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章 纸上的月光(1954-1957)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晋府的读好书的新书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TcTl.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梧桐叶落满校园的深秋,琼瑶抱着厚重的《文学季刊》穿过长廊时,听见有人在高声朗读她的新小说。阳光透过法国梧桐的间隙,在油墨印刷的"陈喆"二字上跳动——这是她第一次用笔名发表作品。

"琼瑶!"系主任的呼唤让她险些摔了怀中的书,"考虑清楚没有?保送师大中文系的名额明天就截止了。"老教授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她洗得发白的蓝布旗袍,"以你的家境…"话尾化作一声叹息,飘散在带着油墨香的秋风里。

她望向宣传栏里贴着的"大专联考冲刺班"海报,指尖无意识着口袋里当铺开出的票据——父亲那件呢子军大衣换了多少钱,她记得清清楚楚。

台北的冬雨来得猝不及防。琼瑶缩在补习班的最后一排,钢笔尖在微积分习题上洇开大团墨迹。前排女生突然转身推来一张纸条:"《晨光》杂志社找你,说稿费提价了。"字迹下面画着个夸张的惊叹号。窗外,雨水正顺着"大学录取榜"的玻璃橱窗蜿蜒而下,将那些烫金的名字泡得模糊不清。

当邮差送来淡江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早晨,父亲破天荒煮了红糖鸡蛋。瓷勺碰着碗沿的脆响中,老人斑驳的手指点着学费单:"我托人在军眷村找了份代课…"话没说完就被咳嗽打断。琼瑶盯着父亲佝偻背影投在墙上的剪影,忽然发现那曾经挺拔的军人轮廓,如今像张被雨水泡皱的宣纸。

女生宿舍的夜聊总在熄灯后开始。某个辗转难眠的春夜,上铺的广东姑娘突然探出头:"你们听说了吗?中文系的平先生离婚了。"月光透过铁窗栅栏,在琼瑶枕边的《楚辞》上切割出斑驳光影。她想起今天在教研室,那位年轻教授讲解《湘夫人》时,白衬衫袖口沾着的墨痕像极了展翅的鹤。

文学社的油印机昼夜不停地吞吐纸张。琼瑶校对《紫色的梦》终稿时,发现扉页被谁用红笔添了句屈原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抬头正撞见平先生倚着门框的身影,他手里那本《战争与和平》的扉页上,还留着"慧君藏书"的褪色钢笔字。

暑假前的最后一场读书会,台风将窗户拍打得啪啪作响。当平先生念到"深情即是一桩悲剧"时,整栋教学楼突然断电。黑暗中有温热的呼吸靠近,她闻到他身上松烟墨混着薄荷烟的气味。一道闪电劈亮的瞬间,两人同时看清对方睫毛上挂着的泪光。

父亲发现那摞情书是在立秋那天。军人的皮带抽在背上时,琼瑶死死护住怀中的稿纸。泛黄的信笺雪花般散落,其中一张写着:"你说文字是伤口结的痂,可有些痛楚,连诗都承载不了…“血珠滴在"平"字的落款上,像极了《诗经》里说的"泣血涟如”。

退学手续办得比想象中快。琼瑶抱着纸箱走出校门时,梧桐叶正落在她新剪的短发上。传达室的老伯追出来塞给她牛皮纸包:"平先生留的。"拆开是未完成的《中国文学史》手稿,扉页夹着张便签:“窗外永远有蓝天——给真正的作家。”

开往高雄的慢车上,琼瑶在颠簸中写下新小说开头:"人生有很多不得不转弯的时刻,就像火车突然驶入隧道…"稿纸被隧道里的黑暗吞没前,她瞥见窗玻璃映出的自己——眼底有簇火苗,比大学礼堂的镁光灯还要亮。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TcT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晋府的读好书的新书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TcTl.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