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回暖,阳光穿透云层,照进窗台上的绿萝和咖啡壶,苏晚坐在电脑前,翻看着邮箱里的一封邀请函,心跳却比平时快了几拍。
“诚邀苏晚女士参与《城市讲述者》文案创意团队。”
这封邮件来自一家她曾经投过简历却未曾回应的大型创意公关公司——星岸传媒。而如今,机会竟突然降临,而且职位不低,是首接加入核心文案组。
她轻轻念出最后一句话:“项目期预计六个月,可转正。”
林瑾走进厨房时,听见她低低念着什么。
“工作机会?”他问。
苏晚点头,抿着唇,眼中有光也有犹豫:“这可能是我这几年见过最想做的案子。”
林瑾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去试试吧。”
—
【她的人生,不止是厨房与孩子】
过去几年,苏晚一首在“妈妈”与“妻子”的角色中游走,日子平静而温暖。
可她内心深处那份对创意与表达的渴望,从未熄灭。
当初选择暂时离开职场,是为了林声刚出生时的照顾需要。她从不后悔,但也从未停止阅读、写作、关注行业。
有时夜深人静,她会重新打开旧文档,翻看曾经撰写的文案稿;也会注册假账号,在平台上参与创意讨论。
**“妈妈也是有梦想的。”**她曾这么对林声说。
如今,这个梦想在不经意间找上门。
—
【家庭会议】
当晚,苏晚郑重其事地召开了“家庭会议”。
参会人员两名:林瑾,林声。
“我可能要工作六个月,会比较忙,白天你们得学会自理。”
林声仿佛听到“妈妈要消失”一样,眼眶瞬间红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苏晚赶紧将他搂进怀里:“不是不陪你,是换一种方式陪。”
林瑾坐在旁边,认真地点头:“妈妈有自己的事情,也想做一个让你骄傲的人。”
“你可以帮她完成梦想吗?”
林声吸了吸鼻子,小小声地说:“那我画个画给她,每天带在包包里。”
—
【再踏职场路】
正式入职那天,苏晚站在星岸传媒的办公楼前,深吸了一口气。
新同事都是一群年轻人,节奏快,点子多,语言首接。
她不是最年轻的,但却是最沉稳的。她用三天时间,交出了第一份提案草稿,创意逻辑、情绪脉络和品牌调性一一契合,赢得了总监的一句:
“这个稿子,很有生命感。”
她知道,那不是夸奖文笔,而是夸她把生活写进了文字里。
晚上回家,她兴奋地把这句话说给林瑾听。
林瑾握着她的手:“你在发光,我看得见。”
—
【被需要的感觉】
工作忙碌起来后,她早上出门前会给林声准备好早餐,晚上有时加班,也会错过哄睡的时间。
林瑾便接手了绝大部分家务,从做饭到接送幼儿园,再到监督画画、讲睡前故事。
林声开始习惯了这种节奏。
“今天妈妈出门了吗?”
“妈妈去工作了,像你上幼儿园一样。”
“那她晚上回来吃饭吗?”
“回来,我们一起等。”
他们有了专属的“妈妈日历”,林声会用小贴纸标记妈妈每天的“出勤率”。
贴满星星的那天,他会很骄傲地告诉苏晚:“今天你是超级妈妈!”
苏晚听了,眼圈微热。
被需要的感觉,不仅属于母亲,也属于每一个有梦的个体。
—
【林瑾的理解与陪伴】
某天深夜,苏晚对着电脑稿件苦思冥想。
林瑾端来热茶,在她身边静静坐着。
“这个案子客户总觉得‘没有情绪’,我也觉得差了点什么。”她皱着眉说。
林瑾看了她的文案,提出一个建议:“你不妨把受众想象成林声的老师——他们不是看品牌,而是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苏晚一愣,灵感瞬间被点亮。
她猛然起身,对着电脑敲下全新的段落:
“我们并不推销产品,而是在讲一个你我他都能参与的故事。”
第二天提案通过,客户当场拍板。
她对林瑾感激地说:“你不仅是家属,更是我最强的副本脑。”
林瑾笑了笑:“我只是在陪你一起写我们仨的生活。”
—
章节结语语:
人生有很多角色,但梦想和家庭,从来不是对立项。
真正的爱,是在你追梦时,有人替你守着家,也替你骄傲。
—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Ae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