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婉儿致力于解决国内城乡发展问题时,国际局势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经历了上次战败后,并未善罢甘休,他们暗中休养生息,联合了周边几个小部落,势力逐渐壮大。南方的一些沿海国家,见中原王朝内部忙于应对各种发展问题,也开始蠢蠢欲动,在海上频繁进行骚扰活动,企图掠夺沿海地区的财富。
与此同时,国内虽然在苏婉儿的努力下,城市和农村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改革过程中触动的旧有利益集团,仍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再次发起反扑。朝堂上,一些保守派大臣表面上对苏婉儿的政策不再公然反对,但私下里却相互勾结,在执行过程中阳奉阴违,导致部分改革措施无法有效落地。
苏婉儿察觉到了这一系列复杂的局势,心中深感忧虑。她明白,此时国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任何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苏婉儿决定先从稳定内部局势入手。
她再次在朝堂上召集大臣们议事,严肃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我朝面临内忧外患之困境。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沿海势力在外虎视眈眈,而国内改革亦有诸多阻碍。若我们内部不能团结一致,又何谈抵御外敌,发展国家?”然而,保守派大臣们依旧沉默不语,态度暧昧。
苏婉儿深知,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也要让保守派大臣看到改革带来的长远利益。她接着说道:“诸位,我们不妨以此次危机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提高国家的防御能力,不仅能抵御外敌入侵,还能为改革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在内部,我们要加强对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惠及百姓。”
为了增强军事力量,苏婉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加大对军事科研的投入,鼓励工匠和学者研发新型武器装备。她设立了专门的军事科研机构,召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和有识之士,共同研究如何改进现有武器,如改良弓弩的射程和精度,研发威力更大的火炮等。其次,优化军队的训练方式,引进游牧民族擅长的骑射技术,并结合中原地区的阵法战术,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提高士兵的待遇,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旅。
在加强改革措施执行监督方面,苏婉儿建议成立一个独立于各部门之外的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监督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对于那些阳奉阴违、阻碍改革的官员,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皇帝听了苏婉儿的建议后,深以为然,立即下令照此执行。
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军事科研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这使得本就紧张的国库财政面临更大压力。苏婉儿一方面积极与户部商议,调整财政预算,合理分配资金;另一方面,再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军事科研项目,承诺给予丰厚的回报和荣誉。在民间资本的支持下,军事科研项目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新型武器的研发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监察机构的设立也遭到了一些保守派大臣的抵制。他们认为这是苏婉儿为了排除异己而设立的工具,对监察机构的工作百般阻挠。苏婉儿不为所动,她亲自挑选了一批正首、有能力的官员充实到监察机构中,并赋予他们足够的权力。同时,明确监察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其公正、公平地开展工作。在苏婉儿的坚持下,监察机构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一些阻碍改革的官员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改革措施的执行力度得到了显著加强。
在稳定内部局势的同时,苏婉儿也没有忽视外部威胁。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她派遣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前往边境,加强边防防御。这位将领到任后,根据边境的地形特点,修筑了一系列坚固的防御工事,如烽火台、堡垒等,并增加了边境的巡逻频次。同时,苏婉儿还指示将领与游牧民族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接触,了解他们的动向和意图,尝试通过外交手段缓解紧张局势。
对于南方沿海国家的骚扰,苏婉儿决定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她下令在沿海地区建造大型战船,招募熟悉水性的渔民和水手加入水师,并聘请精通海战的将领进行训练。为了提高水师的战斗力,苏婉儿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海战技术和战术,如使用火器进行远距离攻击,采用灵活多变的阵法应对不同的敌船等。
在苏婉儿的精心部署下,国家逐渐在内外困境中稳住了阵脚。军事力量的增强让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内部改革措施的有效执行也使得国家的发展重回正轨。然而,苏婉儿知道,这仅仅是应对危机的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沿海国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野心,国内的保守派势力也可能会寻找新的机会进行反扑。
在这个关键时刻,苏婉儿需要做出一个更为重要的抉择。是继续以防御为主,巩固现有的成果,还是主动出击,彻底消除外部威胁,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外部环境?而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苏婉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深知,这个抉择不仅关乎她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 她在权衡利弊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国内外局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试图从中找到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向。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苏婉儿就像一位孤独而坚定的领航者,带领着国家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艰难前行,每一个决策都将决定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http://www.qiushuxsw.com/book/TjjjA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