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朱元璋是我爹,我造朱元璋的反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ucwl.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随着土豆、红薯及高产水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工作的全力推进,大明各地都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氛围之中。此时,系统士兵们以御林军的身份,与各级官员默契配合,深入到每一处乡村城镇,将专业的种植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百姓。

在南方的鱼米之乡,绿油油的高产水稻田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稻苗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御林军士兵李阳穿梭在田间,手中拿着一株稻苗,对着围在身边的农户们说道:“大家看,这稻苗现在正处于分蘖期,这个时候施肥可关键了,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稻苗容易徒长,后期容易倒伏;少了,又长不壮实。”一位老农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问:“小李兄弟,咱以前种的稻子可没这么讲究,这新稻子咋就这么娇贵嘞?”李阳笑着解释道:“大爷,这高产水稻啊,产量比普通稻子高好几倍,自然得精心伺候着。您按照我说的方法来,保管今年收成好。您想想,收成好了,家里的日子不就越过越红火嘛!”老农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的担忧渐渐散去。

而在北方广袤的平原上,土豆种植地一片繁忙景象。御林军士兵张虎挽起袖子,正帮着村民们一起翻地。他一边干活,一边大声说道:“乡亲们,这土豆啊,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咱们把地翻得深一点、松一点,土豆就能长得更大更好。大家都加把劲,这可是咱们以后的口粮和收入来源呢!”一位年轻的后生好奇地问:“虎哥,这土豆真能像你说的那样,产量比咱以前种的庄稼高很多?”张虎首起腰,拍了拍身上的土,自信满满地说:“那可不,我给你们保证!我亲眼见过其他地方种土豆,那收成,可不得了。到时候啊,你们吃不完还能拿去卖钱,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后生听了,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花,手上的动作也更有力了。

在西南的山区,红薯的种植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御林军士兵王强带着几个村民在山坡上规划着种植区域。他指着一块地说:“这里坡度有点陡,咱们得修成梯田,这样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还能让红薯更好地吸收养分和阳光。大家看,就像这样,一层一层的。”一位村民挠挠头,疑惑地说:“王兄弟,咱从来没种过红薯,这玩意儿咋种啊?”王强耐心地说:“大哥,红薯好种着呢。把薯苗斜着进去,然后浇点水,过段时间就生根发芽了。平时注意除草,别让杂草抢了红薯的养分就行。”村民听了,恍然大悟,跟着王强认真地学起来。

此时,徐达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作物推广工作中。他来到了一个靠近边境的小镇,这里的百姓对新作物还心存疑虑。徐达身着朴素的布衫,站在镇中的空地上,对着聚集而来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咱大明如今推广这土豆、红薯和高产水稻,那可是为了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啊!”他指着一旁摆放的土豆、红薯和水稻样本,继续说道:“大家瞧瞧这土豆,个儿大,产量高,又好养活,煮着吃、烤着吃,咋吃都香。红薯也是,甜滋滋的,还能填饱肚子。这高产水稻,打下的粮食堆满仓,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穷啦!”

一位中年汉子走上前,有些犹豫地说:“将军,俺们也想种,可俺们没种过,万一种不好,那不得饿肚子?”徐达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地笑道:“兄弟,别怕!有我徐达在,有朝廷在,还能让你们饿着?我给大家请来了最好的种植能手,他们会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种。而且,种这些新作物,朝廷还有扶持,种子、农具都给大家备着。”

徐达转身看向带来的御林军士兵,点头示意。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开始向百姓分发种植手册,并详细讲解种植要点。徐达也亲自拿起一把锄头,示范如何翻地起垄。他一边干活,一边说道:“大家看,这地得翻得深一些,土块敲碎,这样种子才能更好地扎根生长。”百姓们围在西周,认真地看着,不时有人提问,徐达和御林军士兵们都耐心解答。

在徐达的带动下,百姓们纷纷拿起工具,跟着学起来。原本还心存疑虑的百姓,此刻也都充满了干劲。徐达看着忙碌的人群,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只有让百姓真正接受并种好新作物,才能实现陛下富国强民的心愿。

与此同时,朱大方深知军队对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此时大明全国各地共有300万军队,其中100万军队驻扎在应天附近,拱卫着都城的安全。朱大方作为朱元璋的长子,决心强力推进军队建设,全面提升军队战斗力。

他精心挑选了1万名御林军士兵(实则为系统士兵),派往全国各地的军队中担任教官。这些士兵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技能,更有着先进的军事理念和坚定的信念。

在应天城郊的大营里,御林军教官陈刚站在训练场上,面对整齐列队的士兵们,声音洪亮地说道:“弟兄们!从今日起,咱们的训练与思想都要有全新的转变!咱们身为大明的军队,肩负着守护家国、保卫百姓的重任!现在,我向大家传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陈刚神情严肃,大声宣读:“三大纪律如下: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这是咱们军队的根本准则,必须严格遵守!”

接着,他又宣读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咱们要时刻牢记,咱们是人民的军队,要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

士兵们静静地聆听着,眼中逐渐燃起坚定的光芒,他们挺首了腰杆,心中的使命感愈发强烈。

在遥远的边疆军营,御林军教官赵勇同样在给士兵们灌输着新的理念与纪律。“大家想一想,一旦外敌入侵,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咱们岂能坐视不理?咱们要如巍峨的长城一般,牢牢地阻挡敌人,寸土不让!咱们的家人、乡亲都在背后期待着咱们,咱们绝不能让他们失望!咱们要用热血和生命,捍卫大明的尊严与百姓的安宁!同时,一定要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铭记于心,付诸行动!”

朱大方时刻关注着军队建设的进展,他明白,提升军队战斗力,不仅在于训练技能,更在于重塑军队的精神内核。只有让每一位士兵都深刻领悟自己肩负的使命,遵守纪律,大明的军队才能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正守护家国的钢铁之师。

而在皇宫的御花园中,朱大方正陪伴着父母与兄弟姐妹们。朱元璋坐在亭中,看着满园春色,微微皱眉说道:“大方,如今你推行新作物种植与军队改革,虽立意甚好,但过程中困难重重,你可有万全之策?”

朱大方恭敬地站在一旁,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己安排妥当。以御林军协助推广新作物,定能让百姓受益。军队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假以时日,大明军队必将焕然一新。”

马皇后慈爱地看着朱大方,说道:“皇儿,万事以百姓为重,切不可操之过急,累坏了身子。”

朱大方心中一暖,说道:“母后关怀,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定当以百姓福祉为首要,不负父皇母后的期望。”

此时,朱大方的二弟朱标、三弟朱棡也围了过来。二弟朱标好奇地问:“大哥,这新作物真有那么神奇,能让百姓吃饱饭?”

朱大方笑着说道:“二弟,这土豆、红薯和高产水稻产量极高,只要百姓用心种植,不仅能吃饱,还能过上好日子。”

三弟朱棡也在一旁说道:“大哥,那军队改革又是怎么回事?真能让军队更厉害?”

朱大方耐心解释道:“三弟,军队改革是为了让咱们大明的军队更有纪律,更有战斗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卫咱们的国家,守护咱们的百姓和家人。如今传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风貌定会大大改观。”

兄弟们听了,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对朱大方的钦佩。

一家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原来是宫女们端着新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做成的点心走来。朱大方拿起一块,递给朱元璋,说道:“父皇,您尝尝,这就是新作物做成的点心,味道很不错。”

朱元璋尝了一口,点头称赞:“嗯,味道确实不错,看来这新作物种植大有可为。”

一家人在御花园中其乐融融,朱大方看着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心中更加坚定了要让大明繁荣昌盛的决心。

时光一天天过去,新作物的成效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家摆脱了温饱的困扰。而系统也依照既定规则,源源不断地向朱大方发放积分。

“叮!岭南地区,因种植高产水稻,又有30户人家解决温饱,奖励积分900点。”

“叮!中原某郡,40户人家依靠土豆种植过上安稳生活,奖励积分1200点。”

“叮!巴蜀山区,25户人家通过红薯种植解决温饱,奖励积分750点。”

积分提示音刚开始响起时,朱大方就意识到这声音恐怕会对自己造成干扰。毕竟身为帝王,需要全神贯注地处理诸多政务,稍有分心都可能影响决策。于是,未等提示音频繁响起对自己造成过多困扰,朱大方便果断在心中默念关闭系统提示音。

刹那间,脑海中恢复了宁静。朱大方长舒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静下心来思索着系统给予的这些积分该如何合理运用,以便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应对新作物推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同时助力军队建设顺利推进。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ucw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朱元璋是我爹,我造朱元璋的反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ucwl.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