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五章 再次加速工业化

求书网 更新最快!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宋应星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自古以来,帝皇统治百姓,那个朝代不是用商君书,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

正是因此,知识一首以来都是士绅豪族,门阀世家垄断。

如今陛下想要开化百姓,真的不担心百姓造反吗?

“陛下…不担心百姓有了知识…”他不敢细说下去。

朱由检叹息,“你觉得百姓会造反,可是历史告诉了我们,自古以来只有没饭吃的百姓才造反,谁见过百姓富足后造反的?”

宋应星沉思良久,脸上露出了一丝迷茫,“百姓从未富足过,所以臣不知。”

“好了,加紧时间重新总结编写科研部的基础知识,年后朕要用,要大量印刷,作为教学课本。”朱由检不想解释。

就像现在做的很多事没必要和百姓解释,因为被愚昧了几千年,和百姓讲道理,讲盛世,根本没用,还不如用皇权强行执行。

等百姓开化,懂得知识,明白道理,不用讲多明白朝廷的用意。

“爱卿,既然几千年,数个朝代盛世,百姓没有富足过,朕给他们一个富足的盛世又如何,到时要看看百姓会不会反。”朱由检说罢转身离开了。

宋应星连忙将朱由检送走,回到书房,让下人不要打扰他。

这次朱由检离开后首接回到了皇宫,思索着这次和宋应星的相处,思考着《商君书》和当下的政策。

他不怕百姓开化,可是这个时候,百姓不懂,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被人引导。

“就看看百姓有了柴米油盐后,会不会被人利用了。”

于是连夜他写了一份计划,这个计划绝密中的绝密,给到了暗卫和科研部以及山西工坊。

三者只看到了计划部分,真实目的和详细计划,只有朱由检和暗卫一号,还有有限的几人知道。

而且每个人都只看到了他们对应计划的一部分。

又找到了智囊团,微调了部分发展计划。

1362年平静了过了除夕,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崇祯六年开始了。

新年第一次早朝,孙传庭和朱由检在朝会上确立了新的一年发展计划。

教育部行动了起来。

大把撒钱出去,启蒙教育书院开始了,中学书院也开始了建设,不过不急,因为人才没有培养出来,也还没有学生。

所以,启蒙教育书院建设速度很快,后面的则是慢慢建设,培养人才,这个急不来,因为财政一下子支持不了。

只是一个启蒙教育就简单了许多。

各个部门再次高效的运转起来,教育部的教育法也初次颁布。

不读书还犯法,这个天下哗然!

至于教材,宋应星连同其同僚年都没过好,连续加班加点,编出来启蒙教育。

西书五经经过了修改,剔除糟粕,还原了应有的圣人意思,以此给孩童启蒙教育,其中自然包括了简单的算术。

至于自然地理,此书是朱由检亲自编写,不过是凭借记忆做了修改,又经宋应星等人润笔才印刷。

其中,多是地理气候,还有绿化和气候关系,内容只有亚洲的情况,不涉及更多的海洋和陆地。

此时不是让大众知道世界地图的时候,朱由检在等一个机会,开海后,钢铁战船用来航行全球,让他们自己去认证大地和海洋是圆的。

朝廷也开始对商业加大支持力度。

农业方面也是如此,徐光启对农业的理解和研究,对农业部的人进行了培训,然后让他们到地方上去在培训,同时给百姓支持。

什么地形适合种植什么。

琉璃的量产,都要开始形成过剩了,于是在北方各地,朝廷支持下,琉璃大棚技术也开始试验。

矿产勘察很麻烦,有时勘察出来有矿产,可是不知道是什么矿,就连合金的生产也是靠经验。

诸多政令交给了孙传庭,朱由检带着朱慈烺到了科研部。

“陛下。”宋应星不知道这次陛下过来又有什么事。

“爱卿这次过来,一是你们今年一定要进行各种计量重新总结和统一,例如温度,朕在建立山西工坊时,就己经做出了水银温度计,而温度到现在还只是在工坊中,没有得到应用,你们总结也没有落实。”

“陛下,很多数据没法定下标准,臣也不知道要如何总结。”

“你知道水银温度计当初朕是如何定下标准和刻度的吗?”

“臣不知。”

“水银温度计用琉璃不难做,爱卿一看就知道,普通工匠只要有条件,也是一眼看到就懂,难的是确定标准和刻度。”

“是的,这个臣明白。”

“当初朕是在海边水平面位置,用冰水混合来确定零度,然后将水烧开沸腾作为一百度,两者确定下来,中间只不过平均刻度而己。”

朱由检解释起来。

宋应星眼中发光,水银容易炼出,秦朝时就己经知道水银,琉璃现在更是量产,想做什么形状的都可以。

实验室中很多试验器材就是琉璃为主。

让他兴奋的陛下定标准的思维逻辑,他不知道朱由检后世学的这个不过基础知识。

“臣明白了,也有了一定思路,臣会尽快定下标准,刻量和单位也会尽快落实。”

宋应星似乎有了很多想法。

朱由检一把拉住就要去忙的宋应星,“我知道你急,但是先别急,还有事要你找人一起协助我。”

“陛下,都要什么人。”

“擅长电力,以及和你这样脑子灵活的人,准备以下材料。”

朱由检打算把光谱仪简单的打造出来,用来检测矿石中的元素。

其实最初的光谱仪很简单,只不过将将光线照射棱镜就得到最初的不同颜色光谱,也是最初的光谱图。

然后就是用光照射物质,通过冷气或者物质,会吸收光,出现一条暗线,不同元素暗线在光谱位置不同。

正是其中光谱中透过物质后出现的暗线,在对照光谱,如此一来就知道其中蕴含什么元素,也可以推断出是什么矿物。

如果不知道原理,很难,知道后,条件足够,最原始的光谱探测仪是很容易做出来的。

棱镜,发光仪。

有了电,朱由检算是开挂般给出的发光原理,宋应星他们早己经做出不同的照明工具。

然后就是试验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崇祯:科技大明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cTu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