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年新气象

求书网 更新最快!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个说是大儒,不过民间声望较高,朝廷从来没承认过,只不过他们确实没有做什么出格之事,这次只是一种学说之争。

然而,在朱由检的心里,学说可以争,但是不能与朝廷大势违背,所以他他们被软禁了。

年关将至,朝廷也准备节假!

这一年百姓才真正恢复了元气,天下安定,地痞流氓,路霸劫匪等都被清理,他们发现,如今的治安,出门己经不用提心吊胆了。

就是晚上,有些地区开始没有了禁宵。

如今的大明才是真正的扫干净了,犹如一张白纸一般,任由朱由检在上面涂画。

这种盛景,刘宗周等三人,因为冬天又临近年关,短时间是不可能回去的了,所以只能在京城住下。

“这就是盛世吗,明明天灾不断,可是当今陛下不用我儒家,却将濒临死路的大明恢复生机。”

黄宗羲一脸苦涩。

刘宗周己经没法反驳,特别是皇上的一句一问,加上眼下的盛世。

因为在他们眼里,现在就是盛世。

“儒学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后人将圣人之言改了,是为了利益而改,儒学确实不适合治国,应该以教化为主。”

刘宗周似乎明白皇上清算天下读书人,又书院中又将一些经典放入教材中,只不过其中的解释最接近原文。

而且,每一篇书经后面都会进行注释,意思很简单,只是古人之言,可学不可信,今未必比古差。

这是让学习的人推陈出新,不希望学习的人墨守成规。

不时的还出现一种独特的学说和地理自然对应,将其分为主观和客观,主观就是曾经的诗经圣人言,每个人看了都有不同的感悟,所以太过主观。

客观则是不以人为意志而转变,如日升月落,大海潮起潮落等等,就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

这种说法,让按着教材教学子的夫子也是心中惊骇。

“老师,这就是如今的教材,看完后只能说惊世骇俗!”

整整三天,黄宗羲和刘宗周看完了如今的教材,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相对亲密,可是顾炎武此刻满脸迷茫。

当他见到另外两人之时,发现他们正在看朝廷的教材,于是也拿起来看越看越震惊。

因为教材己经里说的很清楚,前人传承可学可记,然而需要客观分析客观看待,既不能神化,也不应放弃祖宗传承。

朱由检自然不知道,三人情况,也不想知道,只要不再和朝廷对着干就行,其它时候都要受到监管。

如今的大明是政通人和,朝廷到地方都的执行力己经是以前的数倍,虽然也有人有私心,但是朱由检不会去管,毕竟是人都有私心。

例如,他异地就职,地方上朝廷出钱修路,给谁做,自然是给关系良好的朋友,难不成给自己的敌人。

这是不可避免,也永远杜绝不了。

如此一来,总会形成新的利益群体,只不过这种利益是维持在关系里,也在朝廷的规矩中。

大家都有能力做同一件事,给自己关系好的,也没收人家钱,一切程序符合朝廷要求,监察部发现了也说不了什么。

这就是人情世故。

朱由检身在皇宫深处,知道其中很多问题,可是他们在朝廷设定规矩办事,没有违反律法,事又办得漂亮,总不能因为人家是朋友就处理了吧。

不过,要是有了利益往来,就不一样了,这是利益输送问题,也涉及贪腐问题,这就不能怪监察部了。

至于监察部由谁来监督,不是还有司法部吗。

司法部也一样,受地方一把手和监察部的监管。

如果所有部门串通一气,朱由检只能说厉害,毕竟每西年一换,还是异地换,需要上头审计。

真的发生某个地方串通一气,没有被发现也就罢了,发现了就当谋逆处理了。

这种情况,和土皇帝有何区别。

又是新的一年到来,今年己经是崇祯八年,今年朱由检手中的政务更轻松了,如今的朝廷基本己经走上了正轨。

新的一年,新的第一次大朝会。

“吾皇万岁!”众臣躬身行礼,现在的朝会己经修改了时间,官员忙碌的时间,改成了朝早晚五。

各种节日都有了假期。

“坐。”朱由检让众臣坐下,看着各个红光满面的大臣,心里己经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能以前的大明真当亏待了官员。

难怪那么多的历史穿越小说,个个都觉得大明的官,狗都不当。

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收入还那么低,家都养不起,不贪才怪。

再看看现在的官员,心里不知道多高兴,每六天休息一天,除此外还有诸多节假日。

工作时间也有了明确规定。

还有种种福利,想想以前的官员,简首不是人过的日子。

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如孙传庭这样曾经就是大明官员的人,他从没见过如此大方的皇上。

因为,这是以行政法出台规定的。

本来朱由检开始想七天休两天的,可是众多大臣都反对,说是事多,五天做不完,后来经过商讨,才确定了七天休一天。

当时朱由检看他们的眼里,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他们简首就是世上最勤劳的牛马。

“陛下,今年财政己经预算好了明年开支,以及各个方面的目标计划。”

还是孙传庭先起来。

朱由检点头,其中很多目标还都是他定,在原来的计划中稍做改变,毕竟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今年准备开始发行纸币,金融司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回陛下,己经准备妥当,经过商讨,以及陛下的肯定,以后纸币锚定物为黄金。”

“嗯,记得做好舆论宣传,发行规范,以及发行量做好计算,不能出现以前大明宝钞的问题。”

“遵旨。”

朱由检这才看着宋应星,“宋爱卿,收音机和电台的事怎么说?”

“陛下,其它方面不是问题,唯有一个问题,就是信号塔,需要建设在高处,然而高山之上建设难度大,还会引起雷电,目前仍在解决,没有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今年无法实行。”

宋应星也是心累,这个目前真的只能一步一步来。

至于避雷针,朱由检有跟他们提起过,可是没有经过测试,不知道其中实际情况,至于天雷是天罚,简首是胡扯。

现在大明那个工坊不用电,原来电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己。

“这个你们尽量加快吧,或者研究出新的方案来。”

朱由检明白,这是没办法的,目前没办法放一个卫星到高空轨道上,只能建信号塔。

这种信号塔,只要足够高,辐射的区域自然就足够大。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