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沟,徐慧真一大早就上了山,趁现在是出山货的高峰期,她得多多采摘各式的野生可食植物。
比如菌菇,野菜之类的。
可清晨的山间雾气刚退,林间的道路上湿滑无比,她一不小心就被滑倒了,从山上一直向下滚了好远才停下来。
她强压着心里的恐惧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脚好像扭着了,脚腕处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疼痛。
她想,她右脚有可能骨折了。
在山道上捡了一根一人高的树枝,她便拄着一瘸一拐的向山下挪去。
王来福下了公交车,从这里到老头家还有十几里的路要走,这片山区虽然都叫牛栏山的徐家沟,但这里的居民住的都比较分散,东一户西一户的没个规划。
他第一次来时,还想找一下便宜妹妹徐慧真,结果问那老汉徐慧真住哪儿,老汉竟然不知道徐慧真是谁。
农村人几乎都有小名,老王估计老汉可能会知道徐慧真的小名,但大名却不知道,这在当下的农村就很正常。
穿越过来之前的王来福祖辈也是乡下的,他爷爷叫王熬发,外号大眼睛。
结果有个外村人来找王熬发,问了村里的许多人,都表示不知道。
结果那人灵机一动,就说了王熬发那标志性的大眼睛。
村里人一拍脑袋就说:“你早说啊,“大眼睛”啊,他在村里谁不知道。”
从马路向西,进入了山间的羊肠小道,这种道路只能供牛车马车通行,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所以,即便没有下雨,早上的路上还是不少的湿泥沾染在鞋底。
走了约有十几分钟,王来福听见了从山上传来的一声闷哼,于是便抬头循着声音看去。
嘿,竟然是徐慧真这个丫头。
不过,她好像受伤了,拄着一根用树枝做的拐,单着脚在一步步的往下挪,每挪一步眉头就微蹙一下,很是痛苦的样子。
王来福快走几步便迎了上去。
“呀,妹子,你这是崴着脚啦?”
“咦,王大哥,你怎么在这里?”徐慧真很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来老汉家做两件藤椅,上次问那老汉有没有一个叫徐慧真的姑娘住在这里,可那老汉说不知道。”
等王来福说完,徐慧真有点扭捏的说道:“哎呀,你问徐慧真就没人知道了啦?”
王来福促狭的追问道:“那问啥?”
“你可以问徐老二家的丫头,或者……”
见徐慧真犹豫,老王同志就知道这外号有意思了,更加来了兴趣。
“或者问啥?”
“徐鸭子……”
“嘎……嘎……嘎……”王来福笑出了鸭叫,果然人如其名,这姑娘哪都好,就这嗓音……小名还真没取错。
徐慧真气抖冷,一个没抓稳,拐杖就落地上了,眼看又要摔倒。
王来福一把搂住她的腰,将她扶稳,随即弯下腰来道:“来吧,鸭子小妹,今天哥让你骑大马。”
徐慧真爬到王来福的背上,用小拳拳捶着王来福的背说道:“以后不准叫,得叫我大名,顶多也只能叫徐老二家的丫头。”
王来福一边笑一边走,点头如捣蒜的回道:“好好好,不叫你鸭子,嘎嘎……”
徐慧真将双手搂在王来福的脖子上,头靠在他宽阔的肩膀上,闻着他身上不知名的香味,竟然有一种不想停下来的感觉。
当山间的薄雾散开,一道金色的阳光迎面洒在王来福的脸上时,在王来福回头和徐慧真说话时,徐慧真就觉得这男人有光。
可再长的路也有尽头……
先到制作藤椅的老汉家,王来福轻轻的将徐慧真放下,跟随着老汉去看了看他已经完工的作品,老汉的手艺很好,做工很精良,完美的达到了王来福的设计要求。
“坐上试试?”王来福将一张藤椅编织的沙发搬了出来,让徐慧真坐上去试试。
徐慧真听话的坐了上去,发现这张藤条沙发竟然很是舒服,不像有的藤椅,那边框又毛又咯人。
“不错,不错。”徐慧真连声夸道。
王来福让老汉联系牛车,将这些东西送到四合院,便背着徐慧真向她家走去。
宛言谢绝了徐家的挽留,王来福得赶下一班车,在徐家沟,一天就两班车,若是赶不上就只能找户人家借宿。
还好,王来福及时赶上了车,没有沦落在山中夜宿。
这天是双日,王来福晚上又沟通了空间节点来到了末世……
对于末世空间,王来福已经躺平了,现在的情况是,物资不缺,多也没有。
能保持三年不过期的东西其实很少,既然把包姐给睡了,老王这几次去末世空间就做了几件事。
回到镇上搬空了化肥,开回了一些农用机械,包括耕地用的,收割用的。
又将镇上一家米厂的设备搬进了山镇。
去附近的几个加油站将柴油全部抽了出来,送到了山镇,然后用发电机给山镇通上了电。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包姐也实在大方,将有意的小姐妹都叫上,名义上是感谢。
谁便宜了谁就很难说了……
要较真,那就是双赢!
日子一晃就来到了和陈雪茹约定好的结婚日期。
这是风和日丽的一天,一大早的四九城,空气里还没有那么多的PM2.5。
巷子里、大街上,少不了若有若无的屎“香”味。
王来福牵着陈雪茹的小手向街道办走去,这时还没有民政局专门办理婚姻登记,是由当地街道办负责婚姻登记的办公室办理。
王来福的街道在东城区,而铜锣鼓巷在西城区,所以这街道就不一样。
虽然都是兄弟单位,但王来福熟悉的人还没有陈雪茹多,毕竟是陈记绸缎铺子的东家,三教九流都吃的开。
王来福今天可是带足了喜糖,但凡认识不认识的只要对他们笑,王来福就发,充分体现了傍富婆的。
因为这糖是陈雪茹给准备的,实在是不少。
高高兴兴的办理完结婚手续,两人便去了北海公园的仿膳茶庄。
不是很多小说里傻柱学艺的那几家,例如什么鸿宾楼啊什么的。
但这家茶庄在以后很有名,主打的菜更是顶顶大名,那就是……满汉全席。
茶楼就早张灯结彩,陈雪茹的爸妈早就提前在这边迎宾了,都是些老邻居老街坊,其他的一概没请。
这时候结婚大办的人家很少,一般都是请几桌的事, 要大操大办也请不起啊。
单位里同事一般都是给两点喜糖就算完事,穷点的连喜糖都没有。
王来福也没有叫上同事,也没有请四合院的人来。
同事不合适,人家都不请,你要是请客就另类了。
四合院其实可以有,但别人都没办,王来福索性就照惯例来。
王来福自然懂得低调不惹人扎眼……
自己查查,人家红小兵盯上的都是谁?
但老两口这边非要办,他们就这么一个女儿,而且他们家来往的人都有这惯例,由不得王来福乱来。
老王同志钱不多,人也不傻,不好面子也不装里子。
不会为了炫耀就大请特请,即便全部酒席由陈雪茹家买单。
王来福记得四合院里就有几个是革委会的成员。
比如那个许大茂……
这坏种可不讲情面,自己老丈人都搞。
这要被他惦记上也不是啥好事,王来福当然知道这种人特别喜欢放冷枪……
他也是……
(http://www.qiushuxsw.com/book/cucuu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