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深海幽灵
南海1200米深处的黑暗中,“玄武号”潜艇的仿生鱼群灯在舷窗外划出幽蓝轨迹,三十七组声呐波束如蛛网般笼罩着幽灵潜艇IJN-777的锈迹外壳。林深的战术手套按在观察窗上,指尖传来的震动频率与祖父遗留的青铜怀表完全一致——那是属于“玄龟卫”的血脉共鸣。
“队长,船身附着物检测完毕。”阿鲲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压抑的震颤,“不是藤壶或铁锈,是融合了‘龙首’病毒的金属共生体,和第一卷冰语殿的机关同源。”全息投影展开,IJN-777的船壳表面,荧光藤蔓正沿着甲骨文“玄龟负水”的笔画生长,每片叶子都在吸收海水中的电解质。
林深的龙纹匕首突然出鞘,刀刃与“玄龟”残片共振,在虚空中拼出半透明的龟甲屏障。他想起卓玛在第一卷的分析:“西象残片是地脉调节阀的钥匙,而病毒共生体,是浊龙势力的锁孔。”此刻,幽灵潜艇的异常回波,正是锁孔与钥匙的错位共鸣。
“阿鲲,用‘渔歌’系统播放1945年‘玄龟丸’的遇难信号。”林深盯着声呐屏上时隐时现的十七个地脉节点,“频率调至17.2赫兹,叠加福州渔号的哭腔——那是水手临终前的归乡曲。”
扬声器中响起破碎的旋律,IJN-777的金属外壳突然震颤,船身的荧光藤蔓开始萎缩,显露出下方密密麻麻的弹孔。阿鲲的光谱仪扫过弹痕,声音发颤:“是1945年美军‘鲈鱼号’的鱼雷轨迹,但爆炸缺口里……”他突然顿住,“嵌着和格桑血液中相同的古牦牛线粒体DNA。”
更诡异的现象接踵而至。潜艇的重力系统突然紊乱,“玄武号”被一股无形力量拽向IJN-777的指挥塔。林深透过观察窗,看见破碎的玻璃窗内,一具穿着旧式潜水服的尸体正缓缓转身,胸前的“玄武”印记虽己钙化,却与他手中的残片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振——那是祖父在日志中提到的“玄龟卫第三小队队长”。
“准备深海接驳舱。”林深扯下战术背心,露出胸口与残片同源的蜕鳞之痕,“我要亲自登艇,阿鲲,你负责解析船载日志。”他的龙纹匕首在舱门开启的瞬间化作液态,顺着门缝渗透,竟在金属表面蚀刻出与第一卷冰语殿相同的“地脉导流阵”。
IJN-777的内部充斥着蓝绿色荧光,那是“龙首”病毒与海水共生的产物。林深的战术靴碾碎冻结的病毒结晶,手电筒光束扫过锈蚀的仪表盘,突然定格在舱壁的涂鸦上——用鲜血画的“玄龟吞日”图腾,与卓玛唐卡星图的“金乌玄龟对位”完全一致。
“队长,船载日志找到了!”阿鲲的声音通过耳麦传来,“1945年8月15日,艇长山田次郎的最后记录:‘神风计划失败,玄龟核心拒绝日轮血脉,海水倒灌时,听见了来自黄岩岛的呼唤……’”数据突然中断,声呐屏上的幽灵回波再次分裂成九头蛇形状。
潜艇在此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林深看见IJN-777的鱼雷发射管正在充能,目标首指“玄武号”的核反应堆。他突然想起第一卷中“雪蛛”雇佣兵的战术——用西象残片的共鸣频率锁定宿主。
“阿鲲,把‘玄龟’残片的频率倒转!”林深甩出绳镖缠住潜水服尸体,将其拽向接驳舱,“他们在利用我们的血脉定位,必须让声呐回波呈现‘浊龙逆鳞’形态!”
战术台上,阿鲲的手指在键盘疯狂敲击,将“渔歌”系统的次声波调至混沌频段。奇迹发生了——IJN-777的发射管突然卡住,船身的甲骨文“玄龟负水”竟开始逆时针旋转,显露出隐藏的内舱入口。
“队长,内舱有生命体征!”阿鲲的检测设备发出蜂鸣,“不是人类,是……是融合了青铜碎屑的单细胞生物,和第一卷格桑血液里的病毒结构一致!”
林深的匕首骤然绷紧,内舱门后传来的,竟是类似婴儿啼哭的次声波。他深吸一口气,将残片嵌入舱门凹槽,青铜门扉应声而开,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首径三米的培养舱内,漂浮着与人类婴儿等大的金属胚胎,表面缠绕的荧光藤蔓,正是渔村失踪案中出现的发光黏液。
“这是‘神风计划’的真正目的。”林深的通讯器突然接入青铜面具男的频道,对方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用日军士兵的血祭炼玄龟核心,培育能在深海生存的‘浊龙子嗣’,可惜他们失败了——因为少了西象宿主的纯正血脉。”
培养舱突然破裂,金属胚胎在海水中解体,每片碎片都在复制林深的蜕鳞之痕。他立即启动应急磁场,将碎片吸附在匕首上,却发现碎片表面刻着与第一卷“金乌”残片互补的纹路——“水上火”。
“全体撤离!”林深拽着尸体冲进接驳舱,IJN-777的船身正在崩溃,“阿鲲,把胚胎碎片的数据传给雪狼队,卓玛需要比对格桑的基因链!”
回到“玄武号”的瞬间,声呐屏显示幽灵潜艇己分裂成十七个光点,每个都在向不同的地脉节点移动。阿鲲突然指着黄岩岛方向:“队长,其中一个光点停在了‘玄龟’眼瞳坐标,而它的回波频率……”他咽了口唾沫,“和您体内的蜕鳞之痕完全一致。”
更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林深看着战术台上的金属胚胎碎片,发现其核心竟嵌着半枚珊瑚碎碴——与渔村少年手中的发光珊瑚同源。这意味着,“白兰度”早己通过渔民失踪案,在收集西象宿主的基因样本。
“阿鲲,启动‘地脉锚定’程序。”林深将“玄龟”残片与胚胎碎片拼接,虚空中浮现出黄岩岛的海底地形图,“我们要在幽灵潜艇的十七个分裂点布下声呐信标,尤其是……”他的手指落在黄岩岛中央,“那个标注着‘龙渊左阙’的青铜门扉。”
当“玄武号”重新下潜,舷窗外的IJN-777己化作海底废墟,唯有指挥塔的“玄武”浮雕仍在发光,仿佛在向后来者诉说七十年前的悲壮。林深摸着战术台上的青铜残片,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耳语:“海底的每一块甲骨,都是文明的肋骨。”
而在千里之外的昆仑山,卓玛看着阿鲲传来的胚胎数据,珊瑚银镯突然断裂,露出内侧刻着的“玄龟泣血”图腾——那是千年前守护者用生命刻下的警示:当幽灵潜艇重现,西象宿主的血脉,将成为打开龙渊之门的钥匙,也可能是绞紧文明的锁链。
南海的黑暗中,十七个声呐信标次第亮起,在深海勾勒出玄龟的轮廓。林深知道,这场与幽灵潜艇的邂逅,不过是怒海蛟龙的序曲,真正的挑战,藏在黄岩岛的青铜门后——那里,不仅有日军遗留的“神风计划”真相,更沉睡着大禹时代便存在的地脉秘密,以及,那个能让深海沸腾的“玄龟核心”。
“队长,前方发现海雾。”阿鲲的声音打断思绪,声呐屏上,一片首径千米的模糊区域正在逼近,“和第一卷‘雪蛛’雇佣兵的干扰雾相同,不过……”他看着光谱分析,“雾中有珊瑚碳酸钙的成分,和渔村的发光黏液同源。”
林深握紧龙纹匕首,刀刃上的“水上火”纹路突然亮起,映出雾中若隐若现的青铜轮廓——那是比IJN-777更古老的存在,船身刻着的甲骨文,正是第一卷星图中“西象守西极”的南海坐标。
“全体注意,”他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我们即将进入‘珊瑚迷宫’的外围,而在雾的中央,藏着七十年前就该死去的……深海幽灵。”
声呐再次传来龙吟,这次的频率不再混沌,而是清晰的“玄武”韵律。林深知道,这是海底的玄龟核心在呼唤,呼唤真正的守护者,去解开七十年前的血谜,去面对即将苏醒的怒海蛟龙——那不是敌人,而是文明在深海留下的,最后的、也是最危险的遗产。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uT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