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夕阳西下,三轮车的铃铛声再次响起,那首熟悉的广告歌就会在弄堂里轻轻回荡。
它像一个神奇的魔法,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编织着属于这个夏天、属于弄堂的美好回忆。
然而热闹过后,新的烦恼却爬上了马名扬的眉头——虽然广告歌让阅览区名声大噪,但很多人只是路过听个热闹,真正走进来翻阅杂志的人并没有显著增加。
"光听声音不够,得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
马名扬攥着被汗水浸湿的传单,左手掌心的蝴蝶形疤痕在夕阳下微微发亮。
刘仙仙晃着红绳铜钱耳环凑过来,瞥见他手里皱巴巴的纸张:"这些传单和街上的小广告没啥两样,谁会稀罕?"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突然指着弄堂口正在抹雪花膏的小姑娘:"香味!我们可以让传单带香味,就像王阿婆说的,香气能钻进人心里!"
说干就干,三人组当晚就把战场搬到了阁楼。
马名扬蹬着二八自行车,从老张头的废品站淘回半麻袋过期挂历纸;刘仙仙凭着"变脸西施"的口才,在副食店赊来半斤糯米熬成浆糊;最疯狂的当属刘静静,她把化学元素周期表贴在墙上当作战图,偷偷拆下家里闹钟的齿轮,改造出一台简易的纸张碾压机。
"静静,你确定这堆花瓣能变成香水?"
刘仙仙捏着鼻子看着铝锅里翻滚的玫瑰、茉莉和桂花。
妹妹头也不抬地往锅里撒了把薄荷叶子:"根据萃取原理,再加上这个——"她神秘兮兮地掏出半块红梅牌雪花膏,"这可是80年代最时髦的香味!"
正当三人忙得热火朝天时,陈金花举着鸡毛掸子冲了进来:"反了天了!把阁楼弄成香料铺子了?"
可当她看见儿子专注地裁剪纸张,两个姑娘认真记录配方的模样,举起的鸡毛掸子最终只是轻轻落在马名扬肩头:"小心别烫着。"
经过七次失败,第一版香味传单终于诞生。
马名扬用算盘压平纸张,在传单边缘仔细画上波浪花纹;刘仙仙在正中间画了个踩着三轮车的"知识大侠",大侠腰间还别着本泛着金光的《射雕》,配了句霸气的广告词:"闻香识书,阅尽江湖"。
最绝的是刘静静设计的"香味机关"——只要用指甲刮开传单右下角的涂层,混合着花香与雪花膏的甜腻气息便会扑面而来。
发传单的那天,弄堂里炸开了锅。
喇叭裤阿飞骑着二八大杠,后座绑着用饼干铁盒改造的扩音喇叭,循环播放着广告歌;马名扬坐在车筐里,像撒雪花般抛洒传单;刘仙仙举着用冰棍棒扎成的彩旗,红绳铜钱耳环随着跑动叮当作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会散发香味的神奇传单!"
"这纸咋比我老伴的桂花酿还香?"
王阿婆捡起传单,老花镜滑到鼻尖。
刘静静立刻递上放大镜:"您老看看背面,刮开这个还能玩猜谜游戏,答对送知识金币!"
几个小男孩抢过传单就往地上蹭:"真的会变香!像我妈梳妆台的味道!"
就连平时严肃的居委会主任,也悄悄把传单折成方块塞进中山装口袋——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是想带回家给识字的小孙女当书签。
然而好景不长,三天后问题接踵而至。
隔壁弄堂的李大爷气冲冲找上门,手里挥舞着被鸡啄得稀烂的传单:"你们这香纸把我家芦花鸡都勾得不下蛋了!"
紧接着,小卖部阿婆推出了模仿版"廉价香水传单",虽然味道刺鼻,但胜在量大管够。
最致命的是,工商局的老周骑着二八自行车来巡查,指着漫天飞舞的传单皱起眉头:"小同志,这算不算乱贴小广告啊?"
"得升级!"
马名扬在三轮车旁召开紧急会议,算盘珠子拨得飞快。
刘仙仙咬着笔头突然眼睛一亮:"把咱们的镇店之宝都印上去!《射雕》扉页、蟋蟀罐金币、还有静静发明的知识盲盒!"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从书包里掏出个神秘小瓶:"我改良了香料配方,这次加了薄荷脑,闻着提神醒脑,最适合快考试的学生!"
升级版传单带着薄荷混着花香的独特气息登场了。
每张传单都印着不同的"知识挑战":在《少年文艺》里找出三个错别字、用《无线电》的电路图拼出三轮车形状、给《大众电影》的明星设计新发型。
完成挑战的孩子能得到特殊的"香味印章",集齐十枚就能兑换刘仙仙手抄的《弄堂风云录》片段。
这次他们还想出了新点子。
刘仙仙发动弄堂里的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在传单空白处涂鸦。
小丽画了会飞的三轮车,小胖给"知识大侠"加上了火锅盾牌,就连平时调皮的小明,也认真地在传单角落画了个装满知识金币的蟋蟀罐。
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让每张传单都独一无二。
这场"香味革命"彻底点燃了弄堂。
孩子们不再把传单当废纸,而是小心翼翼夹在课本里。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甚至用传单折成纸灯笼,挂在窗前说要"收集全弄堂的香气"。
连平时只爱摆弄鸟笼的退休老教师,都主动提出在传单背面开设"古诗鉴赏角",用毛笔工整地抄写唐诗宋词。
随着香味传单的爆火,阅览区迎来了奇妙的变化。
卖文具的张老板送来彩色荧光笔,说要赞助孩子们做笔记;录像厅的王哥贡献出闲置的投影仪,周末在弄堂口播放老电影;就连死对头小卖部阿婆,也偷偷塞给刘仙仙一包桂花糖,嘟囔着:"给孩子们兑酸梅汤喝"。
最让三人组惊喜的是陈金花的转变。
某天清晨,她推着老式缝纫机来到三轮车旁,把传单边角料收集起来:"这么好看的纸,扔了多可惜。"
从此弄堂里多了道独特的风景——马母戴着老花镜,用缝纫机把传单缝成笔记本、书签,甚至还做了个带香味的门帘。
每当微风拂过,门帘上的小铃铛和着缝纫机的咔嗒声,仿佛在为阅览区演奏新的乐章。
当第一片银杏叶飘落时,香味传单己经更新到第五代。
这次刘静静在油墨里加入了特殊粉末,遇水就能显现隐藏图案。
有次突然下雨,孩子们举着传单欢呼:"快看!《国家地理》的沙漠变成绿洲了!《时装》模特的裙子开出花了!"
更有趣的是,红姐也被这场创意风暴吸引。
一天傍晚,她戴着标志性的镀金鸡毛掸子来到阅览区,放下一篮自制的桂花糕:"小崽子们,这传单的点子有意思。"
她神秘地眨眨眼,"说不定以后咱们火锅店的宣传,也能借借这香味的东风。"
夕阳再次染红弄堂,三轮车的铃铛声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马名扬、刘仙仙和刘静静看着被香味传单装饰得五彩斑斓的阅览区,突然明白:这些带着雪花膏气息的纸张,早己超越了宣传的意义。
它们是纽带,连接着弄堂里每颗热爱生活的心;是魔法,让过期杂志的墨香与童年的欢笑永远定格在这个的夏天。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