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问题,朱由检第一时间当然想到的是石油,他记得国内石油大致分布图,可是开采技术没有。
他曾经的记忆连穿越前三岁时都记得一清二楚,可是没学过也记忆再好也没用,最后还是问徐光启,有没有看到过典籍中记载那里有石油。
在这个时代不叫石油,叫猛火油。
结果让朱由检有些意外,可是只是天灾时才有出现,例如地震或者泥石流等,这种东西才从地下渗出。
“徐爱卿,可知道那些地方有?”朱由检一边查看着徐光启做出的动物胶,发现勉强可以用,比那些真正耐高温的橡胶还是差了不少。
“有是有,就是不知道真假,毕竟这猛火油很多都是地方志记载。”徐光启也不保证。
随后他就说出了记载的地方志和出处。
《延安府志》和《甘肃镇志》都有记载,地方上应该有更详细的记载才对。
据描述,当地居民收集渗出的石油用做照明。
“一号,让那边的人立即探查,落实真假,若为真实,十天内派人将猛火油收集过来,能收到多少收多少。”
朱由检开口。
“是!”一个声音传来,可是徐光启等人没发现是何人领旨的。
快马加鞭,十天勉强能送一些过来。
朱由检开始领着工匠开始忙碌起来,不过他就在一旁指点着如何将零部件组装起来。
徐光启和周珽之也在旁边观看着学习。
半天后组装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看着这个庞大的机器,徐光启和周珽之还有动手的工匠,都不明白这么大的机器有什么用。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蒸汽机,思索着要不要等等,还是先进行测试。
“来人,从这个入口罐入足够的清水,要干净的!”朱由检还想搞一炉蒸馏水,不过想到现在只是测试,等石油到手,炼出合适的润滑油再让其运作起来。
按朱由检这个皇帝的指示,倒入了水,随后又运来洗过的煤,在锅炉底点燃了洗煤。
首到现在众人还不明白,当今做一个这么大的机器就是用来烧水的?
徐光启想问又不敢问。
因为此刻朱由检紧盯着蒸汽机,等到水烧开后,慢慢的机器开始动了起来,越来越快!
一点问题都没有。
“停下!立即灭火!”朱由检赶紧让人灭了火,如今还没搞有冷却系统,润滑油也没有,再转下去,齿轮会损坏的。
“皇上…这是?”徐光启激动得都快要结巴了。
在场的无论是徐光启还是周珽之,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机器转动起来,又到停下。
“这叫蒸汽机,可惜材料问题,应该不够完善,不知道能发出多少力!”朱由检随后看向周珽之,还有现场的工匠。
“等猛火油找到送过来,炼出润滑油,再进行更为完整的测试,现在你们需要按朕的要求,继续打造一套动力系统出来。”朱由检也很无奈。
蒸汽机原理,以他的学识可以在心中就能设计出蒸汽机来。
可是动力系统,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于是接下来,朱由检和工匠还有徐光启道出他的想法,就是蒸汽机动了,那就要将这种动力接到机床,以及更多需要动力的机器上。
过程就需要齿轮进行变速,还有蒸汽机不停的情况下,传出来的动力可以控制,该停时停,该动时动。
这是最原始的动力系统,想做变速箱,想多了,朱由检不会,会也只是知道基本原理。
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工匠的智慧,还有徐光启这个人的智慧。
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后,徐光启和众工匠开始讨论起来,特别是朱由检还给了方向,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怎么去实现。
“周珽之,别在那发呆,过来,朕问你,有了这机器,接下来,你需要带来众多工匠完善机床,要让机床的精密度更高,还有生产线,也可以融合机器的动力,节省人力,加快生产速度。”
朱由检将仍死死盯着蒸汽机周珽之一把拉到一边,将自己的要求下达。
“皇上,这个可以,有了这蒸汽机,很多设想就可以动起来了。”
“知道就好,现在可以跟朕说说,现在精钢每个月能炼出多少,每个月能开采出多少来?”
“皇上,这个臣知道的不多呀,皇上当初可是下旨,每个工坊之间不可过问,只能提出自己需要的材料,相互之间必须配合。”
朱由检听了点点头,“你让人将其它工坊的负责人叫来,包括琉璃生产工坊。”
“臣这就让人去通知。”
其实各个工坊相隔并不远,用上飞鸽传书,很快就通知到了其他人。
随后徐光启和大部分工匠开始向朱由检请教,虽然朱由检是皇帝,但是除了徐光启,很多人都是在他还是王爷时候就开始跟随他的老人。
他们知道自家皇上的厉害,也知道皇上的性格,在讨论技术时是不会在意身份问题的。
那些不懂装懂的工匠,反而被皇上首接软禁起来,一是为了保密,二是不让那些人混进这样的队伍来。
徐光启在一旁也看的目瞪口呆。
“周大人,皇上都是这么和这个工匠交流的吗?”
“徐大人不知道,皇上对工匠很尊重的,只要是讨论技术,皇上被骂都不会有事,前提是别胡说八道。”
周珽之想到,当初被人暗中请到山西,可是心中忐忑不安,特别是得知背后之人是王爷时。
后来发现,这位王爷只不过要请他们做事,只不过为了保密,连他们家人都安排了过来,待遇也是好的不得了。
后来得知自家王爷还做上了皇帝,更是激动异常。
他们开始以为为王爷打造武器,是王爷想造反,可是提心吊胆过了两年,后来发现,王爷根本不用造反,首接做了皇帝。
这下安心了。
“这样吗?”徐光启若有所思。
朱由检早上和徐光启以及工匠讨论技术,下午看着京城的情报,时刻关注着新朝廷,看看在那些自己教出的新型人才,能不能管理好京城。
除此外,就是关注全国各地情况。
京城的大案还是传到了地方,不过那些人不敢确定真假,可是很多人也蠢蠢欲动,想来个清君侧。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