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官员都是经过朝廷层层选出的,绝非庸才,前面三点单看本身达成不难。
可最后一点却是要实实在在的看到东西。
溪林那个地方能看到什么政绩?
一年到头来能管住辖下的百姓不生乱,不被冻死饿死,这个官就己经算做得好的了。
考核上上却是想都不敢想。
还是连着两年的上上。
不过上上者上升,按理来说蒋郎中去年初便应该离开溪林,怎么到今年才被调任到京城。
大臣们隐晦的目光落在坦然自若的吏部尚书身上,有相熟的官员更是朝他挤眉弄眼,这么个人才,你怎么拖了一年才给调来京城?
吏部尚书老神在在的垂着眼,只当没看到这些眼神,是他不想将人提前调回来?
前年年底看到溪林知府考核结果的那一刻,他马上便上了折子,结果如何?
结果折子被那位压下来,溪林官员难得一见的上上考核结果,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片刻的涟漪,很快便归于平静。
他不敢揣度圣心,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首到去年年底,蒋远致年底的考核再次得了个上上,那位才亲自下令调回来。
“想必众卿都知晓溪林的情况,年雪,再给他们说说蒋卿在溪林的十六载都做了些什么。”
明章帝神色不变的继续吩咐。
这话一出大臣们还有什么不懂的,蒋郎中这是擢升在望啊,或许今日就能更进一步。
殷年雪得了吩咐,把溪林这十六年来的改变不疾不徐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道出。
最后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几年溪林辖下百姓家中有适龄孩童的,皆送往学堂启蒙。”
粮仓充实、衣食饱暖,百姓才能知晓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能让穷山恶水之地的百姓主动去接受教育,足以看出蒋远致这位知府的能力。
大臣们看他的眼神中不免带上钦佩。
卫迎山也颇为佩服的看向这位饱经风霜的蒋郎中,贫瘠之地十六载的励精图治,哪里是轻飘飘几句话可以概括的。
五品的户部郎中,于蒋郎中而言轻了些。
她心里刚这般想着,上首的明章帝便道:“蒋卿于大昭,于溪林的百姓皆有莫大的功劳,恰好户部左侍郎之位空缺,今日便擢升蒋卿为户部左侍郎。”
“臣,蒋远致,叩谢陛下圣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站在人群中央脊背微弯的蒋远致深深的伏在地上,声音中透着几分哽咽。
但凡做官者谁不想往上爬。
在溪林的十六年,面对恶劣的环境,未开化蛮横不讲理的百姓,他曾无数次的想放之任之,当一个不作为的官。
甚至在接到京城来的调任时他内心无比喜悦,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和新任知府交接好政务,便携带家眷马不停蹄地离开溪林。
来到京城后想能彻底立足,终日汲汲营营,更是失了本心。
皇恩浩荡,他实在是无以为报,也深觉羞愧。
这道擢升的口谕其他大臣并不意外,从明章帝借大公主的口主动宣蒋远致夫妇面圣,就有迹可循。
并不是他们揣度圣意,而是他们这位陛下想让你揣度到圣意时,圣意好揣摩得很。
连蒋远致夫人的座位都安排在户部尚书偏下,和户部右侍郎相对的位置。
不是就是明晃晃的提示么。
户部郎中到户部左侍郎,正五品到正西品,一级之差,算不得什么。
只是……
众人的目光不觉落在年迈的户部尚书身上,仅仅如此吗?
月上中天,把酒言欢的佳节,明章帝和殷皇后怕大家不自在,和几位重臣小酌几杯后,便要率先离开。
起身离开前意有所指的道:“中秋佳节,大公主倒是将吃月饼的习俗贯彻得很彻底。”
“啊?”
正拿着月饼吃的卫迎山茫然的抬起头,中秋节不就是要吃月饼吗?这月饼味道很不错,她就多吃了几块,父皇连这都要管?
看到一侧的殷皇后不停的朝自己眨眼,福至心灵,赶紧起身。
端起案上未曾动过的月饼和一盏清茶,走上前微微倾身,将东西举于头顶。
脆生生地道:“皓月当空照九洲,中秋佳节乐悠悠,桂花轻舞,月饼香甜,儿臣祝父皇母后福寿安康,请父皇母后共尝香甜月饼,酌一杯清茶。”
“哪里学来的没有平仄的词,不像样!”
“灵机一动,自学成才。”
明章帝状似嫌弃的对旁边的殷皇后道:“朕看她不但嘴会说,面皮也是刀枪不入,恼人得很。”
“哪有您这般说自己女儿的,迎山的性子多讨喜,瞧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殷皇后嘴角噙着温和的笑。
而后悄悄朝卫迎山眨眨眼,缓声道:“要是陛下不喜食月饼,臣妾便替陛下尝上一尝,看看这月饼是不是真的香甜。”
从碟中取出一块切得齐整的月饼,小口吃起来,吃完后给予点评:“确实香甜。”
“陛下可要试试?”
“父皇请偿。”
看着送至跟前的东西,明章帝勉为其难的吃了一块,咽下后端过举于头顶的茶水轻抿一口:“月饼甜腻,茶水解腻刚刚好,回去吧,切记东西再好吃也勿贪多,以免积食。”
“谢父皇教诲。”
待明章帝和殷皇后离开,有些压抑的场面顿时松泛起来,刚才的那一幕也落在了其他人眼里,大公主果然如传闻中一样受宠。
这次中秋宫宴其他皇子公主并无特殊表现,唯独她多次被陛下提及,还特意吃完她端过去的月饼和茶才带着殷皇后离开。
不止如此,殷皇后对大公主的态度也值得琢磨,显然是越过云妃这个生母在为她做脸。
这一切云妃自然也看在眼里。
皇后这是什么意思?不是向来自诩性子温和,与世无争吗?对卫迎山如此态度,是想显得她这位生母不慈?
无心搭理前来寒暄的官眷,紧着脸庞起身,带卫冉离席。
卫冉自幼待在普陀寺,寺庙清冷,很少有热闹的时候。
他其实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可看着母妃不豫的脸色,懂事的没有说话。
离开时忍不住回头,看到三皇兄和大皇姐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两人皆是眉飞色舞。
心中羡慕。
明明大皇姐和他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三皇兄怎么老是缠着她。
年幼的卫冉澄澈的眸子里闪现出一丝不甘。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KAc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