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六章 百姓和朝廷的切割感

求书网 更新最快!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朝廷的决策,到敌方没有那么快,交通不便最重要原因。

很多事发生了,就是讨论出解决之策,也得提前安排,事事考虑,政令传递到敌方,地方再行动起来,等到乡镇甚至村里,又需要不少时间。

这一点目前实在没有很好的办法。

至于暗卫那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扩大不起来。

大明周刊,不是京城印刷出来发往各地,而是内容排版好了,先传到各地,在地方上印刷出来。

短时间,大明周刊发行量不大,识字的人不多,每个地方多的也就百来份,还要人去给百姓解读。

朱由检清楚的知道,受限外界客观因素,很多事只能慢慢来。

驿站和盐运司都在整治中,目前只能维持运行,起不了多大作用。

“大伴,将水泥技术下放到地方,让人选好地建立水泥工坊,修路修水利,各种工程都可以用到,不过,规格按京城规格办理,不能欠工人钱,工作时间也一样。”朱由检经过思索,水泥好用。

可是只在京城郊外建的工坊,产量还是不足。

下放地方,总会有各种问题,要么层层加码,要么中饱私囊,都有可能。

“陛下,怕地方上没那么钱呀。”王承恩经过观察学习,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朱由检自然也知道地方没钱,可是就算京城水泥产量上来,再运到地方会增加成本。

“大伴说的不错,既然如此,你去让智囊团那里,让他们将盐运司和驿站还有粮食收购和出售粮食的机构重组,分别组成新的朝廷商行,可以让地方,或者那些正规商人加入,不过,朝廷占主导地位,朝廷只负责监管和查账,怎么生产和经营,看着办。”

朱由检想到了国企。

只不过允许民间资金加入,清理地方士绅,番王加一切违法机构,可是那些老实经商的人,朱由检都没有动。

因为查实,老实本分经商的行商,不但没有动,因为清算,反而让他们快速的吞食了不少市场。

只不过这样的商人不是没有,很少而己。

这次清算,可是连藩王都在清算名单中,佛教也在清算中。

什么违法了,出家的当和尚,只要被锦衣卫和东厂查实,整个寺庙都要被牵连。

特别是土地收归国有,佛教寺庙根本逃不了,也在清算中。

至于反抗,确实有,可是在热武器下,一两百人就能镇压几千人的寺庙,怎么反抗?

纯属找死。

“陛下,骆指挥使不久前汇报,白莲教在山东、江浙一带死灰复燃,要怎么处理?”王承恩没有立即去找智囊团,而是小心问道。

“白莲教?这样清理都能死灰复燃吗?”朱由检皱眉。

“既然如此,以暗卫的信息通道,传旨天下,任何人提供白莲教线索,都可以获百两甚至千两银子奖励,下一期,大明周刊刊登邪教的分解,让百姓知道什么是邪教,他们是为了什么利益去让百姓和朝廷对立的,还有其中的危害,找人分析得清清楚楚,刊登出去。”

“陛下圣明,如此一来天下百姓知道白莲教是什么存在,加上悬赏,他们怕是躲无可躲了。”

“让锦衣卫和东厂派人暗中加入他们,找到源头,到时一次清理掉。”

朱由检继续说道。

掌握信息传播权,百姓不再盲目相信那些忽悠,以后白莲教想忽悠人加入都难。

他又不是像以前那样,愚昧百姓。

“对了,除此外,再下一期大明周刊,收集各种骗术,都刊登出去,让百姓知道那些把戏是怎么一回事。”朱由检可是知道,百姓被愚昧太久了,太容易被一些小把戏骗。

“遵旨,老奴这就去办!”王承恩连忙退下传旨去了。

“唉,百姓和朝廷分割太久,想让百姓重新信任朝廷,还需要时间呀。”朱由检心中暗叹。

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只是其一,让百姓明白朝廷的政策,同时给百姓分析国策为什么要这么做,逐步将百姓拉回朝廷这一边才行。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