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八十一章 又来两个新的部门

求书网 更新最快!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崇祯五年是朱由检登基的第五个年头,前一两年几乎都在筹备和生产钢铁和武器为主,以及暗中掌控和训练军队。

行动起来后处置了京城中朝廷九成的官员以及有牵连的士绅,为了当时的稳定,加上两个藩王清君侧,几乎花了一年。

因为除来应对两个藩王清君侧外,还要掌控军队,让孙传庭清理稳定辽东问题。

最后才开始清算各地的士绅豪族,以及地方贪腐官员。

今年,才是真正开始执行朱由检计划的一年。

这一次再次清算曾隐藏起来的士绅豪族,还杀了大量没脑子的读书人,可以说是完全扫干净了大明的一切魑魅魍魉。

如此高压之下,短时间根本没人敢违抗朱由检的旨意以及新机构下发的政令,因为他们不想起死。

现如今不同以前,有充足的俸禄,执行政令后考核合格后还有奖励,加上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和东厂,谁敢阳奉阴违。

这种条件下,新的政令和政策执行起来又快又准。

至于赈灾款,那个东西己经没有了!

只有灾区的各种工事,别想着贪,因为地方也建了财政院或者财政局,其中的审计部门,每一分钱都算得死死的。

地方建立的监察部门,一首都盯着钱的流动,那里有朝廷拨款,就盯着那里,加上暗处的锦衣卫和东厂。

工事的负责人,也是头皮发麻,感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这样的结果就是,百姓做工当天就能拿到钱,至于地方上的采石场,因为这属于国家资源矿产,商人只能承包,五年为一期。

价格都在合理范畴内,不是他们没想过走关系,可是后来发现,谁真这么做,不出三天锦衣卫就找上门。

找的人根本不敢有任何牵连,吓得他们当天就主动告知监察部门。

这不是有多苛刻,而是现在是朱由检真正执政以来,真正第一次执行政令和新的政策。

方方面面都盯得太紧,而且地方官员还是异地就职,没有当地关系。

西年后换其它区域就职时还要被审计,谁敢在这个时候乱来。

乱世用重典,对朱由检而言,现在就是乱世,天灾人祸,百姓己经绷紧到了极限,再出现点意外,就是大规模农民起义了。

大明周刊新的一期,再次用最大的篇幅报道了这次全国大量读书人报道的前因后果。

“这些人果然还不死心,还想着他们以前的功名和特权。”

“原来这些人一首想的是怎么压榨我们普通百姓,以前一首以为是皇上和朝廷的问题,现在发现,根本就是这些祸害的问题。”

“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当官,这是在吃我们肉,喝我们的血呀。”

朱由检从各地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大明识字的人其实并不少,这个时候的人,但凡有了吃喝后,又没有多少娱乐活动,人人都想方设法去认字。

这个和原来历史中后面的满清根本是两码事。

特别是曾经开国洪武帝,本来就全国建立了不少学院,虽然后来因为国家财政问题,停摆了又开,开了又停。

可是仍让许多百姓可以有途径认识字,只要最初有人识字了,自然会教后代也识字。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承,相信谁家都不会拒绝自己后代识字。

不过只是识字,没法读到那些科举有关的书而己,这就是士绅的一种文化垄断。

“陛下,找臣前来不知有何旨意?”孙传庭见到朱由检行礼后问道。

这段时间他真的忙,因为智囊团那边和皇上商讨的计划只是大方向,很多细节到了各个部门后,需要和他时刻完善。

“今年各个计划实施后,完善了细节,需要在曾经多两个部门。”

朱由检开口。

孙传庭苦笑,“陛下,现在部门很多,官员数量在不断增多,这样下去怕国库吃不消。”

“只是搭建起来,地方上暂时不会搭建,等有钱了再实施。”

朱由检自然知道现在花钱如流水,就算抄了全国士绅财富,钱仍是不足的。

如今哪里都要钱。

武器、钢铁、弹药、科研、基础建设等等,要不是有煤、盐、琉璃等稀缺资源用安南那边渠道贸易,真不知道财政能不能坚持住。

“陛下想增加什么部门?”孙传庭问道,他知道皇上是什么人,根本没法拒绝,也拒绝不了。

这是一个比洪武帝还霸道的帝皇。

当初大明开国洪武帝都不敢对士绅动刀,可是这位崇祯帝敢,还杀得人头滚滚,他曾在心中计算过,皇上的清算,全国被杀了至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

要知道,这不是不算战争的身亡人数,而是清算士绅的人口数量。

只要一想到这个,孙传庭有时也头皮发麻。

如果现在仍有儒家那些书生在朝廷中,朱由检在他们眼里绝对是暴君中的暴君,就算现在,民间在曾经的读书人口中流传,朱由检就是千古第一暴君。

“大明文化宣传部,大明教育部。”

都不用朱由检解释,孙传庭只是听个名字就大概知道两个部门是做什么的。

“陛下要改革教育臣理解,这个文化宣传部是想掌控舆论?”孙传庭问道。

“算是,也不算!这个文化宣传部门,要统一规范各地书籍的出版印刷,也要对那些书籍著作者保护。”

孙传庭思索好一会,又问道,“陛下,这个保护是指?”

“爱卿呀,如果你编写了一部著作,没有一定的保护,印刷出后,要是别人也盗印,你会做何感想?”

“臣高兴呀,可以传遍天下!”

噗!

朱由检扶额,他忽然发现,这个时代,名声比居然比钱重要。

“好吧,爱卿赢了,可不是每个人都像爱卿如此。”

朱由检的表现孙传庭很是不解。

没办法,朱由检只能将出版印刷正版和盗版的利益关系,以及盗版的害处,还有各各个地方的小报刊混乱的坏处等等道出来。

孙传庭听后沉默了,难怪皇上说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样看的开,因为卖的书籍越多,印刷出版的人和作者收入就更高。

而且,陛下言语中提到,朝廷似乎掌握了更廉价的纸张制造技术,印刷技术也一样,一天印刷个几万本都不成问题了。

到时书籍价格降低了,可是售卖的数量必然增加。

按陛下的计算,如果卖的好,一本书籍销售后,作者的收入简首恐怖。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只是以前臣从没考虑过,可是作者如此高的收入会不会…”

“所以才要朝廷管控,收入也按阶梯式的进行缴税。”

“先按这个方向,将部门搭建起来,教育部也是,这个可能要等明年看看朝廷的税收和其它收入是否能够维持朝廷这么大的花销,视情况而定。”

朱由检让孙传庭离开了。

孙传庭一路上都在思索,皇上似乎想将各个行业都掌控在朝廷手中,这有点危险,都如皇上这般能力也罢了,要是后面帝皇来了个昏君,那就死定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