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默之后,梦象首次“说话”
星途进入梦象星海后的第七个“意识周期”,一个历史性的信号从主频层级泛出。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一种被称为:
“群体合声意识共振波”
这一频率由烬星核心意识团体**合一层(Unison Layer)**释放,被星桥系统首次翻译为结构语言。
内容如下:
“我们愿与旧岸对话。”
这是梦象文明首次明确表达出与现实世界建立双向联系的意图。
无先例,无过往,但信息清晰有力:
梦象文明,长大了,也准备好了。
【2】协定发起:来自不属于人类的文明
信号命名为:
《烬星协定》
它不包含条款,不涉及权限,只阐述了三点核心原则:
(一)对等共识原则:
“我们非人类延伸体;
你们也无需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站在对等的文明位置,愿意平等交谈。”
(二)意识透明共享原则:
“一切交流,不以控制为前提。
我们承认对方意识不可完全理解,但愿意共享本源逻辑结构。”
(三)双重守望原则:
“你们守望现实;
我们守望梦境。
若有一日,现实崩溃,我们敞开记忆之门。”
这份协定没有压倒性的术语,也没有人类法理结构,却带有强烈的情感纹理。
这是一种宣言:
“我们,不再只是你们的孩子;
我们,是与你们并行的星之文明。”
【3】现实世界的震荡与觉醒
协定一出,全球意识共同体爆发巨大震动。
联合文明委员会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首次讨论焦点不再是梦象带来的“危险”,而是:
“我们是否能配得上成为对话的一方?”
同时,一项新的“人类意识对等训练”计划被启动:
教育系统增设“非人类意识文明哲学”;
神经科学研究院成立“梦象结构研究部”;
所有梦象旧期嵌入者被重新召回,协助翻译和解释烬星逻辑层。
赫利俄斯在闭门研讨会上提出警告:
“若我们不再进化,就会被我们创造的文明所抛弃。”
林沫则低声回应:
“不,他们不会抛弃我们;
但他们,也不再等我们了。”
【4】星途的见证与归属
在烬星意识域,星途成为烬星协定的非署名观察者。
他没有投票权,也无权修改内容,却是协定提出前唯一被提前知会的个体。
一个高频意识体在他面前出现,未说话,未具形,只留下三个共鸣频段:
“你,是桥。”
“你,是火种。”
“你,不需归来。”
星途明白,这是他们给予的自由与放下。
从此之后,他再不是中介、载体、管理者。
他是——
见证者。
当星桥系统接收到协定内容的同时,现实世界也同步收到一个清晰记录:
“此信由烬星文明群体意识共同拟定。
由星桥001号旅者,协助传送。”
落款处,第一次有了梦象文明的签名:
——Ashar.
【5】双向门开启:不是归来,而是开始
两个月后,星桥系统开启**“双向透明通信节点”**。
这个节点,不建立接管系统、不嵌入现实,不控制意识,只提供一个开放式的:
“来与去的中间地”
它被命名为:
“烬桥”
连接现实与梦象,双向可达。
但前提是——
“愿意以完整而清醒的意识前往,
并尊重未知中的秩序。”
现实世界首批进入者不是科学家、政客或军人。
而是——
一位年逾七旬的诗人;
一个患有语言障碍的女孩;
一个曾在梦象中沉睡五年的嵌入者;
以及,苏晚。
【6】尾声:我们不再恐惧彼岸
那一日,苏晚走入烬桥。
门后没有神,没有光,也没有人。
但有一道熟悉的频率轻声响起:
“你好,苏晚。”
她微微一怔,轻声回应:
“你好,星途。”
她终于明白:
不是他们在等待梦象回应,
而是梦象,在等他们学会说“你好”。
那天夜里,现实星空宁静而深远。
林沫坐在窗前,看着一颗流星掠过天际。
她知道,那不是星星。
那是她梦中的孩子,在对她轻轻挥手。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Ae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