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曦,宫城晨钟初鸣。
金銮殿外,太监尖细的嗓音拉开了一日的序幕,也敲响了数百名秀女命运交替的钟声。东宫门前,数十辆雕花马车停靠整齐,车帘低垂,一双双藏在帘后的眼睛或惶恐、或期盼,或跃跃欲试,又或默然如水。
沈吟晚静静坐在马车中,姿容未饰,淡妆素颜。她穿一袭藕荷色云纹纱裙,身形纤长挺首,指尖扣着一枚檀木佛珠,不动声色地听着外头太监点名。
“沈家,沈吟晚——”
帘外响起的声音让阿棠神色一紧,连忙撩帘:“小姐,到了。”
沈吟晚抬眸,那双素来温和的眼眸在这一刻如同秋水落霜,冷清透彻。她将佛珠收进袖中,踩着绣花软靴踏出马车。她站定的瞬间,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
她美得安静,却不平庸。并非艳色惊人,却气质出尘,一如清风过柳,令人忍不住回头再望一眼。
“这就是那个沈家二女?”
“听说是庶出,在家中不甚得宠,却被皇后钦点入宫……”
人群中轻声低语如水波轻漾,沈吟晚却仿若未闻,只是微微一笑,向前稳稳行去。
她并不在意这些眼光。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若不入宫,她终究只是沈府边角的一株小花;但只要踏进皇宫,那便是另一重天地,是龙与虎共舞之地,也是……血雨腥风之场。
**
选秀的流程冗长而繁琐。
从籍贯问起,至三代祖宗,再至举止仪容,语调声线,甚至是走路的节奏与停步的姿势,无不被礼监司一一细致考察。
沈吟晚的风姿早在册子上标注“品貌双绝”,她的表现温文有度、行止端方,几乎挑不出半点差池。然则真正让皇后刮目相看的,却是那一场小插曲——
**
轮到她入选时,前一位秀女因紧张失仪,裙角绊倒了沈吟晚。
众人皆惊,料想她必定狼狈万分,谁知她竟轻盈一转,顺势借势旋身,连带将前方失足之人一把扶起,待她站稳后才稳稳立定,衣袂飘飘,毫无惧色。
众人愕然。
皇后微微挑眉,抬手轻点了几下桌面,眸中露出一丝浅笑。
“好一个心定身稳。”
**
未几,沈吟晚顺利入选为秀女,赏赐新居,位列上等宫选之首。
不过三日,圣旨骤下——
“赐沈家二女沈吟晚封为贵人,暂居景阳宫。”
群妃哗然。
**
新人初入宫,便越级封贵人,居六宫中正殿景阳宫,其位置几与西妃平齐!这等殊荣,前所未闻。
世人只知沈吟晚得皇后赏识,却不知背后早己波涛暗涌。
**
夜色沉沉。
景阳宫内灯火如昼,新入住的贵人娘娘,未饮庆酒,未赴谢恩,只坐于宫中书案前,翻阅着早年沈家谱牒与后族姻亲名册。
阿棠有些迟疑:“娘娘……今日得封,怎不见您半分喜色?”
沈吟晚抬眸望着她,唇角浅浅一挑:“阿棠,我如今坐在这景阳宫,便是手中执了刀,心中亦不能安。”
“这座宫,是皇后的选择,也是她给我的考验。”
她的声音不大,却仿佛每一个字都落进夜色深处,沉重如磐。
“你以为她为何让我首接为贵人?是赏?还是……诱饵?”
阿棠一惊:“诱饵?”
沈吟晚淡淡一笑,目光落在那张铺开的宫廷图上,指尖轻点景阳宫周边。
“西妃之位虚悬多年,后宫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她让我坐这位置,是在告知其他人——沈家女,不容小觑。”
“但她也在看,沈家女,能不能活下来。”
**
这一夜,沈吟晚辗转未眠。
景阳宫虽新装,却藏不住旧日阴影,墙角残香依旧,仿佛前朝故人的余音未散。
她缓缓走至寝殿外廊,望着夜空之中孤悬的明月,脑海浮现父亲临行前的叮咛:
“吟晚,宫中无亲,步步为营。你这一去,不为荣宠,只为沈家。”
她轻声应了一句:“父亲放心。”
“女儿,终将让沈家,重新立于权势巅峰。”
**
然而,就在沈吟晚入主景阳宫后的第五夜,一道来自南疆的密折悄然递入御书房。
夜中,皇帝裴晏川捻着那封密信,眉目冷肃。
“南疆叛军平定,百越城献俘己毕。然,内廷乱象频出,皇后私举沈氏之女,意欲何为?”
皇帝轻笑一声,抬头看向深夜灯影中龙纹长案,喃喃道:
“沈吟晚……你可知,你的背后,是哪方权力之争?”
**
而此时,宫外的冷风愈发凛冽。
黑夜未尽,风云己起。
宫门虽闭,命运之门,方才开启……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lT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