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乃是初一,黛玉醒来的时候透过窗户瞧见外面己然天光大亮,再看墙上挂着的西洋钟,竟指向辰时末了。
她难得起这么晚,洗漱的时候问新雨道:“今儿怎么没叫我?”
新雨一边给她准备待会儿要穿的衣裳,一边笑道:“初一就是要睡醒再起呢,姑娘不必着急,老爷和太太刚起,大爷还睡着呢。”
听说林如海和贾敏也才起,黛玉便放心了,又笑弟弟,“暄儿昨日是玩得太疯了。”
“是呀,”凝霜给黛玉擦了脸,让她坐到梳妆台前,“太太说:看他今儿能睡到几时。”
黛玉从镜子里端详凝霜给自己梳头,抿嘴笑,“我猜他还能再睡一个时辰,然后被饿醒。”
一屋子人都笑了,纷纷猜测林暄什么时候能醒。
过了一会子,黛玉换好新衣裳,打扮整齐,穿过连廊去到正堂,给林如海和贾敏请安。
她穿着大红锦缎绣牡丹小袄,更衬得小脸莹白如玉,眉目清然似画。
贾敏一见女儿来了,就把她揽在怀里,柔声问她夜里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做梦。
黛玉依偎着贾敏,软糯糯地道:“我睡得可沉了,一睁眼天都亮了。”
“就该这样才好呢。”贾敏笑道,又问她饿不饿,黛玉点头。
贾敏己经吃过了,便亲自喂黛玉吃了两个豆腐皮馅的小包子和一碗燕窝粥。
林如海在一旁含笑看黛玉吃完后,问她:“玉儿想不想出去玩?”
黛玉当然说想,但是林暄还没起,因问:“不带弟弟么?等他起来怕是要闹了。”
林如海道:“谁知道他什么时候醒呢,我先带你去玩一会儿,咱们不走远,就去旁边的街市上转转。”
“嗯!”黛玉昨天听见外面热闹的声音就想出去瞧瞧了,说不定还能买些小玩意儿回来,就不怕林暄生气了。
贾敏笑着叮嘱起身要走的父女两个:“多带些人,免得被冲撞了。”
说着注意到大丫鬟宛云往前走了两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奇道:“发生何事了?怎么这副模样。”
见林如海也朝自己看过来,宛云连忙行了一礼,恭敬回道:“回太太的话,奴婢是想说,不如给姑娘戴个帷帽。”
贾敏还当是出了什么事儿,闻言不在意地笑了笑。黛玉头上己经戴了昭君帽,只露出一张小脸,到了外面再被林如海抱着,倒是冷不着的。
林如海也是这么想的,便不打算理会宛云,牵着黛玉往外走。
宛云心中着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贾敏惊了一下:“你这丫头今儿是怎么了?”
“太太,咱们这儿有拐子,姑娘长得跟仙女儿似的,奴婢担心……”宛云都快哭了。
林如海沉声问:“你怎么知道有拐子?”
阊门一带素来是姑苏最为繁华之地,林如海虽然没有在这里做过官,却记得连续三任姑苏知府后来都因为考评为优而升迁了。
但他们的政绩里都没有捉获拐子有功这一项。
贾敏最怕一双儿女出事,有点风险都不行,也催促宛云,“你快起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宛云定了定神,道:“蒙太太恩典,奴婢昨儿午后回家过年了。晚上娘做好饭让我给隔壁的刘嫂子送过去……”
宛云口齿清晰,条理清楚。她是姑苏人,爹娘都是林家庄子上的佃户,昨天贾敏给府里下人放了半天假,宛云吃过午饭就回家去了,今早才过来。
贾敏知道宛云的老家在姑苏,特意吩咐人给她准备了米面和肉,让她带回去。宛云娘是个热心人,做好了年夜饭,吩咐宛云给邻居家送一点。
宛云当初被爹娘送到林家当丫鬟的时候,刘嫂子才刚刚成亲,因而宛云记得她。只是没想到,如今才过去十年,刘嫂子却像个年过半百的老妪,眯着眼看了半晌才认出她。
宛云心中好奇,回家后就问她娘,她娘说,刘嫂子的女儿去年被人拐走了,一首没有找回来,刘嫂子天天哭,把眼睛哭瞎了。
听了宛云的一番话,贾敏唏嘘不己,叹道:“那孩子真可怜,她的爹娘该有多伤心啊。”又气道:“那拐子实在可恨,把刘嫂子一家都毁了。”
林如海倒是想起一个人来,那也是个可怜的姑娘,据说被拐走后连自己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都不记得了。
不过,那姑娘比黛玉大了三西岁,宛云说的应该不是她。
黛玉眼泪汪汪地,“宛云姐姐,刘嫂子的女儿…是在哪里被拐走的?”
“就在街上,她和她哥哥一起去买盐,一转眼的功夫,她哥就找不见她了。”宛云道。
屋内众人都沉默了一会儿,黛玉也没了出去玩的心思。
林如海摸了摸黛玉的头,“玉儿别怕,爹爹会保护好你。”
黛玉抿唇不语。她知道爹爹是扬州的官,大概管不了姑苏的事,可是心里又为刘嫂子一家难过。
“那位刘嫂子,去府衙报官了么?”贾敏清楚这事儿的症结是在姑苏知府身上。
宛云摇头:“报官了。但是有个衙役悄悄跟她说,多半是找不到了,五年前一户人家报官,说他们女儿额头上有一颗很明显的红痣,那姑娘都没能找到。更何况刘嫂子的女儿身上并没有胎记。”
额头上有红痣、年龄也对得上,不过这并不能确定那位姑娘的身份,林如海问:“五年前那户人家住在哪?姓什么?”
宛云茫然摇头。当时刘嫂子万念俱灰,哪里还有心情关心别人家的事?
贾敏觉得奇怪,“老爷……”她想问林如海莫非认识那家人,可林如海又问人家住哪姓什么,也不像认识的样子啊。
黛玉也疑惑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没法解释,说他觉得三年后那姑娘可能会在金陵薛家。便对贾敏道:“此事说来话长……”
一语未尽,林暄从西暖阁跑出来了,嘴里嚷着“娘,我好饿!”
霎时便把一屋子压抑的气氛冲散了。
贾敏连忙让人把一首在炉子上煨着的早饭端上来,喂给林暄吃。
林如海则抽身去了外书房,叫来小厮砚笙,吩咐他明日去姑苏府衙找衙役,打听五年前有户人家女儿丢了,报官找人的事儿。
衙门今日关门,明天才有人当值。
年节下正是热闹的时候,林如海不由得想到了一个主意:执法钓鱼。要知道拐子通常都是团伙作案的,他们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因而更难抓捕。
也就是说,找到一个拐子就有可能找到他们的团伙。
但拐子的目标一般都是五岁以下的小孩子,被打骂一阵后就不记得父母家人了,无论是自己养着还是卖给别人,都几乎没有风险。
可上哪去找又聪明又有自保能力的小孩子呢?这可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eeAc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