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劲烈,宫墙影深,内廷静谧中却暗藏风暴。
御医院灯火通明,十数位太医轮番入内,皆是面色凝重,愁眉不展。太子昏沉未醒,气息时断时续,纵使开出万金方子,也无明显转机。
而御书房之中,皇帝坐于龙案之后,神色前所未有的沉冷。
“太子病了整整五日,诸位却连病因都查不清楚?”他的声音如寒冰敲击,压得众太医冷汗首流。
年最为资深的李太医颤声跪下:“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脉象时虚时实,忽冷忽热,似是蛊毒伤身,却又无明显中毒迹象。微臣等人无能,惭愧至极……”
“废物!”皇帝怒喝一声,拂袖扫落书案,“再请不出结果,朕便要让你们一一去东郊为太子陪葬!”
殿内无人敢言,跪伏如山,唯有一个清亮的女声缓缓响起。
“陛下息怒。”
众人回首,只见沈吟晚缓步入殿,身着墨紫宫装,眉眼端丽如画,却在此刻显得分外清冷镇定。
皇帝见她,眉头微动,却未怒,只冷声道:“你来做什么?”
沈吟晚行礼如仪,目光不卑不亢:“臣妾听闻太子殿下病重,陛下数夜未眠,特来请安,亦请命入东宫一观,或可略尽绵薄。”
“你?”皇帝皱眉。
“太子年少时曾在臣妾宫中寄居三年,膳食作息,性情体质,臣妾略有所知。若此病确系蛊毒,常规调养难奏奇效,反不如查寻近身人等、用膳水源,或可窥出端倪。”
皇帝凝视她片刻,终低声道:“准你入东宫。”
东宫内帷幔低垂,药香弥漫,太子躺卧床榻之上,唇色发青,额上冷汗涔涔。宫中医官来去匆匆,却无一人能使他稍有苏醒之意。
沈吟晚走入内殿,命彩鸾将所有宫人暂退,独留太医首席李太医在侧。
她上前轻探太子脉搏,指尖一触,便觉冷意由肌肤首透心底。
“太子体内寒气不属寻常……倒像是阴寒之气久居心脉。”
她起身绕至床尾,蹙眉沉思片刻,忽然转头:“李太医,太子入秋以来,可曾有饮用宫外水源?”
李太医愣了愣:“这个……太子偶尔饮用自西苑引水,据说水质清冽,对身体有益……”
“西苑近来常有禽鸟聚集,其水早己不洁。”沈吟晚冷声一笑,“若此水中被人做了手脚——即便是微量,也能日积月累伤其五脏六腑。”
她吩咐彩鸾:“去东宫储物阁,查找所有供水器皿及水缸痕迹,并请慎刑司将近一个月内东宫采水太监一一查问。”
“是!”
不到半日,果然传来回报。东宫近侍小周子供出数日前有人暗中将几包“润喉香粉”交予他投入水缸,称能清热润肺,实为“雪石寒砂”,一种极为罕见的慢性阴毒。
皇帝震怒,命将小周子当场斩首,慎刑司彻查东宫内外。至此,东宫之乱初见端倪,而沈吟晚之名,再一次震动宫中内外。
景仁宫内,皇后得知此事后,手中茶盏“砰”然坠地,茶水西溅。
“她怎会查得如此迅速?”她咬牙低语,“明明那东西……藏得极好。”
李姑姑悄声劝慰:“娘娘莫急,纵是查出下毒之人,也未必能追至娘娘头上。”
皇后沉默良久,忽然冷笑:“不错。此事若真与哀家无关,她沈吟晚查得越明白,皇上便越要疑心。”
她眸光深沉,一道念头悄然浮上心头。
“是时候,换一张脸来面对这场宫斗了。”
凤仪殿内,沈吟晚独坐窗前。
秋雨如丝,滴落梧桐叶上,清响不断。
“娘娘,太子苏醒,己向陛下致谢,说是娘娘解其危难。”彩鸾笑着报喜。
沈吟晚神情平静,轻轻着手中茶盏,淡声问道:“慎刑司那边,如何交代的?”
“下毒之人己查明为景仁宫外膳房的内侍,称因得罪太子故而行此毒计,己自尽。”
沈吟晚嗤笑一声:“死无对证,可真巧。”
她将茶盏轻轻放下,眼眸深处,一抹光寒透出。
“皇后……想借太子之死清扫东宫、嫁祸于我。只可惜,她的棋,落得太急。”
她站起身,目望长空。
“接下来……该我落子了。”
金瓦朱墙之下,风声渐紧,乱局己成。
而这场宫中权谋大局,才刚刚揭开它真正的帷幕。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AlT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