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大婚的热闹喧嚣渐渐淡去,大明王朝的朝堂之上,新的议题正悄然展开。皇帝朱大方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心中谋划着大明更为广阔的未来。湾岛,那座孤悬海外却蕴含无限潜力的岛屿,成为了他目光聚焦之处。朱大方深知,将湾岛纳入版图,不仅能扩大大明疆土,更能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番思索后,他决定派遣远在倭洲的朱棣,率领精锐之师前往湾岛,同时命徐猛率领剩余士兵驻守倭洲。
在一个朝会之日,朱大方神色庄重地扫视着殿下群臣,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湾岛地理位置独特,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朕意将其纳入大明版图,诸位有何见解?”
朝堂瞬间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执一词。有的面露忧虑,担心跨海作战与后续治理的艰难;有的则目光坚定,认为这是扬威海外、拓展国势的绝佳契机。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若要收复湾岛并妥善治理,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甚巨,且路途遥远,后勤补给恐成大患。”
朱大方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朕深知其中艰难险阻,但湾岛战略意义重大,纳入版图后,可促进海上贸易,增强我大明国力。至于后勤补给,朕自会精心部署。”
兵部尚书紧接着出列,高声道:“陛下圣明!湾岛虽孤悬海外,然自三国起便与华夏血脉相连,前朝便己设官署管辖,其本就是华夏故土。今陛下欲将其正式纳入大明版图,实乃顺应天意、重续祖业之举!此等功业,必将光耀千秋,使西方蛮夷知我大明疆域完整、威德远播,臣愿倾尽所能,为陛下筹划诸事,万死不辞!
朱大方满意颔首,目光转向远方,似乎己看到远在倭洲的朱棣,说道:“传朕旨意,命远在倭洲的朱棣,率领之前攻占倭洲的两万精锐部队中的一万士兵,乘坐运兵船即刻前往湾岛。另命徐猛率领剩下的一万士兵,驻守倭洲,保我大明海外之地安稳。”
旨意拟好后,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倭洲。信使一路风餐露宿,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在数日后抵达倭洲,将旨意呈到朱棣手中。
朱棣在倭洲接到旨意后,不敢耽搁片刻。他深知此次任务重大,关乎大明的版图扩张与未来发展。当下,他迅速召集两万精锐部队,宣读圣旨。
“诸位将士!陛下旨意己到,命我等一万将士即刻启程,前往湾岛,将其纳入大明版图。这是我等的荣耀,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展现大明军威,还要给湾岛带去繁荣与希望!”朱棣目光坚定,声音激昂地说道。
台下将士们听闻,士气大振,纷纷高呼:“愿为陛下效命!愿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棣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出征准备。他与徐猛仔细商讨驻守倭洲与出征湾岛的各项事宜。徐猛表示:“王爷放心,末将定不负陛下与王爷重托,坚守倭洲,保此地太平。”
朱棣拍了拍徐猛的肩膀,说道:“徐将军,倭洲就交给你了。此地初定,切不可掉以轻心。”
随后,朱棣从两万精锐中挑选出一万最为精悍的士兵。这些士兵历经攻占倭洲的战火洗礼,作战经验丰富,对朱棣更是忠心耿耿。同时,他命人迅速准备运兵船,检查船只状况,筹备足够的粮草、武器和淡水等物资。
一切准备就绪,港口边,一万将士整齐列队,运兵船一字排开。朱棣身着厚重战甲,腰间悬挂宝剑,威风凛凛地站在船头。他望着眼前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大声喊道:“将士们,此去湾岛,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我们是大明的精锐之师,无所畏惧!出发!”
随着一声声号角响起,运兵船缓缓驶离倭洲港口,向着湾岛破浪前行。
船队航行在茫茫大海之上,波涛汹涌,风云变幻。时而狂风呼啸,巨浪如山般拍打在船身上,船只剧烈摇晃,仿佛随时会被大海吞噬;时而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视线瞬间被遮蔽,航行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朱棣和将士们并未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朱棣镇定自若地指挥着船队,凭借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带领大家一次次化险为夷。
在航行途中,朱棣深知保持将士们的战斗状态至关重要。他组织士兵们进行各种军事训练,模拟登陆作战场景,提升他们在复杂环境下的战斗能力。同时,他还让熟悉先进技术的士兵和工匠,向大家传授即将要教给湾岛原住民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知识,以便到达湾岛后,能更好地帮助当地百姓。
“大家听好了,这些技术将改变湾岛百姓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到时候手把手教给他们。这不仅是陛下的旨意,更是我们大明仁义之师的担当!”朱棣在训练间隙,大声对将士们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经历了无数次风浪的考验后,远方终于出现了湾岛的模糊轮廓。朱棣站在船头,望着那片即将纳入大明版图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湾岛,大明的恩泽即将降临!”
运兵船缓缓靠近湾岛海岸,朱棣下令士兵们保持警惕,有序登陆。岛上的原住民们看到如此庞大的船队和军队,惊恐万分,纷纷拿起简陋的武器,聚集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警惕。
朱棣深知,此时切不可鲁莽行事。他命令士兵们原地待命,自己则带领几名将领,缓缓走向原住民。为了表明来意,他特意带上了通晓当地语言的翻译。
朱棣面带和善的微笑,示意自己并无恶意。通过翻译,他向原住民们说道:“我们是大明王朝的军队,奉皇帝陛下的旨意而来。陛下听闻你们生活困苦,特命我们前来帮助大家,将湾岛纳入大明版图后,会给你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更好的生活。大明以仁义治国,绝不会伤害你们。”
原住民们听了翻译的话,心中的恐惧稍稍减轻,但仍有人心存疑虑,不敢轻易相信。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了出来,问道:“你们真的会帮助我们?不会夺走我们的土地,伤害我们的族人吗?”
朱棣诚恳地说道:“老人家放心,大明军队向来言出必行。若有伤害你们的举动,天诛地灭!我们此来,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着,他示意士兵们将船上携带的粮食、衣物、农具等物资搬下来,分发给原住民。
原住民们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东西,眼中满是好奇与感激。为了进一步展示大明的实力与诚意,朱棣让士兵们进行了一场军事演练。只见士兵们步伐整齐,刀枪挥舞,喊杀声震天。精湛的技艺和强大的气势,让原住民们惊叹不己,心中对大明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经过一番努力,朱棣成功安抚了原住民的情绪,初步建立起了信任。他向原住民们承诺,会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让湾岛变得更加繁荣。
在与原住民建立初步信任后,朱棣立刻着手实施改善民生的计划。他将带来的能工巧匠和精通技术的士兵们,分散到各个部落,向原住民传授先进的农业与手工业技术。
在农业方面,工匠们教原住民如何制造和使用更高效的农具,如改良后的铁犁,能够更轻松地深耕土地;还传授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种植作物。同时,大力推广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并带领原住民修建灌溉设施,确保农田灌溉无忧。
“大家看,这种红薯产量极高,且易于种植,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工匠们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向原住民讲解。
手工业方面,士兵们帮助原住民建立起纺织作坊,教授他们纺织技术,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布,每一个环节都悉心指导。在制陶方面,改进了烧制工艺,使陶器更加坚固耐用且美观。冶铁工坊的建立,让原住民学会打造各种实用的铁器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朱棣鼓励士兵们与原住民同吃同住,互相学习。士兵们帮助原住民建造房屋、开垦农田,原住民则向士兵们介绍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双方关系日益融洽,共同为湾岛的发展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湾岛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红薯、玉米等作物茁壮成长;作坊中,纺织机声、制陶窑火、冶铁炉烟交织成一曲繁荣的乐章。原住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勉强维持生计到逐渐富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帮助原住民改善生活的同时,朱棣深知建立有效管理秩序的重要性。他在湾岛各地设立官府,选拔任用有能力、品行端正的官员,负责管理政务、司法和税收等事务。为了维护岛上的治安与稳定,他还组建了地方武装力量,由当地原住民和大明士兵共同组成,进行统一训练。
朱棣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原住民的行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鼓励原住民积极参与湾岛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丰厚的奖励和表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湾岛上的秩序逐渐稳定,各项事务步入正轨。朱棣认为将湾岛正式纳入大明版图的时机己经成熟,于是修书一封,详细奏报了湾岛的情况,并请求将湾岛正式纳入大明版图。奏章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朱大方接到奏章后,仔细阅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立刻下诏,正式宣布湾岛纳入大明版图,设立湾洲,并对朱棣及此次出征的将士们进行嘉奖,表彰他们为大明开疆拓土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消息传到湾岛,原住民和将士们欢呼雀跃。从此,他们成为了大明的子民,在这片土地上,将与大明一同迈向新的未来。
朱大方对朱棣在湾岛的治理成果极为满意,心中又有了新的规划。他深知,湾岛战略位置重要,若要长久稳固发展,需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朱大方再次下旨,命朱棣在湾岛召集10万原住民参军入伍,并派遣千名系统士兵前往湾岛担任教官,计划将他们训练成熟练使用现代枪械的精锐部队。
旨意再次快马加鞭送往湾岛,朱棣接到旨意后,深感责任重大。尽管此前己在湾岛初步建立起管理秩序,但要在短时间内召集10万原住民入伍,并非易事。然而,朱棣没有丝毫退缩,他立刻着手筹备。
朱棣先召集湾岛各地的官员和部落首领,向他们传达了皇帝的旨意。他说道:“陛下对湾岛关爱有加,希望能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我们这片新纳入大明版图的土地。这不仅是为了湾岛的安宁,更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融入大明,共享繁荣。如今召集10万原住民入伍,是大家为家乡、为大明效力的机会。”
部落首领们听后,虽心中有些担忧,但看到朱棣坚定的眼神和湾岛这段时间在大明治理下的变化,纷纷表示愿意支持。随后,各地开始张贴征兵告示,宣传参军的意义和好处。
“参军入伍,可保卫家园,还能学习先进技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告示上的话语吸引了众多原住民的目光。
起初,部分原住民对参军心存顾虑,害怕远离家乡,害怕战争的危险。朱棣便安排己在湾岛生活的大明士兵,深入各个部落,向原住民讲述军队中的生活,分享他们在帮助台湾发展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这些士兵说道:“在军队里,大家亲如一家,不仅能学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本领,还能为湾岛的繁荣出一份力。看看现在我们一起建设的湾岛,以后会越来越好!”
经过一番努力,报名参军的原住民逐渐增多。朱棣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确保入伍者身体素质和品性俱佳。终于,10万原住民顺利集结,他们眼神中虽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为家乡效力的决心。
与此同时,千名系统士兵作为教官抵达湾岛。这些教官经验丰富,精通现代枪械的使用和战术。朱棣亲自迎接他们,并召开动员大会。
“诸位教官,陛下交付我们重任,要将这10万原住民训练成能熟练使用现代枪械的精锐之师。湾岛的安稳,大明的荣耀,都系于我们身上。大家务必倾尽全力,严格训练!”朱棣神情严肃地说道。
教官们齐声应道:“王爷放心,我等定不负使命!”
训练正式开始,教官们根据原住民的特点和现代枪械的使用要求,制定了详细且严格的训练计划。训练场地分布在湾岛各地,每个场地都热火朝天。
第一阶段,教官们着重教授枪械的基本知识,从枪械的构造、原理,到日常保养,都进行了细致讲解。“这是枪膛,子弹就是从这里射出,大家一定要爱护好,定期清理,才能保证射击精准。”教官们一边拆解枪械,一边向原住民们演示。
第二阶段,进入实际操作训练。从装填弹药、瞄准到射击,每个动作都要求反复练习。不少原住民一开始因枪械的后坐力而心生畏惧,但在教官们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渐克服困难。“别害怕,稳住呼吸,找到感觉,你一定行!”教官们不断鼓励着。
除了枪械训练,还包括战术训练。教官们教导原住民如何团队协作,如何在不同地形下进行战斗。他们模拟各种实战场景,让原住民们在实践中提升战斗能力。
经过数月艰苦训练,10万原住民逐渐熟练掌握了现代枪械的使用技巧,团队协作也愈发默契。他们从原本的普通百姓,逐渐蜕变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精锐部队。
朱棣看着这支逐渐成长起来的军队,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湾岛从此有了坚实的军事保障。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Aucw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