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没有社团,放学了自然就出来了,”韩佳茗扬了扬眉毛:“还不是你们社长大人叫我们来的。”说罢又笑吟吟地看着杨西城。
“是了,”杨西城接过话来:“下周学校篮球队要用场地训练,我们可能要借用东陵的操场来活动,也就四十来分钟,一节课的样子。”
“我看也可以,”余冰说:“嗯,我觉得你们的社团活动做得不错,东陵可以借鉴,而且那时我们已经放课了你们只管用吧。”余冰用管事人的语气开玩笑地说道。
“还是要代我谢谢你们老师,”杨西城客气道:“我们还有一刻钟结束,既然来了要不要挥几下。”
“那必须,”韩佳茗抢过话:“向晨毅,老同学不陪我打几回合可不行。”
向晨毅和韩佳茗走上场,众人凑上前围观起来。
余冰倒被留在了在人群后面,可是他并不站上前去给他此时正在对阵的朋友和女朋友助威。他和依冉静静地站在一起。
“中午没饿着吧。”余冰开口问了一句。
这话问得奇怪,原来管饭才是天大的罗曼?
“是你让向晨毅带的?”
“知道学校的盒饭你不会好好吃的,从以前开始你就是这样,说你也不听,又该胃疼了。”余冰说话的时候眼睛并不看她。
“放假做什么?”余冰又问:“还是去普陀山拜拜?”
依冉点了点头。
“我也要去的。”余冰没头没脑地这么说了一句。
§§§第10章
上海人有多喜欢去普陀山,也许不止上海人喜欢。
反正依冉记事开始她妈就每年都要去那里拜佛,祈求家运兴旺,和顺无灾。等她大一点,她记得大约是初一的时候,也开始每年都跟去了。后来舅舅一家人大约也觉得这是一项不错的活动——不管是不是足够虔诚,人都要有一点信仰,于是也加入进来,就成了每年的家庭活动。
依冉的母亲每年总是亲自去买去普陀山大巴的票子,拾缀好一切上香用的东西。首先是香火,她嫌普陀山的香贵价,一定要上海请好,然后是去银行把五十块换成一百个五毛的零钱,装在一个红色刺绣的零钱袋里,是为功德钱,跪拜完了可以投入菩萨面前的功德箱里。
依冉在法雨寺数过钱,场景颇为壮观。
当然还有干粮和护膝,普陀山上不仅没什么吃的,而且奇贵无比,旅游胜地一般都这样,况且这群香客的钱是最好赚的,为了节省时间,中午那顿就可以直接在大巴上吃点干粮解决。舟山群岛的特色是海鲜,普陀山上到处可见卖海鲜的排挡,贝类虾类鱼类种类丰富,很多叫不出名字,见都没见过的海产,不过依冉的母亲从不允许他们来拜佛还杀生。护膝是上了山就要开始绑起来的,不然这一山的庙,一个一个菩萨叩拜过来,膝盖吃不消。佛珠供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把那些放在菩萨面前,对着拜一拜,然后取回来带在身上,或是吃进肚子里,仿佛就可以沾了佛气一样。
舅妈身体微恙,今年表姐祝月琴在上海,左右无事,就让她代劳,也算求福积德。祝月琴的母亲每年都为身在国外的女儿求平安,就想着到不如她自己来拜一次,兴许就灵验了。
祝月琴“咯咯”直笑,说佛祖管不到国外的事,要管也是耶稣基督管。依冉的妈妈狠狠瞪了她一眼,叫她上岛了要肃穆,别嬉皮笑脸乱说话,况且许了愿是要还愿的,她又没有时间来还。祝月琴不理会这么多,反正回来了这一个多礼拜,该见的同学也见了,该去的聚会也去了,没什么玩的,到不如出去转转。
于是今年的求佛之旅就成行了,早上急匆匆在旅游集散中心集合。杭州湾大桥祝月琴和何逸文是第一次见面,何逸文朝她点了点头,祝月琴则对她笑了笑。
其实那都不能算是笑,只是嘴角抽动了一下。不过依冉现在没心情管她们两个的态度,她才接到余冰的一条短信,说已经出发了,问她们大概什么时候到。依冉以为余冰说要去是开玩笑的,他又不是什么佛教信徒。余冰回短信说是他大姐想去,他只是作陪。
如果碰到该多尴尬,妈妈会不会认出他来?依冉想到就汗盈盈的,坐立不安,一会儿跑厕所,一会儿打翻水了找纸巾。巴士座位旁的何逸文不耐烦道:“你忙死了!”疑惑地问是谁一直给她发短信。
“没什么,问我借十一的作业抄呢。”依冉说。
依冉有时候觉得这个姐姐做得挺失败的,因为何逸文根本不相信,问她:“不会是余冰吧?”见依冉没理她,又加了一句:“他也要来?”
这人难不成会算命?
何逸文自顾开心道:“我就知道我没来错。”
依冉反问一句:“你以为我妈会留你一个人在家?”
下了大巴,去沈家门的半升洞码头买了船票,然后坐上快船,大约十多分钟,就到普陀山了。虽然船舱狭小,不过看出去的风景还是很好。下船之后在入口处买进山大门票,过了检票的地方,门口就站着一排民宿的小贩,争相让她们一行入住,争抢之后,最终选定一家码头边上的小旅馆住下。
虽是民居,地方还干净,房间不大,设备倒也齐全。全程都没遇上余冰和他姐姐,依冉的心稍稍放下了。在旅店放好行李回到码头,坐上普陀山特有的橘黄色公交车去往索道。一般依冉的妈妈都是采取乘缆车到山顶再沿着下山的路一间一间寺庙慢慢拜过来的策略。缆车上,依冉的妈妈让她们穿上护膝,她不强求何逸文,却无论如何一定要依冉的表姐穿上。
下了索道,山上略有雾气,空气里带着海岛特有的清新。眼前的景致虽没有奇山异石,但是树木苍健,小径幽曲,山石耸立,一切的景象都笼罩在山中的雾气之中,竟是如临仙境一般。
依冉也适才学了两句诗词古文,想起初中时背的《岳阳楼记》,捉摸着“不以己悲”倒尚且使得,却如何做到“不以物喜”呢?这美妙的山景下山几步就是广阔的海平面,还有柔软的千步沙,海浪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轻轻拍打着彼岸。真真此乐何极!瞬间就觉得自己的那点小心情小感怀就变得不值一提了。转而又觉得自己既非什么古时仁人异士,想这些无用。
(http://www.qiushuxsw.com/book/clTe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