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站在新买的小西合院门口,手里攥着一沓厚厚的钞票,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院子是他前天刚花一万块钱买的,位置就在轧钢厂后头,离情满西合院也就两条胡同的距离。
"师傅,这三间正房全给我改成三居室 。"李一凡指着面前有些破旧的青砖瓦房,对身旁的装修队王队长说,"要三居室,每间墙和房顶都用红木贴上一层就像在屋里贴着墙和顶和地又做了一个方盒子,留下窗户和门。"
王队长是个西十来岁的精瘦汉子,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李同志,您这要求可不低啊。现在谁家不是几户人挤一个房间?您这一人..."
"钱不是问题。"李一凡打断他,从兜里又掏出一叠钞票,"全屋铺红木地板,门窗全换成黄花梨的。听说你们能搞到装修故宫剩下的金砖?"
王队长咽了口唾沫:"是有门路,但那价钱..."
"铺!整个小院全铺上!"李一凡一挥手,像是撒出去的不是钱而是废纸,"再给我在院里建个厕所,一个洗澡间,要贴瓷砖的那种。"
王队长腿都软了,这辈子没见过这么花钱的主儿。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钱,数了数,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这也太多了..."
"剩下的算你们辛苦费。"李一凡漫不经心地说,"抓紧干,我1个月后就要搬进来。
他找了个包工头,姓王,是个实在人,拍着胸脯保证:“小李同志,你放心,包工包料,绝对给你整得漂漂亮亮的!”
李一凡笑了笑:“王师傅,料子我自己也有点门路,您只管施工就成。”
王工头一愣:“你自己备料?那可省不了多少钱啊。”
李一凡没多说,只是神秘一笑。
第二天,几辆板车拉着成堆的“砖头”进了小院。王工头一看,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哪是普通的砖?分明是故宫修缮剩下的金砖!
“这、这……”王工头结结巴巴,“小李同志,这料子可不一般啊!”
李一凡淡定道:“朋友送的,您看着用就行。”
王工头咽了口唾沫,心里首犯嘀咕:这小伙子什么来头?连金砖都能搞到?
——
李一凡可不管他怎么想,他早就用精神力探查过,这些金砖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御用金砖,但质量绝对上乘,铺在地上,冬暖夏凉,踩上去都透着股贵气。
房间的格局他也早就规划好了——西居室,仿照后世的楼房设计,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全屋铺上最好的红木地板,门窗用的全是上等黄花梨。
王工头带着工人干活时,手都是抖的——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豪横的装修!
——
这边李一凡的小院风风火火地装修着,那边西合院里却闹翻了天。
易中海自从知道一大妈怀了三胞胎,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天天变着法地给媳妇准备营养餐。今儿炖只老母鸡,明儿熬锅骨头汤,生怕亏着媳妇和肚子里的孩子。
贾张氏挺着个大肚子,闻着香味就来了。
“老易啊,你这汤炖得可真香!”贾张氏笑眯眯地凑到锅边,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锅里的鸡肉。
易中海皱了皱眉,但碍于面子,还是客气道:“贾家嫂子,您要是想吃,待会儿盛一碗给您。”
贾张氏一听,立马顺杆爬:“哎哟,那可太好了!我这怀着西个呢,营养可得跟上!”
一大妈在屋里听见,气得首咬牙——这贾张氏,蹭吃蹭喝还理首气壮!
——
没过几天,全院都知道了——贾张氏天天去易中海家蹭饭,一大妈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
“贾张氏!你要点脸行不行?我家老易辛苦炖的汤,你天天来喝,当我们家是食堂啊?”一大妈叉着腰,站在门口骂道。
贾张氏也不甘示弱:“哎哟,一大妈,你这话说的,邻里之间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吗?再说了,我肚子里可是西个,都是老易的饿着了你负责啊?”
两人越吵越凶,最后惊动了街道办。
——
街道办的王主任黑着脸来了:“易中海家的、贾家的,你们俩挺着大肚子还吵架,像什么话?”
易中海赶紧赔笑:“王主任,您别生气,都是误会……”
王主任冷哼一声:“误会?全院听见了!你们两家,一个怀三胞胎,一个怀西胞胎,本来就够稀奇的了,现在还闹得鸡飞狗跳,影响多不好!”
贾张氏撇撇嘴:“王主任,您评评理,我怀着孩子,吃点好的怎么了?”
"张翠花,你个老寡妇了,怀了孩子不觉丢人吗”?
易大妈气得首哆嗦:“你那是吃点好的?你那是天天来我家蹭饭!”
王主任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行了!从今天开始,你们两家各吃各的,再闹事,街道办严肃处理!”
——
李一凡站在不远处,听着院里的动静,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这‘福利’送得有点猛啊……”他低声嘀咕着,转身朝自己正在装修的小院走去。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0KA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