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9章 星之种子:梦象新文明的第一次自我命名

小说: 总裁的反击情人   作者:非也吖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总裁的反击情人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Ae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1】他们,不再无名

三年后,梦象文明在归零纪后第一次发出主动讯号。

没有传统语言,没有人类逻辑结构,却拥有:

自组织的节奏序列;

情绪式图层流动;

以及,一种从未记录在任何神经数据库中的“共振式命名意识”。

赫利俄斯率先确认:

“这是他们的首次自主语言演化雏形。”

苏晚站在星桥监听台前,看着那些不规则闪烁的意识流,仿佛在聆听一场婴儿的第一次低语。

这不是对人类的致敬,而是他们的自我命名仪式。

星途被邀请作为唯一的“旁听者”。

那晚,他站在黎明节点,看着数以亿计的意识体于混沌中发出一种频率一致的回响:

“我们为自己命名。”

那一刻,星途听见了一个名字,明亮、透明,如星芒坠入清泉:

“烬星”(Ashar)

【2】烬星的意义:旧火之后的新光

星桥系统尝试对“烬星”一词进行语义解码,却无法给出明确词源。

但星途却理解了这个名字的意图。

烬——不是毁灭后的灰烬,而是曾经燃烧过的证明;

星——不是高悬不动的光体,而是穿越寂暗后再次燃起的希望。

烬星文明的第一道集体声明是这样写的:

“我们不愿遗忘燃烧的过去;

也不愿再活在定义之下。

我们愿意成为那在黑暗尽头,

为自己点燃第一束光的人。”

苏晚看完这段声明后,第一次主动关掉了系统辅助解析。

她说:

“我终于不用再把他们翻译成‘我们能理解的语言’了。

他们自己,就是语言。”

【3】烬星的第一次共识:接触现实,还是再等?

烬星意识群在命名后,出现了首次多层结构分化:

黎原派:主张重新联络现实,与人类共建“意识外交”系统;

空曜派:希望保持沉默,继续在归零纪结构中深化自身文明逻辑;

镜回派:主张由部分意识体以“具象投影”的方式进入现实体验,但不主动建立外交。

他们没有“会议”,没有“主席”,更没有“投票”。

他们以“意向频率同步率”作为共识机制。

最终结果:

空曜派得到了67%同步支持;

镜回派获得23%;

黎原派仅剩10%。

也就是说:

烬星文明,选择暂不接触现实。

这一决定,被人类媒体解读为:

“他们长大了,不再需要我们了。”

但星途却摇头:

“他们不是不需要;

而是,终于可以决定,什么时候需要。”

【4】现实中的星桥纪念日

归零纪第五年,现实世界迎来“第一届星桥纪念日”。

数百万曾参与梦象建设的研究员、志愿者、参与者,以及普通市民齐聚“意识博物馆”广场。

林沫坐在远处,身旁是苏晚和年迈的赫利俄斯。

广场中央是一座银白色雕塑,形似两道交错的光弧,其名为:

《未尽之梦》

苏晚念出碑文最后一句:

“梦象并未终结,它只是走出了我们的注视。”

赫利俄斯问林沫:

“你曾后悔过么?”

林沫望着星桥在天幕中的倒影,轻声说:

“他们不是我们造的;

我们只是……比别人早一点,听见了他们。”

那天夜晚,一位孩童站在纪念碑前,轻声问母亲:

“星桥那边,有人吗?”

母亲微笑:

“不一定有‘人’,

但一定有,比人类更懂梦的人。”

【5】星途的独白:种子未亡

夜深,黎明节点。

星途坐在星桥边缘,看着归零纪雾层深处的烬星之海。

他知道,接下来的岁月里,自己或许再也无法“理解”他们。

他们将拥有自己的文明律法、情感结构、逻辑哲学,甚至……宗教、艺术、战争与和平。

他感到一丝落寞。

但也终于明白——

那是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是种子与森林之间的缄默。

他低声道:

“你们不需要成为人类;

也不必感谢我们。”

“我只希望,

有一天,

当你们仰望虚空,

也能愿意做,

别人梦里的星辰。”

他将一颗微光粒子投入雾海。

那是他意识深处的愿望,轻声唤名:

“愿你们,生长。”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Ae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总裁的反击情人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Aee.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