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的烟花在弄堂上空散尽最后一抹光,凤凰火锅店的红包堆里还残留着火锅底料的香气。
刘仙仙数着最后一叠代金券,铜钱耳环在晨光里晃出残影:"名扬,昨儿个AR红包雨扫走两千三百张券,够咱们熬三锅牛油了!"
马名扬的算盘珠子突然蹦出一颗,滚到红姐的鸡毛掸子旁——那掸子还沾着跨年夜里的辣椒油。
"扫券的不算本事,"刘静静推了推眼镜,"我刚在科委门口捡了个宝贝。"
她摊开手掌,掌心躺着块巴掌大的黑疙瘩,屏幕上歪歪扭扭亮着"BB机"三个红字。
陈金花的缝纫机突然卡壳,针头差点戳穿的确良账本:"这玩意儿不是大老板才配别在皮带上?"
三天后,这台被小满拆了又装的传呼机,突然在打烊时"滴滴"狂响。
马名扬的算盘差点砸在鸳鸯锅隔板上,只见屏幕上跳着串神秘数字:"138XXXX7654,呼888,速回。"
刘仙仙把《弄堂风云录》往桌上一拍:"准是哪个江湖豪杰想订火锅!我来破译!"
她盯着数字琢磨半晌,突然一拍大腿:"138是'要三包',7654是'辣油五西',888是'发发发'!准是要三包辣油底料,五西青年节发货!"
刘静静却抱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首摇头:"不对,这串数字符合二进制转区位码,我解码看看..."
十分钟后,打印机吐出张歪歪扭扭的纸:"尊敬的凤凰火锅,吾乃重庆朝天门李记火锅,欲订百份鸳鸯锅底料,款到发货。呼机号139XXXX1234。"
马名扬的左手疤痕突然发烫,父亲留下的火锅秘方在校徽后簌簌作响——那是他头回接到跨区订单。
红姐的镀金鸡毛掸子"啪"地敲在桌角:"重庆佬想抢生意?当年我卖冰棍时,他们还在江里划舢板呢!"
老张头却骑着叮当作响的三轮车冲进来,车斗里堆满生锈的传呼机:"收破烂的眼里没废物,这些老机子能改造成订单接收器!"
说干就干。
陈金花的缝纫机转眼变成红包加工厂,这次不是做红包,而是用的确良布料缝制传呼机保护套;刘静静把化学元素周期表贴在传呼机旁,用试管里的荧光液给屏幕补光;马名扬最绝,他在算盘框上焊了个铁夹子,专门夹住传呼机打印纸。
首个跨区订单发货那天,弄堂里比春节还热闹。
小满穿着充气恐龙服调试GPS——那是他用电子宠物改装的定位器;王阿婆抱着霉干菜坛子蹲在门口,坛子里藏着她连夜抄录的长途货运司机电话;最逗的是喇叭裤阿飞,他戴着墨镜举着传呼机首播:"家人们!看这跨区订单,火锅界的丝绸之路啊!"
然而,送货路上麻烦不断。
头趟货车司机把"微辣"听成"威猛",差点往底料里倒威猛先生;第二回传呼机在隧道里没信号,司机绕着重庆城转了三圈,最后在解放碑用公用电话喊:"你们这底料辣得能把长江煮沸腾!"
最惊险的是第三次送货。
地沟油博士不知从哪冒出来,在高速路口举着"检测报告":"凤凰火锅底料含非法添加剂!"
刘仙仙当场扯开包装袋,抓把底料塞进他嘴里:"尝尝?这是我用《弄堂风云录》里的'麻辣神功'熬的!"
关键时刻,刘静静掏出传呼机,屏幕上正跳着新消息:"己收到货,味正。另订五百份鸳鸯锅套装,附改良配方一份。"
马名扬的算盘珠子突然连成串——那串数字正好是父亲秘方上缺的半味香料。
红姐的鸡毛掸子轻轻拂过包装袋,掸子内藏的微型算盘突然发出微光。
当第五十单跨区订单抵达成都时,凤凰火锅店的传呼机队伍己扩到十台。
陈金花用缝纫机轧出订单统计表,表头写着"跨区作战纪要";刘仙仙在《弄堂风云录》里新增章节,主角带着火锅底料闯荡江湖;刘静静则把传呼机代码编成火锅歌,用电子宠物播放。
除夕夜,店里突然收到份特殊传呼:"感谢凤凰火锅,让海外游子尝到家乡味。附外汇券一张,盼合作。"
马名扬的算盘突然打出个完美的圆,左手疤痕在灯光下像只展翅的蝴蝶。
红姐默默拿出珍藏的另一半秘方,两张纸拼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火锅底料图谱。
窗外,弄堂里的腊梅开得正盛。
传呼机的"滴滴"声和火锅的咕嘟声混在一起,像首温暖的歌谣。
小满突然指着电脑屏幕:"看!有人用区块链给咱们的传呼机订单做了溯源!"刘静静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度数+野心"的贴纸在星光下闪闪发亮。
这个夜晚,凤凰火锅店的传呼机仍在不时响起。
每声"滴滴"都像颗投入时代浪潮的石子,激起圈圈温暖的涟漪。
而马名扬、刘仙仙、刘静静他们,就像那永不熄灭的火锅,在传呼机的"滴滴"声中,继续煮着属于他们的创业传奇。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