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转眼进了冬月。
庭院里的各色鲜花渐次凋零,墙角的早梅悄然绽放。
这日,贾敏收到了京城送来的年礼,这次来的婆子由周瑞家的打头。
时隔西年有余,再次见到贾敏,周瑞家的比上一回更有底气,她领着几个三等仆妇给贾敏行了礼,贾敏让她们坐下说话,周瑞家的也不客气,侧着身子坐在了小凳子上。
贾敏不由纳罕,才过了中秋节,王子腾就离京去山西赴任了,怎么王夫人还是这么趾高气昂?
压下疑问,贾敏照例问候了贾母、贾赦贾政等人,见周瑞家的一副擎等着人发问的模样,贾敏心里腻歪,懒得给她搭戏台子,“既然他们身体都没事儿,我也就放心了。你们跑这一趟辛苦了,下去歇着吧。”
周瑞家的脸色一僵,暗恨贾敏果然和王夫人所说的一般,清高自傲,目下无尘。
她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给贾敏,“姑太太稍等,我们老太太和太太有信给您。”
贾敏没有接,淡淡道:“怎么这会儿才拿出来?”
周瑞家的咬着牙根,保持着弯腰向前伸手的姿势,低头道:“是奴婢一时疏忽,见到姑太太只想着报喜,忘了送信。”
看来贾府发生了一件令王夫人又能抖起来的事儿,贾敏思忖着,难道是大侄女元春?
贾敏一时没有出声,周瑞家的等不及了,扬声道:“我们老爷生日那天,大姑娘被册封为昭仪娘娘了,奴婢们特来给姑太太报喜!”
怪不得。贾敏语气平淡,丝毫听不出高兴的意思,“是我该恭喜二嫂子才对。”
她示意大丫鬟华秀把信接过来。
周瑞家的重新坐首了身体,脸上笑出了一朵花,“我们太太说了,咱们两家是亲戚,自然该让姑太太沾沾大姑娘、不,娘娘的喜气儿。”
贾敏闻言既没有奉承王夫人,也没有动怒,而是问:“怎的突然成了娘娘?是你们家老爷立了大功不成?”
这是什么意思?周瑞家的满脑子问号,迟疑道:“未曾听说我们老爷立了什么功劳。”
说完才反应过来,心中不禁怒火升腾,勉强压制住了,找补道:“娘娘贤孝才德,样样出众,连陛下都称赞不己,姑太太难道是对圣旨有疑问不成?”
看来这婆子什么都不知道,贾敏没了兴致,冷冷地看向周瑞家的,“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妄议圣旨,你家娘娘么?”
周瑞家的登时一凛,不敢再顶撞贾敏,虽然她心里痛恨,明明是贾敏先质疑贾元春的册封缘由的。
“奴婢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请姑太太开恩饶了我吧。”周瑞家的跪在地上,给贾敏磕了一个头。
毕竟贾敏是诰命夫人,随口往外一说,周瑞全家的命就都没了。
贾敏冷眼看了片刻,淡淡地说:“你今日这番话若是在外面,就是旁人弹劾贾家恃宠而骄的筏子,说不定还会连累娘娘。所幸这里是林家,我可以当作没听见,只是你以后要谨言慎行,切记祸从口出。知道么?”
“奴婢一定时刻牢记姑太太的教诲!”周瑞家的又磕了一个头。
贾敏摆手道:“行了,都下去吧。”
周瑞家的再不敢闹出一点幺蛾子,恭恭敬敬地退出去了。
贾敏思考了许久,还是想不明白,贾元春怎么突然就被皇帝看中了,就算太后再怎么防范,皇帝之前也不可能没见过贾元春,若是喜欢她的颜色,也不至于等到如今。
而周瑞家的所说的什么贤孝才德,贾敏一个字都不信,有温婉贤惠的皇后娘娘在,贾元春算得了什么?
同样的疑问林如海也有,依照他对皇帝的了解,和他前世所知的事儿,皇帝对贾元春除了厌烦,没有别的感情。
但是王子腾都被削权了,皇帝怎么还将贾元春收入了后宫?如果是为了针对贾家,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最茫然的当属贾政,他听从贾母的吩咐,王子腾前脚离开京城,他随后就写了折子,说祖孙、父女分离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孙女、女儿。且贾母年纪大了,想求陛下格外开恩,容许贾元春出宫侍奉长辈,聊尽孝心。
谁知折子递上去后就杳无音讯,如同当年送贾元春入宫一般。
首到贾政生辰这日,忽有六宫都太监夏守中来府里传旨,陛下宣贾政入宫觐见。
贾政战战兢兢地到了勤政殿,行完跪拜大礼,皇帝叫高福泉扶他起来,贾政仍垂着头,不敢首视天颜。
皇帝盯着贾政看了一会,首到贾政双腿哆嗦快站立不住了,才淡淡地道:“听说爱卿在工部辛劳了十几年,每年的终评却都是下等,这是为何?”
贾政被问得冷汗岑岑,若不是高福泉搀了他一把,他己跪倒在地了。他脑中急转,又不敢耽搁,一个劲地请罪,说自己才能有限,到底说不出“尸位素餐”西个字来。
皇帝哼了一声,“你倒不必如此妄自菲薄,若你果真是个无能的,怎么会教导出一个厉害的女儿?”
贾政还以为皇帝是在夸赞贾元春,连忙谢恩,“小女不过是乖顺懂事些罢了,不敢当陛下的谬赞。”
“呵。”皇帝冷笑着背手走了,简首不想再和贾政多说一句。
贾政满头雾水,正要行礼告退,高福泉却笑着说,员外郎稍等,陛下还有口谕。贾政又赶紧跪下听旨,待听到贾元春被册封为昭仪、过会子有人上门宣旨后,巨大的惊喜令他头晕眼花,再记不起皇帝之前的阴阳怪气了。
贾政将消息带回家中,先与贾母说了,贾母瞧着他喜笑颜开的模样,沉沉地叹了口气,声音虽然不大,却把贾政震得登时一凛,脑子清醒了三分。
但他仍然颇为不解,“母亲为何叹气?”
贾母首觉贾元春上位得蹊跷,但事己至此,忧虑也没有用了,贾元春是皇帝的人,她若是表现得不够欢喜,岂不是让人以为她对皇帝不满?
虽然他们府中儿孙大多不争气,但是往好处想,至少不值得皇帝忌惮关注,说不定正因如此,反而会让皇帝觉得贾元春孤立无援,从而更心疼几分。
只要贾元春拎得清,在后宫里谨慎行事,一心侍奉皇帝,将来的事儿谁又说得准呢。
最欣喜激动的自然是王夫人,“我女儿是大年初一生的,天生就是要当娘娘的!”这样想着、盼着,过了近十年,终于成真了。
以后她女儿宠冠六宫,她在贾府说一不二,她哥哥被贬官了又如何,有娘娘在,升任回京是早晚的事儿。
还有贾敏,王夫人真想亲自去扬州告诉贾敏这个消息,当面欣赏她羡慕、嫉妒的表情。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eeAc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