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3章 《清明青团馅的冒菜灵感》

小说: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作者:光之暖
求书网 更新最快!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圣诞的热闹劲儿还没完全消散,街边的梧桐枝桠上还挂着零星的彩灯碎片,弄堂里就飘起了艾草的清香。

王阿婆拄着拐杖,挨家挨户送她新采的艾草,霉干菜坛子在她臂弯里叮当作响:“清明快到咯,该包青团咯!”

这艾草的香气飘进凤凰火锅店时,正在擦算盘的马名扬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散落一地,滚到正在写《弄堂风云录》新章节的刘仙仙脚边。

她低头看着沾了艾草叶的算珠,突然把笔一扔:“名扬!静静!我有个惊天动地的好主意!”

正在后厨研究香料配比的刘静静推了推眼镜,镜片上还沾着花椒粉:“又要搞什么?上次圣诞树挂香囊,工商局的同志差点把咱们店封了。”

“这次绝对靠谱!”

刘仙仙晃着铜钱耳环,眼睛亮晶晶的,“你们想啊,圣诞咱们用香囊火了一把,清明为什么不能把青团和咱们的冒菜结合起来?”

马名扬捡起算盘,飞快地拨弄珠子:“理论上可行,但青团是甜的,冒菜是辣的,这能好吃吗?”

“这你们就不懂了!”

刘仙仙叉着腰,活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甜辣甜辣,才最勾人!我在《弄堂风云录》里写过,最厉害的暗器就是这种出其不意的组合!”

红姐挥舞着镀金鸡毛掸子走进来,掸子上还粘着没清理干净的圣诞彩屑:“胡闹!青团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能随便改?当年我卖冰棍,可从没想过把冰棍和火锅底料混在一起!”

但她的反对声很快被淹没。

马名扬己经掏出父亲留下的火锅秘方,在背面写写画画;刘静静抱着化学元素周期表,开始计算甜辣口味的最佳配比;刘仙仙则翻出她珍藏的武侠小说,试图从《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菜谱中找灵感。

试制的过程堪称一场“厨房大作战”。

陈金花的缝纫机军团这次转了行,哒哒哒地踩着青团皮;马名扬左手的蝴蝶形疤痕又被辣椒油刺激得发红,却还坚持往青团馅里加秘制香料;刘仙仙和刘静静这对双胞胎姐妹,一个揉面团,一个调馅料,忙得晕头转向,好几次差点穿帮——有次两人同时从厨房探出头,把送菜的小满吓得骑着充气恐龙服差点撞上门框。

第一锅“清明青团馅冒菜”出锅时,整个火锅店都弥漫着奇怪的味道。

艾草的清香混合着辣椒的呛味,还隐隐飘着一丝甜味。

老张头从废品站赶来,手里举着个旧电饭煲:“听说你们在搞新花样?我把这玩意儿改装了一下,能自动搅拌馅料!”

试吃环节更是状况百出。

喇叭裤阿飞自告奋勇第一个尝鲜,结果被辣得首吐舌头,鬓角甩出的“S”形轨迹都变了形:“这...这是青团还是暗器?辣得我天灵盖都要飞了!”

但也有人吃出了门道。

王阿婆咂咂嘴,从霉干菜坛子里摸出块陈年豆干放进去煮:“你们别说,这甜辣的味道,配上我的豆干,倒有几分当年川剧团码头菜的风味!”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工商局的同志又找上门了。

这次来的是个年轻姑娘,她看着锅里漂浮的青团,皱着眉说:“你们这创新也太离谱了,食品搭配要符合安全规范...”

刘仙仙眼睛一转,从柜台底下抽出本《弄堂风云录》,翻到夹着王阿婆香料配方的那页:“同志,您看!这是我们挖掘的传统美食文化,清明吃青团,冒菜又是川渝特色,我们这是文化融合!”

年轻姑娘将信将疑地翻了翻书,突然被里面手绘的美食插画吸引。

刘静静趁机递上一份详细的成分分析报告,上面用化学公式证明了甜辣搭配的科学性;马名扬则把算盘打得噼啪响,算出了这道新品能带动的营业额增长数据。

最终,工商局的姑娘不仅没阻止,还饶有兴趣地尝了一口:“嗯...虽然味道很奇特,但确实挺有创意。不过要注意食品安全,推出前最好做些市场调研。”

得到“官方认证”后,众人干劲更足了。

刘仙仙负责设计新品海报,她在黑板上画了个拿着青团剑的大侠,旁边写着“清明特供——麻辣乾坤青团冒菜,一口入江湖”;刘静静研发出了不同辣度的青团馅,从“温柔江南”到“烈焰红唇”,满足不同顾客需求;马名扬则骑着改装过的凤凰三轮车,载着试吃样品满街跑,车铃被他换成了青团形状,一路叮叮当当地响。

然而,就在新品即将推出时,意外发生了。

隔壁糕点店老板举报他们“恶意竞争”,说凤凰火锅店抢了传统青团的生意。

一时间,顾客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好好的青团非要加辣椒,糟蹋祖宗的东西”,也有人好奇地等着看笑话。

面对危机,马名扬召集众人开紧急会议。

蟋蟀罐在桌上转了又转,最后停在红姐面前。

她沉默许久,突然把镀金鸡毛掸子往桌上一敲:“当年我和你们抢生意,最后不也成了一家人?走,我带你们去见个人。”

红姐带着众人来到老街深处,敲开了一间破旧糕点铺的门。

开门的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傅,他颤巍巍地说:“红丫头,你又来看我了?”

原来,这位老师傅是红姐的师父,也是做青团的老手艺人。

红姐把凤凰火锅店的创新想法说了一遍,老师傅摸着下巴沉思:“把青团做成冒菜馅...我这辈子还真没试过。不过,当年我创作出玫瑰豆沙青团时,不也被人骂‘不伦不类’?”

在老师傅的帮助下,众人对青团馅的配方进行了改良。

老师傅贡献出了祖传的糯米粉调配秘方,让青团皮更加软糯;刘静静则用火锅香料的思路,开发出了独特的甜辣调味酱。

新品重新推出那天,火锅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好奇的年轻人,也有被香味吸引的老街坊。

王阿婆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霉干菜坛子里装满了她自制的小菜,免费分给排队的顾客。

第一个尝鲜的是小满,他穿着充气恐龙服,捧着冒着热气的冒菜,眼睛瞪得溜圆:“太神奇了!青团在辣汤里居然一点都不烂,咬开后甜辣的馅料在嘴里爆开,像是在舌尖上打了一套降龙十八掌!”

这评价让刘仙仙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她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下来:“好词!好词!我要写到《弄堂风云录》里!”

消息很快传开,各大媒体纷纷来采访。有记者问:“你们怎么想到把青团和冒菜结合的?”

马名扬晃了晃算盘:“做生意就像打算盘,要敢想敢算,把看似不相干的东西,算出奇妙的答案。”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从化学角度看,甜味能中和辣味的刺激,产生独特的味觉体验。”

刘仙仙则晃着铜钱耳环,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江湖儿女的创新,是《弄堂风云录》里新的传奇!”

清明青团馅的冒菜火了,不仅火了凤凰火锅店,也带动了整条老街的生意。

隔壁糕点店的老板一开始还不服气,后来主动找到马名扬,提出合作:“你们出辣青团,我们卖传统甜青团,一起把清明美食的招牌打出去!”

就这样,在众人的努力下,一场看似不可能的美食创新,变成了新的商机。

当春风再次吹过弄堂,艾草的清香依然在飘荡,但这其中,又多了一份属于凤凰火锅店的独特味道——那是创新与传统碰撞出的火花,是一群人用智慧和热情,书写的又一段传奇。

夜晚打烊后,众人围坐在渐渐冷却的冒菜锅旁。

蟋蟀罐在桌上轻轻滚动,红姐用鸡毛掸子拨弄着炭火:“我说,下一个节日,咱们折腾点啥?”

马名扬笑着把算盘往桌上一放:“别急,等我好好算算,保准还有新花样!”

刘仙仙晃着铜钱耳环,己经开始构思新的武侠故事:“我要写一个美食大侠,用各种创新菜肴闯荡江湖!”

刘静静则默默打开计算器,开始统计今天的营业额。

窗外,月光洒在弄堂里,梧桐树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属于凤凰火锅店的传奇,还在继续……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