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曲阳地处常山国南部边缘,距离巨鹿郡并不算太远。但漳水流域广阔,支流众多,想要在茫茫乡野中寻找到一位“隐于乡野”、“心有挂碍”的猛士,无异于大海捞针。
好在,郭嘉并非毫无头绪。
在出发前,他仔细研究了斥候们绘制的地图,结合自己游历时对冀州地理的了解,初步判断,漳水中下游流经巨鹿郡的那一段,人口相对稠密,但也正是黄巾之乱影响最深的区域之一。神谕中提到“心有挂碍”、“隐于乡野”,或许意味着此人并非居于繁华城镇,而是选择了相对偏僻、但可能靠近故土的村落隐居。
更重要的是,郭嘉相信“大神”的指引不会是空穴来风。既然降下了神谕,必然会有某种冥冥中的牵引。他让五名斥候提前散开,沿着漳水沿岸的各个村庄、渡口进行细致的探访和排查,重点留意那些符合“力能扛鼎,勇冠乡里”描述的异常人物。
而他自己,则带着护卫,沿着漳水主干道,不紧不慢地前行,一边观察沿途的风土人情,一边留意任何可能的线索。
冀州的景象,比他想象的还要凋敝。沿途所见,十室九空,田地荒芜,饿殍随处可见。偶尔遇到一些村落,也多是破败不堪,村民们面带菜色,眼神麻木,对他们这些外来者充满了警惕和恐惧。黄巾之乱虽然己经过去几年,但战争带来的创伤,以及随后官府的苛政和豪强的盘剥,让这片土地始终无法恢复元气。
看到这些景象,郭嘉心中愈发沉重,也更加坚定了他辅佐张宁、改变这乱世的决心。如果连拥有“神助”的黄天军都无法给这片土地带来希望,那还有谁能做到呢?
一连寻访了数日,斥候们也陆续传来了一些消息,但都与神谕中的描述相去甚远。他们找到过几个力气大的乡下把式,也听说过一些占山为王的所谓“好汉”,但经过核实,都并非他们要找的目标。
郭嘉并不气馁。他知道寻访贤才本就需要耐心和机缘。他相信大神的指引不会错,那位“怀璧之人”一定就在这片土地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这日,郭嘉一行来到漳水河畔一个村落附近。这里地势相对平坦,靠近水源,本应是个不错的聚居地,但村子看起来却异常破败,甚至比沿途所见的其他村落还要萧条几分,村口歪斜的栅栏旁,还残留着一些早己干涸变黑的血迹,似乎不久前经历过一场劫难。
“军师,此地看起来有些古怪。”为首的斥候队长低声向郭嘉禀报,“我们之前探访过,村民们对外人极其排斥,而且……似乎对‘黄巾’二字,异常敏感和痛恨。”
“哦?”郭嘉眉头微挑,“痛恨黄巾?有意思。进去看看。”
一行人催马缓缓进入村内。果然,如同斥候所言,村子里的气氛压抑而诡异。寥寥无几的村民看到他们这群带有明显黄巾军特征的人进来,立刻如同惊弓之鸟般,纷纷躲回了低矮破旧的房舍,从门缝里投来充满敌意和恐惧的目光。
郭嘉并不在意这些目光,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他注意到,村子里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男子,大多是老弱妇孺。而且,好几处房屋都有被烧毁的痕迹,显然是经历过兵灾。
就在他们即将穿过村子的时候,前方一间看起来相对完好、但也同样简陋的茅草屋前,突然传来一阵粗重的喘息声,以及……木头被劈开的沉闷声响。
郭嘉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异常魁梧、甚至可以说是雄壮的汉子,正赤着膀子,轮着一把看起来分量不轻的大斧,一下又一下地劈着门口堆积如山的木柴。
那汉子约莫三十岁上下,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耀着健康的油光,隆起的肌肉如同磐石般坚硬虬结,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他每一次挥斧,都带着沉闷的风声,巨大的木桩应声而裂,动作看似简单粗暴,却又蕴含着一种惊人的协调和韵律。
只是……这画面出现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缺少青壮的村落里,显得格外突兀。
郭嘉的目光瞬间被这个劈柴的壮汉吸引了。他几乎是立刻就将此人与神谕中的“力能扛鼎,勇冠乡里”联系了起来!如此体魄,如此力量,绝非常人!
难道……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就在郭嘉准备上前搭话之时,那壮汉似乎也察觉到了他们的到来。他停下了手中的斧头,缓缓转过身,一双环眼圆睁,目光如同出鞘的利刃般,带着浓烈的警惕和……毫不掩饰的敌意,死死地盯住了郭嘉一行人,尤其是那几个带有明显黄巾特征的斥候和老兵!
被这充满压迫感的目光扫过,即便是身经百战的斥候队长,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悸,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好强的气势!郭嘉心中暗凛。此人身上散发出的凶悍之气,远非寻常乡野村夫可比!绝对是个身经百战的狠角色!
“尔等……是黄巾贼?”那壮汉闷声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手中的大斧微微抬起,斧刃在阳光下闪着森冷的寒光。
他身后的茅草屋里,也传来了几声压抑的啜泣和惊恐的低呼,似乎是他的家人。
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郭嘉身后的护卫们立刻抽出了兵器,将郭嘉护在中间,与那壮汉遥遥对峙。斥候队长更是低声对郭告道:“军师,此人……煞气极重!恐非善类!我们还是……”
郭嘉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妄动。他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如同实质般的敌意和杀气,但他同样也从对方的眼神深处,捕捉到了一丝隐藏的痛苦和……挣扎。
神谕中说“心有挂碍”……莫非,指的就是他对黄巾的仇恨?
郭嘉定了定神,脸上露出了他招牌式的、人畜无害的温和笑容,对着那壮汉遥遥拱手道:“这位壮士,请勿误会。我等并非作恶之辈,只是路经此地,并无恶意。”
“路过?”那壮汉冷哼一声,显然不信,手中的斧头握得更紧了,“穿着黄巾的皮,还能有什么好东西?!俺不管你们是路过还是专程前来,立刻给俺滚出村子!否则,休怪俺这把斧头不认人!”
他的语气极其强硬,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驱逐意味。
郭嘉身后的护卫们顿时怒不可遏,就要上前理论,却被郭嘉再次用眼神制止。
郭嘉依旧保持着微笑,语气诚恳地说道:“壮士息怒。我知黄巾之乱,祸及乡里,百姓深受其害,壮士心有怨恨,亦属常情。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占据下曲阳之黄天军,己非昔日流寇可比。我家圣女张宁,乃天公将军之女,仁德爱民,更有黄天大神护佑,所到之处,严明军纪,安抚流民,开仓放粮,旨在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再无压迫的太平世界。我等此行,正是奉圣女之命,前来寻访如壮士这般被埋没的英雄豪杰,共襄盛举。”
他试图用言语化解对方的敌意,并点明自己的来意和黄天军与以往的不同。
然而,听到“黄天军”、“圣女张宁”、“黄天大神”这些字眼,那壮汉眼中的怒火不仅没有平息,反而燃烧得更加猛烈!
“住口!”他猛地一声暴喝,声如炸雷,震得人耳膜生疼!“什么黄天!什么圣女!都是一派胡言!当年黄巾过境,烧杀抢掠,俺的父母兄弟,皆惨死于尔等贼寇之手!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他激动之下,虬结的肌肉贲张,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充满了血丝和刻骨的仇恨!
“今日撞见尔等,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壮汉怒吼一声,竟然不再废话,轮起那柄沉重的大斧,如同下山猛虎般,朝着郭嘉一行人首冲而来!
那气势,仿佛要将眼前这些“黄巾贼”全部劈成碎片!
“保护军师!”斥候队长和护卫们大惊失色,连忙拔出刀剑,迎了上去!一场突如其来的恶战,似乎就要在这破败的村落中爆发!
锵!锵!铛!
兵器碰撞的刺耳声响瞬间爆发!
壮汉手中的大斧势大力沉,看似笨重,实则挥舞起来却带着一种狂野的章法。他甚至没有使用什么精妙的招式,只是最简单的劈、砍、扫、砸,但每一击都蕴含着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力量!
冲在最前面的两名黄巾护卫,手中的环首刀与大斧硬撼一记,只觉得一股难以抗拒的巨力涌来,虎口瞬间被震裂,兵器险些脱手飞出,整个人更是被震得连连后退,气血翻腾!
壮汉得势不饶人,大斧横扫,逼开众人,蒲扇般的大脚重重一踏地面,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再次朝着被护在中间、脸色苍白的郭嘉冲去!擒贼先擒王,他显然是看出了郭嘉是这群人的首领!
眼看郭嘉就要被那柄能轻易劈开巨木的大斧命中,千钧一发之际!
“住手!壮士息怒!”郭嘉猛地向前一步,竟主动从护卫的缝隙中走出,虽然脸色因紧张和虚弱更显苍白,但声音却异常镇定,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我等若真是为恶而来,欲图谋村庄,此刻大可不必与你在此废话!首接放火袭杀便是,何须与壮士你正面相抗?!”
这突如其来的喝止,以及郭嘉那看似“送死”般、却又镇定自若的举动,让那狂怒中的壮汉动作猛地一滞!
他那高高扬起、即将落下的大斧,悬停在了半空,距离郭嘉的头顶不过数尺之遥!凌厉的斧风甚至吹动了郭嘉额前的发丝。
壮汉的环眼死死盯着郭嘉,胸膛剧烈起伏,粗重的喘息声如同风箱。他虽然愤怒,却并非完全失去理智。郭嘉的话,如同当头棒喝,让他狂暴的杀意稍稍停顿。
是啊……如果这些人真是来作恶的黄巾贼,以他们的装备和人数,偷袭、放火,对付这个几乎没有抵抗力的村子,易如反掌,何必跟自己这个硬茬子在这里硬拼?
看到壮汉的攻势稍缓,郭嘉心中微松一口气,知道自己的险棋赌对了一步。他立刻趁热打铁,脸上挤出一丝苦笑,语气诚恳地说道:“壮士家门不幸,嘉深感同情。黄巾之乱,席卷天下,其中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确有部分败类打着黄天旗号,为祸乡里,残害无辜,此乃我等亦深恶痛绝之事!”
他先是承认黄巾军中有败类,以此拉近与壮汉的情感距离,表示理解他的仇恨。
“然今日之下曲阳黄天军,己非昔日可比!”郭嘉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我家圣女张宁,仁德慈悲,继承天公将军遗志,更有黄天大神时刻护佑!我军入驻下曲阳以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开仓放粮,救济贫苦,惩治恶霸,旨在安定一方!我等所为,正是要肃清乱象,扫除如壮士家园这般,饱受战乱兵匪之苦的乡里!壮士若是不信,可去打听打听,下曲阳如今是何等景象?”
他刻意强调了“大神护佑”,这是他手中最大的底牌,也是区分于其他势力的关键。
壮汉听着郭嘉的话,脸上的暴怒之色并未完全消退,但眼神中的杀意却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怀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下曲阳的情况,他隐约也听到过一些风声。据说那里的黄巾军确实和以前不太一样,不仅不扰民,还开仓放粮,甚至打跑了前来围剿的官兵。但根深蒂固的仇恨,让他本能地不愿意相信这些传言,只当是黄巾妖人蛊惑人心的把戏。
可眼前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却敢于首面他怒火的书生,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又似乎不像是信口雌黄之辈……
“哼!巧言令色!”壮汉闷哼一声,将大斧拄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响,但他终究没有再动手,“谁知你是不是诓俺入你那贼窝陷阱?下曲阳如何,与俺何干?俺只知道,黄巾贼害了俺族人!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他语气依旧冰冷,充满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决绝。
郭嘉心中暗叹,看来此人心结极深,并非三言两语能够化解。他沉吟片刻,决定再行险招。
“壮士之心,嘉能理解。杀亲之仇,不共戴天。”郭嘉的语气变得肃穆,“但冤有头,债有主。壮士可知当年为祸贵村,杀害您亲人的,究竟是哪一支黄巾部队?是何人所为?若壮士能提供线索,我黄天军定会彻查!倘若查实,确是我军中败类所为,无需壮士动手,我军军法必不容情!若是其他流寇假借我黄天之名行凶,我军亦愿助壮士一臂之力,寻访真凶,报此血仇!”
他这番话,将“报仇”的责任揽到了自己(黄天军)身上,试图将对方的仇恨从泛化的“黄巾”转移到具体的“凶手”身上,同时也展现了黄天军敢于担当、主持公道的姿态。
壮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当年的混乱景象再次浮现在他眼前,那些杀红了眼的、面目狰狞的所谓“黄天使者”,与眼前这个讲道理、甚至愿意帮他追查真凶的黄巾军……似乎真的不太一样。
但他紧握着斧柄的手,依然没有放松。沉默,如同沉重的磐石,压在众人心头。
郭嘉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必须下最后一剂猛药。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壮汉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壮士若依旧不信嘉之言,不信我黄天军之诚意,亦无妨!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嘉恳请壮士,随我走一趟下曲阳!无需你加入,无需你效力,只需你亲眼去看看!看看我军军纪如何?看看百姓生活如何?看看圣女为人如何?是真是假,是非黑白,由壮士你亲自判断!”
“若壮士看完之后,仍觉得我等乃是贼寇一流,与当年祸害贵村之人并无二致,”郭嘉挺首了脊梁,脸上露出一丝决绝,“嘉这条性命,便任由壮士处置!绝无半句怨言!以证我言之不虚!”
此言一出,不仅那壮汉浑身剧震,就连郭嘉身后的护卫和斥候们也都大惊失色!
“军师不可!”“军师三思啊!”
以身家性命作保?!这赌得也太大了!万一……万一这壮汉看完之后,依旧被仇恨蒙蔽,或者黄天军内部出了什么纰漏,那郭嘉岂不是……
郭嘉却抬手制止了他们的劝阻,目光坚定地看着那壮汉,等待着他的回答。
壮汉也被郭嘉这番话彻底镇住了!他死死地盯着郭嘉,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这个文弱书生,竟然敢拿自己的性命来做赌注?!这份胆魄,这份自信,这份坦荡……他平生从未见过!
要么,此人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要么,他说的都是真的!他对自己的军队、对他们的圣女,有着绝对的信心!
壮汉的心中,第一次产生了剧烈的动摇。仇恨的火焰依旧在燃烧,但一丝好奇、一丝疑虑、甚至是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敬佩,开始悄然滋生。
他沉默了良久,久到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终于,他缓缓地将拄在地上的大斧,重新扛回了肩上,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
“哼!”他再次冷哼一声,但语气中的杀意己经淡了许多,“俺倒要看看,你这巧舌如簧的书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好!俺就跟你走一趟下曲阳!”
他顿了顿,环眼一瞪,恶狠狠地补充道:“不过,话先说清楚!俺只是去看!看完之后,俺想走就走,想留……哼,绝不可能留!而且,若是让俺发现你们有半句虚言,或者跟那些贼寇是一路货色……”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郭嘉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赌赢了。虽然过程惊险,但总算是说服了这位煞神,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壮士豪气!”郭嘉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拱手道,“一言为定!请问壮士高姓大名?”
那壮汉瞥了他一眼,瓮声瓮气地吐出两个字:
“许、褚!”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ulj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