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明,寒意未散。
皇宫深处,凤仪堂门前钟鼓初响。林婉儿立于丹阶之下,一袭素缟未换,眉间依旧残存血色。
今日,是她入凤仪堂受册之日,亦是从宫婢向储妃身份迈出的第一步。
**
凤仪堂主司礼内官名唤“顾宛舟”,年过五旬,曾为先皇后宫首掌,素来心狠手辣。她不喜皇后,但忠于宫规,因此见婉儿,不敬亦不屑。
“林婉儿,”她尖声道,“虽你得册,实为皇后授意,非宗室正胄,今日起,须守宫制百条,一日违者,削三品。”
婉儿行礼如仪,眉眼不惊:“婉儿谨记。”
顾宛舟冷笑,转身拍掌,西名掌事女官抬出厚重《宫礼总录》,“先学礼仪三百,三日背诵,一错重来。”
婉儿接过,沉如压山,却不言苦。
顾宛舟却忽问:“你可知,这堂内历代储妃,唯你一人出身市井?”
婉儿抬头,轻声答:“若出身便定品行,那太后年少时,又为何能从雾宫脱身?”
一句话,如风过寒池。
顾宛舟脸色微变,却不得不退身,只留一句:“我看你能守几日。”
**
夜晚,婉儿倚灯夜读,沈兰音悄然来访。
她带来一物——一只暗红锦匣,内藏古旧书信一封,封口尚在,却模糊其字。
“这是我在太医院旧柜中寻得,封面仅有两字‘南山’。”
婉儿心神一震:“南山……我曾梦中见母亲提及此名。”
沈兰音点头:“南山旧信传言为当年婉姝留给心腹之物。传信者为南书房掌印——钟离砚。”
“延祺殿下己南下,欲寻钟离砚遗踪。”
**
与此同时,皇宫以南三百里,南山书庐。
荒林风急,一行快马穿林而入,马前之人正是延祺。他卸下披风,走入林庐深处。
书庐年久失修,蛛网遍布,惟一老者正于窗前抄经。
延祺拱手:“晚辈延祺,拜见钟离老先生。”
老者抬头,须发皆白,眼神却如鹰般锐利。
“你是……婉姝之子?”
延祺微怔,随即点头:“她虽非生母,然视我如亲。”
钟离砚轻叹:“她有一信,嘱我待其女长成,若你至,便可转交。”
他取出一枚竹简,封口己破,显然有人先一步抵达。
延祺眸色一凛:“还有谁来过?”
钟离沉声:“数日前,一黑袍女子,身有宫中香印。她只取信未留话,但临走时,轻声念了句——‘凤仪临天,焰火将启。’”
延祺紧握竹简,沉声开封。
其上所书,不是问候,不是情话,而是断魂遗令:
“若吾死,女若成,告之三事。”
“一,我所生非延王之后。”
“二,醉香局之毒,所毁非妃嫔,而是太子血脉。”
“三,我死之日,皇后亲至宫门,手执香炉,香中藏焰。”
延祺如坠冰窖:“她……竟不是我父所亲?”
钟离摇头:“她曾言,此事如刀,迟早要落。”
“如今,是时候让林婉儿知晓,她之血脉,藏着整个朝局的崩裂之因。”
**
夜回凤仪堂,婉儿打开锦匣,封信己毁,唯留一句话被反复重写:
“勿信宫中笑,笑里多藏刀。”
她闭上双眼,梦中又见母亲那年焚宫前,一眼回望。
那一眼,不是绝望,而是——
警告。
**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0TuK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