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出给家里写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他使用的这张邮票是一月份发行的最新邮票,杂技。
《杂技》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精彩的杂技艺术面貌,于1974年1月21日发行的,志号为T.2的特种邮票。
普通邮票发行日期无严格限制,发售时间比较长,用量大,印量多,可反复重印,印制数量一般不限制,在邮局长期出售;
纪念邮票受发行日期制约,有严格的时间性,印量有限,在邮局出售期限较短,售完后一般不再重印;
特种邮票一般不受发行日期制约,没有严格的时间性,印量有限,在邮局出售期限较短,售完后不再重印。
普通邮票面值种类多,一般每一套枚数比较多,票幅较小,刷色也比较单调,图案多为建筑、人像、风景、徽记等;
《杂技》邮票全套6枚,分别描绘了杂技演员表演舞狮、叠椅、抖空竹、顶坛、转碟、蹬伞的情景。
这是万维生设计的。
唐雨橙知道有些个邮票在后世很值钱,特别是有几版绝版错版币,到后世能值上百万。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些钱就来的太慢了。
要是你能带着先见之明来到这个时代,邮票这玩意儿可还真就是可有可无。
别的不说你有买邮票这点钱去西安或是洛阳这边的供销社,在店里都能买到精美的瓷器。
这可不是说瞎话,而且还大部分都是真东西,收藏瓷器可是能传家的。
何况以后赚钱的机会太多了,别的不说,就拿那四九城的房价地价来说,寸土寸金都不值得形容。
像现在看起来脏乱差的大杂院以后起码成交价值要按亿来计算。
还有深圳的地皮以及经济发展,沪上建设等等。
能赚钱的地方太多了。
所以对于邮票收藏确实没啥兴趣。
腊月二十六是大集,县城的人流还真不少,不过叫卖货的却不多。
跟着人流来到县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外面的广场旁边。
过年这几天挺热闹,有不少喜欢往山里跑的村民,把家里的乡野之物放在这换东西。
广场右边是家具厂,左边是纺织厂,有不少工人会途经这块地。
唐雨橙也很好奇吉省这地儿冬天有啥特产?
不过大致看看结果却让他有些失望,摆摊的人少的可怜,稀稀拉拉的就几个。
年纪大的人提着篓子放在路边,拿个大的草帘子遮住,只有人上去询问才会把草帘子拿开查看里面的货物。
人不多东西还不错,其中就有卖乌拉草这玩意儿,听说冬天穿起来挺暖和。
不过唐雨橙也没啥兴趣,走了走竟然看到一个老汉,他篓子里有只小狗大的傻狍子,看起来应该是未成年。
周围还有几个工人挺感兴趣,在询问老头价格,大小都是肉。
唐雨橙听说这玩意儿很呆,也有过棒打狍子手捧的梦想。
不过都被沿途恶劣环境浇灭心中的期待。
还真让他看到了几样稀奇的东西。
“大妈,你这梨子怎么卖?”
坐路边的大妈揭开木桶露出冰碴子,里面放着几十个黑不溜秋的梨子。
这玩意就是东北的冻梨,他空间里正好没有这水果,买几个尝尝鲜,听说既可以当饮料喝,还可以当果冻吃。
“小伙子,四毛一斤,不要票,用粮食来换也行,一斤细粮能换一斤果子,两斤粗粮也能换一斤果子,你看你是要用粮食来换还是……”
唐雨橙点了点头,物价不算离谱,这年月但凡是个水果都挺贵,不过最高价没有超过一块的,像稀奇一点的西瓜,十月橘之类的价格可就要6~9毛钱。
这梨的话四毛不过分。
“谁家都缺粮,这样我拿一斤你给我挑几个瓷实的”
“行”
大妈往桶里扒拉扒拉,给唐雨橙挑了三个梨子,重量上稍微超了一点,为此唐雨橙多花了一毛。
往前看到一位大爷。
他身上穿的全都是动物的毛皮,脸上沟壑纵横,目光犀利,看起来应该是个猎户。
“大爷,你这篓子里都有啥,有野味吗?”
大爷抬头看了看,“小伙子,大冬天的哪那么容易打到野味儿,有野狼等着你呢,就家里老婆子晒得一点蘑菇,还有其他干货。
“你想要的话就拿一点回去泡水炖小鸡儿,那滋味嘎嘎香”
唐雨橙点了点头,东北名菜,榛蘑炖小鸡。
东逛西逛的杂七杂八也买了些小东西,走到无人处,在空间挑了两斤偏肥一点的肉拿出来。
又在仓库里找了两把粉丝,不过这粉丝是带包装的,唐雨橙赶紧把包装拆掉,捡了几根稻草捆上粉丝。
就这样还不够,在墙角上抓了两把灰洒在粉丝上,这样看起来就比较符合这个时代。
想想其他也没啥缺的,换了30斤细粮。
他们这粮票都是通用的,可以换粗粮也可以换细粮。
有通用的粮票,也有细分的一些粮食类的票,比如大米票、面粉票、小米票、山芋票等等。
粮票可以买到所有的粮食,但分支的票只能买对应的那一种。
另外,粮票还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使用的地域范围不同,前者通行全国,后者只能在当地使用。
肉票其实也要细分的。那些牛肉羊肉的票要优先供应不吃猪肉的少数民族,剩下的才分配其他民族。
蛋类也是有分支的
其实能找到人的话,能多换到不少粗粮。
就拿他这50斤全国粮票来说,换成本地粮票能有100斤粮食,要是这100斤全都换成粗粮,起码能换到140斤乃至150斤粗粮。
不过他没打算跟知青点的这些知青说。
有些时候人心不能太善,也不能事事为人着想。
差不多对得起自已的良心就够了。
唐雨橙到县城门口,赶车把式带着孙女在旁边捡了点枯枝,烧了堆柴火,火上烤了两个土豆,两人就坐在路边啃着土豆。
那个叫芽芽的小丫头啃得满嘴都是黑漆漆的,就连牙齿上也有黑灰,就这样还一直笑呵呵的。
把粮票递给早到的刘思甜,趁这功夫她也赶紧去换粮。
等她走后唐雨橙才注意到刘思甜买了啥。
一捆大腿粗细的干豆角,几袋盐和半斤重的一小块肉,看来大家都在为过年准备。
没多久江援朝这小子也来了。
他不知道从哪里买了个不伦不类的兔皮帽子,同样买了一捆干菜。
还有半袋子白菜。
接到唐雨橙递给他的票之后也笑呵呵的去换粮。
看来大家都是奔着过日子去的。
刘家兄弟也回来了,不过他们带的东西里面却没有粮食。
都是些保暖的东西,有手套,有动物毛皮,对此唐雨橙并没有说什么,谁都有自已的选择,兴许这哥俩打算去大队上借粮。
换粮的人陆续回来,就连之前他遇到的李羡鱼也回来了。
这姑娘一只手扛了大半袋粮食,另一只手还抱着个坛子。
这坛子都快有半个人那么高了。
看来是能吃能干的。
(http://www.qiushuxsw.com/book/Kwcuj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