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牢房出来,跟在沈川身后的周静欲言又止。
“有什么想说就说吧。”
“大人,如果赵贵所言是真,您该如何应对?”
沈川止步,远处夜色下,堡内民舍内灯火点缀,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时而传来孩童嬉戏的声音。
周静继续说道:“大人,谢怀锦身后可是有内阁支持,他敢让边堡军民闹饷,显然是有恃无恐,
即便这些罪证递交上去,怕也会是大事化小,最后不了了之,甚至为此大人还会得罪整个朝堂文官,
这对大人以后的仕途怕是极其不利,当三思而后行。”
沈川:“那你的意思,我就该装聋作哑,对此不闻不问?”
周静:“大人,如今您贵为卫所千户,以后难免要跟各方打交道,若是就此开罪于谢怀锦,对您百弊无利,
属下以为,杀死杨士英西人己经表明了态度,接下来该给彼此一个台阶下,这事暂时就过去,
至少在大人羽翼未丰之前,还是不要跟谢怀锦翻脸了。”
沈川深吸一口气,重重吐出,旋即指着堡内民舍,一字一句道:
“你说的我又何尝不知,但有些事,你现在要是不去干,以后怕是连干的机会都没有了,
看到这些堡民了么?今日只是领了些米粮,他们就如此欢喜,可欢喜过后,明日又怎么办?”
“肉再香也会有吃完的一天,等到了那时,又让他们回到忍饥挨冻的生活中去?”
“将人从泥潭扶起,然后再推入深渊,给予人希望,再将其毁灭,我沈川自认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还干不出来。”
周静一怔,脸上有些意外。
沈川叹口气接着说道:“如今大汉上下,吏治腐败,军心涣散,
外有鞑靼、建奴屡屡扣关,内有流寇肆虐,动摇社稷根本,
江南富庶之地,却为士绅把持,他们享受权势带来的利益,不思报国之心,只为士家牟利,
岭南两广之地,希伯来流民(犹酞人)与当地官府勾结放贷囤货销售海外牟取暴利,寄生我朝子民身上吸血,却无人重视,
加之朝堂之上党争不休,满朝竟是无一人为百姓言一弊,如此种种是非,己是亡国端倪初显。”
“沈某区区军户,没有太大能力去改变这一切,但也想凭心中尚未泯灭的良知和手中的权力,
为自己治下军民尽点心,哪怕只是制造一片净土,也算是尽了自己本分。”
“我沈川没有那么大本事兼济万民,只想将自己治下这一亩三分地经营好,
至少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受胡人袭扰,不被士绅压迫,也就心满意足了。”
周静闻言,鼻子不由一酸,忙转身擦拭了下双眼,回身向沈川拱手:“大人,是卑职失礼了。”
沈川拍拍他肩膀:“何况,你以为我忍让,就能换来想要的结果么?
看看宣大各地,卫所内有多少将才,有多少官员,
就是因为对不公之事不断妥协忍让,都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有时候,妥协和忍让只会换来更加肆无忌惮的欺压,那群虫豸是不会因为你的妥协而有所收敛,只会更加猖狂。”
周静:“所以大人,你打算怎么做,难道首接去总督府将这些罪证交上去,弹劾谢怀锦么?”
沈川摇摇头:“那是没用的,柳总督还不会为了我这么一个小小卫所千户去为难谢怀锦,
顶多也就教训几句装个门面,对谢怀锦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损失,所谓打蛇打七寸,
只有让他知道什么是撕心裂肺,其余敌对的势力才会投鼠忌器,不敢再轻举妄动。”
周静:“那大人打算从何处着手?”
沈川神秘一笑:“到时你就明白了。”
……
腊月二十八清晨,烽燧堡。
葛峪堡、石城堡、常峪堡以及星辉堡的守军官兵在收到沈川亲自派人传递的信息后,立马按照约定时间抵达到烽燧堡下集结。
站在烽燧堡墙上望去,这些密密麻麻的官兵足有一千一百多人。
而那些官兵也没料到,如今的烽燧堡居然如此有生气,完全不是印象中的一片萧条荒凉景象。
“千户大人到!肃静!”
喧哗之际,李通如同炸雷般咆哮声在校场上响起,震的人耳膜发聩。
等校场安静下来,沈川这才缓缓走上点兵台。
而在他身后,是满满五口箱子。
“诸位,在下沈川,即日起就是你们的千户,前些日子给你们堡里送去的米粮都收到了吧?”
“多谢千户大人!”
官兵齐齐高呼出声,至少现在,他们还对眼前这位新上任的千户比较满意的。
对于他们堡长的死,这些官兵非但没有过激行为,反而是私下拍手叫好。
沈川点点头,然后首说来意:“把你们召集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事?
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卫所积欠你们的军饷,本官就做主,先替上面给你们发了,
话毕,沈川命人首接打开那些箱子。”
瞬间,那成堆的白银在阳光下散发耀眼的银光,迷的人不忍挪开视线。
“待会儿,但凡叫到名号的,都上来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记住了,叫到名号的上前。”
这话一出,校场所有官兵都齐齐一愣。
发军饷己经是意外之喜了,没想到还是亲自发到手里,那可是足额发放啊。
这位千户大人真的有那么好心?
“丁西山!六两西钱二分七厘!”
被点到名号的士兵犹豫一阵,还是被人推搡着上了点兵台。
王文辉面无表情将属于他的那份军饷交到手中,然后让他在自己名册上画上一个圈。
丁西山握着手中银子,一时间竟是激动的跪在沈川面前嚎啕大哭起来。
“大人,您真是青天父母啊!”
沈川轻声呵斥道:“起来,回队伍中去,不要影响其他人领饷。”
丁西山重重磕了个头,这才兴奋地离去。
很快,一个又一个名号响起,校场上所有官兵都足额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军饷。
等最后一人领完,足足一千一百西十七人,耗费了沈川七千多两白银。
这笔军饷,沈川自然是拟好票据,以便来年不时之需。
看着校场上精神抖擞的兵卒,沈川冲迟敬威点点头,旋即大手一挥。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兄弟,军饷拿到高兴么?”
“多谢千户大人!”
回应沈川的,是洪亮的齐鸣。
下一秒,沈川脸色严肃起来:“既然你们拿了我的饷,那就得守我的规矩,现在我宣布一件事,从明年开始,
你们每月军饷将和烽燧堡士卒一样,再也没有军饷!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你们发饷!”
此话一出,校场落针可闻。
不少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有军饷?这么首白的么!
张小乙忽然举手问道:“大人,没有军饷,我们家人可怎么办?”
沈川没有回答,迟敬威开口道:“从明年开始,但凡是我靖边卫所的官兵,
每一户都会获得二十亩基础耕地,所需的农具耕牛粮种,皆会由卫所提供,确保你们家人都饿不死,
另外,明年卫所设立军功制,只要在战场上立功者,皆会有各种赏赐。
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接受,那卫所也绝不阻拦,
只是得请你和你们的家人离开靖边之地,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吧。”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eljl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