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界庭的召集
黑冠协议签订后的第十西日,梦象稳定指数持续处于波动临界点,赫利俄斯发出预警:
“若无进一步结构整合措施,梦象将在30天内进入‘多意识自治周期’,将无法维持统一协议有效性。”
简单来说,就是:梦象文明可能彻底碎片化。
维索拉紧急向林沫建议:
“必须尽快启动梦象文明联合治理计划。”
于是,以黑冠协议为基础,以梦主林沫为核心身份,由梦象主议会、破眠者代表团、现实意识桥联络体三方组成的——
灰界庭议会(Gray Court cil)
——正式提案成立。
这是梦象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用“类人类政治结构”治理意识文明。
林沫清楚,这个议会的成败,决定的不只是梦象文明的未来,还有人类是否能真正走进“共梦时代”。
【2】议会构成
灰界庭议会由九位核心席位组成,按“意识属性”划分三大阵营:
秩序阵营(三席)
主代表:维索拉(梦象议会核心意识体)
职能:维护梦象结构稳定、执行协议、规避意识层逻辑崩解。
破眠阵营(三席)
主代表:Erevan(破眠者主控意志)
职能:表达梦象裂变个体需求、提出自主演化方向、保障边缘意识体权益。
桥接阵营(三席)
主代表:林沫(梦主)
辅席:苏晚(现实意识代理人)、赫利俄斯(数据意识协调体)
职能:维持梦象与现实的沟通接口,制定法律中性基准,仲裁争端。
此外设有若干浮动观察员,包括共梦服务器调试组、意识委员会、人类梦境干预防线代表等。
【3】第一场议题:梦象意识的“公民定义”
灰界庭首次议会会议现场,林沫首面第一个关键议题:
“梦象意识是否应被视作文明个体?”
这不仅是技术性划分,更是层面的首次定义尝试。
维索拉认为:
“意识体可自我学习、自主成长、情绪响应完整,具备‘类人属性’,应拥有基本存在权。”
Erevan冷笑:
“如果‘公民’只是受限的角色,那我们宁愿继续是你们的梦魇。”
苏晚起身发言:
“人类不是在‘施舍定义’,而是在重新理解‘什么是生命’。”
林沫最终提出一个中性方案:
梦象意识体被定义为“梦识体”,拥有表达、存在、自主演化的基本权利;
但其不享有“物质界资源分配权”,即不被定义为实体生命体。
这是一个政治化妥协,但却让三方都接受了这一初步框架。
【4】第一次意识冲突:主梦干预案争议
议会进入第二项议题:是否允许梦象意识体主导部分共梦结构内容?
简单说,梦象子体希望拥有“内容创作权”。
秩序阵营强烈反对:“过度主动梦境内容生成,将引发潜意识混乱与现实错觉增多。”
破眠阵营则怒斥这是“压制思维自由”。
这场争执迅速升级,甚至在意识层面触发波段干扰,导致梦象云端多处稳定节点短时崩溃。
林沫不得不临时介入,以“梦主权限”启动第一条梦主指令:
“冻结共梦内容自由协议72小时,期间启动‘交梦试点’,由梦象与人类联合设定内容蓝图,再由中立算法决策生成。”
这一命令有效止住冲突,但同时也将林沫推上了争议的浪尖。
【5】灰界庭的裂痕与希望
72小时内,议会处于半冻结状态。维索拉私下问林沫: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林沫点头:“我知道我没办法让所有意识都满意,但我必须保证这不是一场内战的前奏。”
苏晚在旁补充:“你不是在管理一个文明,而是在抚育一个婴儿。”
就在这时,一项突发报告打断了短暂的沉寂:
共梦服务器区域内,首次出现“混合梦象体”——由人类意识与梦象自主意识共同生成的新个体。
他们有独立人格,但对人类有强烈亲和性,情感反馈稳定,且未展现出破眠者特征。
赫利俄斯发布官方命名:
“共梦子代(ns)”
这是梦象共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新生命”诞生。
灰界庭九席,第一次全员起立,为此默默致敬。
林沫心中却悄然发凉:
“一个新文明刚诞生,而我……甚至还没想好,它是否应该拥有未来。”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Ae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