页了,因为上一页已经记满了。
这足以证明李铁鑫今天的试训表现已经相当优异,至少,场内的所有人现在都无比的相信,这位长发黄皮肤的大高个,可以替代博狗特作为新赛季的首发中锋了。
这位原本只是个老实勤快的工作人员的长发华夏人,已经成了勇士管理层值得信赖的新赛季优秀即战力的心中优选了。
此时,观战团队中的好几人又将李铁鑫此时展现出的不稳定因素和肉眼可见的出色投篮手感分别记录了上去。
毕竟,能用这种毫不规范的投篮动作,随意的将球扔出,还能将球的弧度和旋转控制的这么完美和以及路线也控制的准确。
这本来就是一种优秀射手才有的天生的本领。
像是库里和汤普森这种射手,此时在联盟里虽然名声不响,但三分命中率却是在联盟前列的。
勇士的训练师和教练团队们全都相信,库里和汤普森他们随手一扔的那种信仰一投,都是能保证一定的准星的。
尤其是库里,他的投篮本就有点随手一甩的既视感,加上他的抛投和超高弧度的挑篮也是一绝,
这就使得在比赛中,库里偶尔也会在激烈的包夹和压迫性防守之下,使出一些非常规的投篮姿势。
那些姿势看起来就像是随手一扔,进不进全看命,甚至你都没法确定这家伙扔出去的时候究竟是不是闭着眼睛扔的。
但你不得不佩服的是,库里每次扔出这样高难度的超级三分或是中距离出手的时候,往往都能精准的拿捏皮球飞去的路线。
库里的那些不规则的高难度出手,要么就是空心入网或是打板入框,要么,也是精准的砸在了篮圈之上这才打铁而出,
库里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像是别人信仰一扔之后离谱的偏出很远的那种结果。
这虽然有点玄学,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射手的天赋,有些人有,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
后世的NBA已经有无数球员证明了他们的理论是对的。
像是德怀特-霍华德,本-西蒙斯,本-华莱士,沙奎尔-奥尼尔,拉简-隆多,埃文-特纳等等。
都是死活练不出投篮能力的球星。
你要说是肌肉练得太大,或者是力量过大影响稳定性,那卡尔马龙拥有当时NBA最粗的臂围,铁肘举世无双,还是练出了一手能够杀人的中投威胁。
这种问题很难解释,但在米国,球探体系和教练训练体系根本就没想过去解释,他们把这一切的问题都归结于一个词:投篮天赋。
没有投篮天赋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练出及格的投篮能力。
而投篮天赋也有高有低,这似乎关乎到球员的球感能力和控运能力,以及终结能力等等其他许多的细节能力。
大多数球迷看不出来一个球员的投篮天赋究竟是高是低,甚至绝大多数的球探也没法真正正确的检测出一个球员的投篮天赋好坏。
但优秀的那些球探和训练员,乃至教练们,都是能够一眼看出的。
甚至职业赛场上那些优秀的射手们,互相之间也能感觉的出,对手究竟投篮天赋几何。
就好比此时,勇士队内许多人就已经看出来李铁鑫的投篮天赋其实很强,无论是球感还是下意识的对出球路线和拨球精准度的把控上,都是一个天生的射手好苗子。
但也有不少人在担忧李铁鑫似乎携带着一些街球属性,球风太过花哨散漫,这会是未来打出成绩的一大威胁。
他像是杜兰特那样的具有后卫天赋的中锋,但似乎对于自已的控运过于自信了。
但观战的也有几个人没能看出这细节中的一切,而是本着看热闹的心态,鼓掌欢呼,或是嘘声或是给场上的两人撺掇鼓劲,气氛组的工作倒是做的不错。
(http://www.qiushuxsw.com/book/K0Kcl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