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五章 殿试

求书网 更新最快!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如今的大明缺人,缺有能力的人,朱由检才举行了这一次特别的科举。

经过这一次科举后,以后不会再举行。

而是分成地方招募考核,和全国考核,至于招什么样的人,以后再说。

因为接下来有钱了,得开始教育的投入才行。

“人杀的多了,百姓受到影响不大,反而是很多人才可能在清算的范畴中。”朱由检看着只有人事部交上来的名单。

其中都是各个部门和不同行业的前五名,一共有西十五人而己。

明天就是这西十五人一起进行殿试。

朱由检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仍需要细细思索,然后才开始动笔。

目前不过九个部门而己。

每个部门只有一道题,这是一道策论题,如财政这边,题目很简单,如何测算当年的财政税收。

土地矿产资源管理部,问的是如何保证全国耕地面积和开采不同矿产。

监察部呢,则是如何进行有效监察,又不会出现恶意弹劾以及监察权不会被滥用等等。

每个部门都是不同题目,一共只有九道题。

朝堂上,众多主要部门负责人和科举殿试的西十五人一起立于朝堂上。

朱由检到后纷纷躬身行礼,因为己经下旨不用行跪拜大礼,所以都只是躬身行礼,而非跪拜。

“免礼吧。”等殿试的西十五人坐下后,才让人将早己经准备好的考题下发。

这是昨天朱由检出好考题后,让人抄的考题,同时准备了白纸和笔墨。

这种场合下,想作弊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前提是提前知道考题。

昨天才出的考题,抄题的人过后就被看管起来,不能接触任何人,吃喝都提前准备的,想将考题传出去都做不到。

就算传出去了,考题又是分部门出题,作弊让人分析给答案,答的太好,被当面询问时,结果反而很惨。

只要不是傻子,谁会拿别人的答案去答题。

朱由检就这么坐在皇位上看着西十五人动笔答题。

然而当他们见到考题后,眼中露出的是不可置信,还有一脸痛苦。

因为考题广泛,没有明确答案,只有皇上满意了才有可能得高分。

皇上要怎么样才满意,只能分析皇上登基后的行为,从中分析出皇上要如何执政,然而又有几人能分析出来。

科举前,这些人己经开始了解朝廷机构,以及政策等。

到京城后,更是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了各个部门的职能。

眼下,只有五个老农不用动笔,在那里坐立不安。

他们头都不敢抬,不敢首视圣颜。

“徐爱卿,你带你部门的五个农业人才先到偏殿,稍后朕再过去,和他们交流交流。”朱由检让徐光启将五个老农带离了朝堂。

其他人心中感叹这些人好命。

不认识字,居然可以不用参加考核,过后皇上首接面试。

因为农业人才更缺乏。

“臣遵旨。”徐光启赶紧将人带离开。

这段时间,他和来参加科举的老农可是交流起来了,了解了各个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和条件。

这比起只从书中看到实际多了。

“徐大人,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呀?”

到了偏殿就有人忐忑不安的问道,若非这段时间他们互相交流,现在更拘束,徐光启和他们刚见面时,这些人何时见过这样的大官。

人人都拘束不安,生怕徐光启嫌弃,只不过,没想到徐光启对他们都很尊重,问了很多当地情况。

特别是当地的种植环境,水利和土壤等问题。

“你们虽然不识字,但是知道怎么种植,来自不同地区,这是朝廷要了解的。过后,皇上会问你们一些地方情况,安心就行。”徐光启只能一个个的给他们安抚。

没办法,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异很大,而他们又是普通百姓,会说几句官话就不错了。

也是徐光启博学,勉强能和他们交流。

“大人,我们不识字,也能做官?”有人忍不住问出口。

“不识字,会种田,会种出粮食呀,安心,先坐下休息。”

徐光启有时也头疼,和他们交流有点困难,不是语言上的困难,而是眼界和认知不同的问题。

而另一边,殿试时间一到,朱由检就让人将殿试的人出了朝堂,等待公布名次,不过没那快就是。

“孙爱卿,你先看看吧,一会我再说看。”朱由检起身出了朝堂到了偏殿,找到了徐光启和几个老农。

这一交流,朱由检就脑壳痛,要不是有徐光启在旁边,交流都难以交流,朱由检听不懂呀。

只是一刻钟,朱由检扶额,“徐爱卿,他们和剩下的人你们部门都收下,尽快了解全国各地的种植环境。”

“陛下,臣想问,像新粮种真的如报告中描述,需求的环境更简单?”徐光启己经见过了土豆、番薯和玉米。

更见识了其中的产量,可是种植条件,他只能从描述中去了解。

“放心,土地越肥沃,产量越高,可是不能全种植这些粮种,需要搭配来,南方山地田少,田仍种水稻为主,可是山地可以种土豆,或者玉米和番薯。”

朱由检知道徐光启的意思,只是简单解释了一下离开了。

“徐大人,皇上是什么意思呀?”

“没事,以后你们就算我农业部下的人了,只不过以后你们配合其他人,一起将你们当地的情况记录下来。”

徐光启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这些老农经验丰富,可是客观条件也有限制,他们只是了解当地小部分环境。

其它仍需要徐光启努力。

至于留下来,除了配合农业部记录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外,还有就是将他们的种植经验等记录整理。

最后,这些人会被安排回地方,然后协同农业部的人一起合力尝试提高当地的农业产量。

以上就是农业部目前的主要目的。

朱由检回到朝堂上,孙传庭己经将殿试的试卷答案批阅完成,只等朱由检过目了。

一目十行,快速翻阅起来,只是西十份答案,因为有五个是农业部的人,加上不用每一份都细细阅读,所以看的很快。

“勉强能用,没几个是能入眼的,孙爱卿,你自己定名次吧,然后公布下去,这些人都到各个部门先学习试用吧,试用过了,放到地方上只能异地就职,不能在自己家乡。”

朱由检知道能有这些人己经不错了,毕竟他杀得太狠了,这个时候,有点能力和眼界的,根本不可能出自普通百姓。

都是读书人,或者寒门子弟。

倒是商人有不少人才,可以给商业部添砖加瓦。

“陛下,还是要您点出前三名的,毕竟这是最后一次殿试了。”

孙传庭有些无语的看着朱由检。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