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8 章 养殖业

求书网 更新最快! 穿越60年代:画大饼让全村吃饱 http://www.qiushuxsw.com/book/celweu.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公安一天也头疼的要死,就像老太太说的那样,就是找到杨想弟和杨求弟,她们拿自己家的钱,怎么能叫偷呢。

可人现在是真的不见了,老太太怀疑,他们就得调查。

这几天老七男人,老八婆家都在火车站附近蹲着,他们拿了那么多的钱肯定想跑,在火车站蹲着等到的几率最大。

他们没想到是姐几个计划好了的,早就跑远了。

两天后,于文书来信,他们到工厂了,一切都很好,火车上也没出意外。

李二柱和杨来弟也彻底放心了,这下彻底安全了。

杨老太太期间去了李家店,姑娘没看见,被李老太太骂的狗血淋头,院都没进去,就被骂跑了。

杨老太太……还以为老西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现在看这情况,这婆婆不死,老西这辈子也翻不了身。

老七老八婆家在蹲了十天后,也都扛不住了,都回了家,这哑巴亏不吃也得吃,他们能把个老太太怎么样?

他们就不信了,杨想弟和杨求弟能躲一辈子,让他们抓住,绝对腿打折。

大沟村

于文书回来就把李有才薅到了村里,天天瞪着李有才给他想主意,怎么把大沟村打造成他们县甚至他们市的第一村。

李有才……这老于是怎么看出来他有这能力的,那是吹气呢,第一村?魔怔了吧!

于文书才不管他怎么想呢,反正都是想,不得想大点吗,万一实现了呢。

李有才想了好几天,觉得还是养殖吧,他们这地方穷乡僻壤的,别的啥也干不了。

养殖,于文书觉得行,就是他们这里没有成规模养殖过,没有经验。

经验那肯定是李有才有了,上辈子看帮村里还有农场都养过啊。

于是就简单的建议了一下。

于文书……他就知道,这小子什么都懂。啥也不用干,靠着这小子他绝对能打造出第一村来。

正好大棚的利润还没有动,于文书立马投入到养殖场的建设。

现在国内还没有引进白猪的品种,李有才也没有商城也弄不到。他只能让于文书去问问有没有快速增肥的猪。

于文书对这些都是不懂的,李有才建议他就问,利用家里的关系,想办法把资源都弄来。

要是个普通的大队长,那肯定想都不敢想。

还真别说,一个月后,省城给t弄来了十头杂毛猪,两个公猪,八个母猪,说是比黑猪的成长速度快了三分之一。

李有才看了看,是窜子,但应该有白猪的血脉。

这样就己经很好了,李有才就投入到了养猪大业中,猪粪沤肥,给大棚用。

于文书又扣了几个大棚,种草莓,种西瓜,种香瓜……

这些水果都能比正常地里产的提前两个月上市,这就能卖的上价格,还供不应求。

于文书每天都干劲满满的,大棚蔬菜种到五一也就差不多了,再往后夏天青菜就很多了,他们这个就没有优势了。

李有才建议用农家肥养几个月地,等过了夏天在开始种。

于文书觉得说的有道理,夏天的时间再多建几个棚子,今年他们的菜要供遍整个市。

随着大沟村一栋栋大棚拔地而起,县里市里也组织了不少村过来学习。

可一听大棚的造价,他们就都退了,他们可没有大沟村的实力,一栋大棚造价一两千,他们没有钱,也不懂技术,所以都跟走马观花似的,看看就走了。

于文书也没有钱,但是他胆子大,贷款干,都等钱到位干,那啥事也干不成。

李有才也佩服于文书的魄力,这就是能干成大事的人。

他们得八个母猪在西个月后也产崽了,八个母猪下了九十多个崽,给村里人都乐完了,这猪就是宝贝啊,谁家猪这么能下崽啊。

养猪的村民伺候这些猪崽比伺候孩子还用心,猪崽就死了西个,剩下的成活了。

李有才建议为骨粉鱼粉那些,猪长得快。

只要李有才说的,于文书都用心去办。

时间缓缓又到了年底

李二柱开了两个早餐店,生意都很不错,在县城又买了一套房子,一个铺面。

老李太太看着两个铺子太忙,天天都早早过去帮忙,现在老李太太话少干活多,绝对不多嘴。

李二柱也慢慢的也说不上原谅,能怎么样,一个老太太天天讨好你。

就让她在铺子里住着,省的来回跑了。

养猪场得第一批猪也到了卖的时候,虽然赶不上白猪西个月就能出栏,这也就喂了半年,猪就长到了三百斤左右。

李有才连续称重了几天,发现猪长势缓慢了,就建议于文书卖了,再喂下去,也是浪费粮食了。

于文书早就想卖了,他觉得一百七八十斤的时候就能卖了,可李有才还在猛涨中,这又过了两个月,长到了三百多斤,他还是第一次见长的这么大的猪,看着就肥,肯定好卖。

这时候人都爱吃肥肉,肥的还能炼油,肥猪最好卖了。

很快第一批的大肥猪运往了省城,于文书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发财了,真的发财了。

这一年,水果提前上市,就赚了不少,年底蔬菜也陆陆续续开始卖了,现在又是肥猪,人家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于文书觉得冬天才是收获的季节,啥玩意卖的都贵。

村里人也都得到了好处,大棚都是承包制,去了成本,给他们一一半的利润,哪个能不上心啊,这可比种地挣钱多了。

大沟村也有报社的记者过来采访,于文书夸夸其谈介绍这村里发展,每次都要拉李有才过去。

李有才不想出名,都拒绝,于文书无奈,人家都抢功劳,这孩子躲功劳,也不知道想啥呢。

又到了一年的年关,李有才也难得的休息了,回到家,杨来弟就差把他供上了。

这一年他们跟儿子借了光了,县里不少当官的都来他们铺子吃饭,都说认识他们得小儿子。

他们感觉脸上老有光了,做梦没想到自己家能吃出这么有能耐的人。

夫妻俩常常觉得跟做梦似的。

李老太太更是溜须的不行,这可真正是老李家的骄傲。

虽然李三柱那两个儿子今年考上了高中,但老太太也觉得跟李有才那没法比。他家最有出息的肯定是李有才。



    (http://www.qiushuxsw.com/book/celwe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穿越60年代:画大饼让全村吃饱 http://www.qiushuxsw.com/book/celweu.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