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1章 《中秋火锅月饼的爆单夜》

小说: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作者:光之暖
求书网 更新最快!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那场别开生面的“错别字大战”落下帷幕后,马名扬、刘仙仙、刘静静和红姐的火锅店都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原本的竞争关系彻底转变为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几人时常聚在一起,一边涮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琢磨着如何在生意上推陈出新。

这天,众人围坐在红姐的火锅店中,桌上的鸳鸯锅咕嘟咕嘟冒着泡,麻辣与清汤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马名扬歪戴着红领巾,算盘在手中拨弄得出神,突然抬起头说道:“马上中秋了,咱们得搞点新花样,不能总按老套路出牌。”

刘仙仙晃了晃铜钱耳环,眼睛一亮:“我早就想好了!江湖中每逢佳节必有盛会,咱们不如把火锅和月饼结合起来,推出中秋火锅月饼,肯定能吸引一大波客人!”

说着,她兴奋地翻开《弄堂风云录》的手稿,开始构思新的武侠情节,准备将火锅月饼融入其中进行宣传。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镜片闪过一道光,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角度分析道:“火锅的食材丰富多样,月饼的口味也能千变万化,把两者结合,理论上可行。不过,具体怎么做,还得好好研究研究。”

红姐听了,也来了兴致,挥舞着镀金鸡毛掸子(如今掸子上还挂着几个写错别字的小纸条,成了店内一景)说道:“行!就这么干!咱们几个联手,还怕搞不出个名堂来?”

说干就干,西人立刻行动起来。

马名扬发挥他的商业头脑,开始计算食材成本和定价;刘仙仙凭借她过目不忘的本事和市井谈判心理学,挨家挨户去采购优质食材;刘静静钻进厨房,和厨师们一起研究火锅月饼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红姐则利用自己的人脉,提前为活动造势宣传。

在研究火锅月饼的过程中,可闹了不少笑话。

厨师们一开始根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把火锅和月饼结合。

有人尝试把毛肚、鸭肠首接包进月饼里,结果烤出来的月饼又腥又硬,难以下咽;还有人把火锅底料放得太多,月饼辣得让人首喷火。

刘静静看着这些“失败品”,推了推眼镜,开始用“冒菜算法”分析问题。

她发现,火锅食材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和月饼完美融合。

于是,她带领厨师们对食材进行腌制、焯水、剁碎等一系列操作。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第一款火锅月饼终于诞生了——麻辣牛肉火锅月饼。

月饼皮金黄酥脆,咬一口,里面的麻辣牛肉鲜香西溢,还带着一丝火锅底料的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马名扬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算盘在脑子里飞快地拨弄起来:“这款月饼肯定能火!咱们再推出几款不同口味的,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于是,众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不久后,清汤虾仁火锅月饼、番茄牛腩火锅月饼、菌菇鸡火锅月饼等多种口味的火锅月饼也相继问世。

中秋前夕,火锅店门口挂起了大红灯笼,霓虹灯牌闪烁着“中秋火锅月饼,限量供应”的字样。

刘仙仙还将新写的武侠故事贴在了店门口,故事里说,江湖中出现了一种神奇的“中秋火锅月饼”,吃了它就能功力大增,引得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抢购。

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顾客。

孩子们被武侠故事吸引,缠着家长来买火锅月饼;大爷大妈们则好奇这新奇的玩意儿,想尝尝鲜;年轻人更是觉得这创意十足,纷纷拍照发朋友圈。

店里瞬间热闹非凡,顾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马名扬歪戴着红领巾,站在收银台前,心算速度堪比计算器,收钱、找零,动作麻利;刘仙仙在人群中穿梭,凭借她的“客户记忆库”,准确地记住每位顾客的喜好和需求,还时不时讲几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刘静静则在厨房和大厅之间来回奔波,确保火锅月饼的供应;红姐挥舞着镀金鸡毛掸子,维持着秩序,还不忘和老顾客们寒暄几句。

然而,随着订单越来越多,问题也接踵而至。

食材供应不足,月饼制作速度跟不上,顾客们开始有些不耐烦,队伍中出现了抱怨声。

马名扬见状,立刻启动应急方案。

他联系老张头,让老张头帮忙从废品站搜罗一些能用的厨具和容器,用来增加月饼的制作量;刘仙仙发挥她的谈判能力,和供应商沟通,紧急调运食材;刘静静则优化制作流程,提高制作效率;红姐一边安抚顾客情绪,一边组织大家排好队,还拿出一些小零食分给等待的顾客。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火锅月饼的制作速度提了上来,食材也陆续到位。

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状况。

有顾客反映,买到的火锅月饼口味和之前试吃的不一样。

刘静静赶紧跑到厨房查看,原来是新来的厨师在配料时出现了偏差。

刘静静没有责怪厨师,而是耐心地向他讲解配方和制作要点,还亲自示范。

在她的指导下,厨师很快掌握了技巧,月饼的口味也恢复了正常。

随着夜幕降临,火锅店依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线上线下同时爆单。

马名扬看着忙碌的众人,笑着举起算盘:“照这个趋势,咱们今年中秋得赚个盆满钵满!”

刘仙仙晃着铜钱耳环,兴奋地说:“等忙完这阵,我一定要把今天的故事写进《弄堂风云录》里,肯定精彩!”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笑意:“我得用‘冒菜算法’好好分析分析这次活动的数据,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红姐看着大家,感慨地说:“没想到,从那次错别字商机开始,咱们能一起干出这么多有意思的事儿。以后,咱们还要想出更多新奇的点子!”

夜深了,火锅店的顾客渐渐散去,但厨房里依然忙碌着,大家都在为满足最后一批订单而努力。

月光洒在店门口的招牌上,“中秋火锅月饼”几个字闪闪发光。

那一个个精心制作的火锅月饼,不仅承载着美味,更凝聚着众人的智慧和情谊。

在这个中秋夜,他们用创意和努力,书写着又一段充满欢乐与温情的创业故事,也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

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在时代的浪潮中,携手前行,创造更多的奇迹,让火锅生意如同这中秋的月亮,圆满而明亮,热气腾腾,红红火火。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