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残垣之上,战火余烬未散。
陈穆翻身下马,手持诏书走至林婉儿身前,单膝跪地,沉声道:“摄政王,末将来迟。”
林婉儿面色苍白,嘴角尚沾血迹,缓缓抬眼:“陛下为何忽下此诏?”
陈穆沉默片刻,从怀中抽出另一封加盖玉玺的密函,递上:
“此为圣上亲笔,殿下自阅。”
林婉儿接过密函,破封而开,纸上龙飞凤舞的字迹赫然入目:
“林卿,北疆残乱,忠良被陷。此诏为权宜之计,暂赦一战之过。”
“朕识忠骨,知尔无罪。然朝堂未稳,太后与三司交恶,朕欲借尔之威,震慑内外。”
“倘尔愿回朝,朕愿重封摄政,军政共议;若不愿,朕亦不强留,只求尔守江南一隅,护百姓安宁。”
——周帝 敬书
林婉儿读罢,眼底泛起一抹冷意。
“他不是要赦我,”她将密函合上,轻声道,“他是在逼我。”
沈姝拄剑而来,声音微哑:“他是想借你威望,震住太后与旧臣……若你归朝,众人忌你;你不归,他可收兵权为己用,百利而无一害。”
谢衡舟走近,看着林婉儿:
“你要怎么选?”
林婉儿目光如炬,扫视山庄残兵。
山庄破损,但可修;旧部残存,但可聚。
她缓缓起身,淡声道:“我要归京。”
沈姝眉头一挑:“你疯了?回去就是羊入虎口!”
林婉儿摇头:“我若不回,朝堂势必再乱,北军必再起兵。而我——己无路退。”
她望向谢衡舟,轻声道:“我需要你随我入京。”
谢衡舟面露震动,半晌低声道:“好。”
沈姝一拍剑鞘:“你们去,我也去!”
林婉儿一笑,眼中含泪却不言语。
**
数日后。
金陵。
朝堂之上,新帝登基未久,太后仍居垂帘之位,百官人人自危。
翌日清晨,天未亮,金麟卫于午门列阵。
钟鼓齐鸣,林婉儿一身戎装,随陈穆而入,百官尽皆哗然。
左相魏仲山冷笑:“叛臣竟敢再踏金阙?”
太后坐于帘后,声音冰冷:“林婉儿,你以北军兵变,血染南疆,如今竟还敢觐见?”
林婉儿却从容走入金殿,执笏伏地,朗声道:
“臣林婉儿,奉圣上密诏归朝——有功未忘,有罪当审。”
“昔日摄政,今日还朝,不为权,不为恩,只为苍生。”
“若臣有罪,甘受律斩;若臣无过,请陛下明鉴!”
此言一出,朝堂静默。
陈穆于侧高声宣读圣旨:“天子赦令在此,林婉儿忠心可鉴,暂还朝议,听审三司!”
众臣皆变色,魏仲山冷哼,却不敢再语。
而帘幕后,太后缓缓起身。
她轻抚金凤玉簪,低声呢喃:
“林婉儿,你终于回来了……”
**
夜幕降临,林婉儿暂居旧府。
谢衡舟坐于庭中,斟茶递来:“今日一役,算是立足了。”
林婉儿接过,望着茶水中浮影,沉声道:“这只是开始。”
“太后不会放过我,三司更不会。”
“但我不会退了。”
“若这金阙之下藏的,是万骨白骨、是刀剑森森——”
“那我便踏着它们,也要让这江山,为民为正。”
**
而与此同时,皇宫深处,太后身旁的嬷嬷低声道:
“林婉儿归来,恐动朝局。”
太后轻抬手,抚摸龙椅雕刻,嘴角浮起冷意:
“让她立威又如何?只要她仍有软肋,便是我手中之棋。”
“吩咐下去,给本宫查——”
“谢衡舟的过往,沈姝的家族,还有……”
“林婉儿的亲弟,林知遥。”
**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0TuK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