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科的日光灯管发出细微的电流声,林悦刚把邮轮缉毒案的物证袋贴上标签,办公桌的红色专线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来。陈宇正将沾着油渍的外卖盒扔进垃圾桶,闻声抬头时,看见搭档握着听筒的指节泛白。
"海关查获文物走私。"林悦挂掉电话,从抽屉里抽出警用记事本,"二十七个标着现代工艺品的集装箱,X光扫描显示内部藏有金属钙化反应。"她在"二级保护文物"字样上重重画了个圈,油墨透过纸背洇出深色痕迹。
陈宇扯下办案马甲,肩章上还沾着邮轮甲板的海盐结晶:"上个月省博刚失窃的宋代官窑残片,特征和这批货物的扫描数据吻合。"他调出手机里的文物档案,釉面开片的照片在冷光下泛着幽蓝。
海关查验仓库的防爆灯将空间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格子。王科长戴着白手套掀开防水布,露出堆叠如小山的木箱:"报关单写着'东南亚民俗瓷器',但开箱检查时......"他顿了顿,用镊子夹起一片碎瓷,"匣钵垫片残留的支烧痕,是典型的宋代龙窑工艺。"
林悦蹲下身,手电筒光束扫过箱底暗格。鎏金青铜鼎的兽首耳在光晕中若隐若现,蟠螭纹上凝结的绿锈像干涸的血迹。陈宇用便携式光谱仪贴近陶瓷瓶,仪器显示屏跳出800年前的铅同位素数据:"建窑兔毫盏,底部款识被化学试剂腐蚀过,但能看出'供御'字样。"
电子档案库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技术人员调出货运单时,空气净化器突然发出嗡鸣——发货人"李强"名下的恒艺贸易公司,近三个月有17笔交易流向禁止文物出口的国家。林悦盯着监控截图里那人西装革履的笑脸,发现他无名指戴着的扳指竟是和田玉籽料。
恒艺公司的水晶旋转门映出林悦冷峻的倒影。李强从真皮大班椅上起身时,檀香木笔筒里的狼毫笔跟着颤动:"警察同志,我们所有货品都有正规来源证明......"他的目光扫过陈宇出示的X光片,喉结上下滚动。
"李老板对宋代瓷器很有研究?"林悦将物证袋推过去,袋中碎瓷片的冰裂纹与办公室博古架上的展品如出一辙,"这批'工艺品'的报关价格,连真品百分之一都不到。"她注意到对方右手小指内侧的朱砂印,那是长期盘玩古董才会留下的痕迹。
李强突然抓起紫砂壶猛灌,茶水顺着嘴角滴落:"是王虎!他说货是景德镇仿品......"他慌乱地翻找名片夹,镀金名片上"国际艺术品经纪人"的字样在落地窗外的霓虹中闪烁。陈宇接过纸条时,闻到对方袖口残留的樟脑丸气息——那是存放古书画特有的味道。
王虎租住的城中村弥漫着霉味与下水道的腐臭。破门而入的瞬间,成群的蟑螂从发霉的纸箱下窜出。陈宇在凌乱的麻将桌下发现半卷宣纸,展开时露出《清明上河图》局部的临摹痕迹。"看这个。"他举起被揉成团的快递单,收件地址是城郊废弃的齿轮厂,寄件人栏画着奇怪的青铜纹样。
暮色中的齿轮厂宛如巨兽残骸,锈蚀的传送带在风中发出呜咽。林悦将热成像仪贴在铁皮墙上,屏幕显示地下二层有六个热源在移动。对讲机突然传来沙沙声:"林队,无人机拍到后山有辆加长厢货,GPS追踪器显示正往公海方向移动。"
陈宇的战术靴碾碎地上的玻璃碴,手电筒光束刺破黑暗时,正撞见王虎将青花瓷瓶塞进防震箱。这个精瘦的男人脖颈纹着穿山甲刺青,见警察闯入,抓起乙炔焊枪喷射出炽热火舌。林悦侧身翻滚,子弹擦着安全帽飞过,在钢梁上溅起火星。
审讯室的单面镜映出扭曲的人影。王虎盯着桌上的物证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们有个'倒斗'团伙,专收民间流散文物......"他突然笑起来,露出镶金的犬齿,"李强那老狐狸会不知道?他书房暗格里的唐三彩马,比这批货值钱十倍!"
当装载文物的押运车驶入省博地下车库时,晨雾正从江面漫上来。林悦仰头看着工作人员将青铜鼎抬进恒温展柜,鼎身蟠螭纹在聚光灯下仿佛活了过来。博物馆馆长捧着锦旗的手微微颤抖:"这些文物断代研究停滞了十五年,现在终于能回家了。"
陈宇擦拭着警徽上的灰尘,金属表面倒映出林悦疲惫却坚定的笑容。远处传来早高峰的车流声,他们知道,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正酝酿着新的挑战。但只要那些承载着文明密码的文物还在流转,他们的守护就永远不会停止。
(http://www.qiushuxsw.com/book/TTT0K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