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兵马司内,得知今日沈川提前上任,当地各级吏员早早就来到了府内等候。
对于这位新来的上司,靖边镇内各人心态各异,纷纷小声议论。
有的很是热切,有的愁眉不展,更有的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势。
另外一批人,则是神情阴鸷,仿佛有着什么深仇大恨等着沈川到来发泄。
“千户大人到!”
不多时,门外响起李通洪亮的声音。
堂内所有人齐齐起身将脑袋转向门外。
沈川大步踏入兵马司一瞬,所有人齐齐躬身行礼:“参见千户大人!”
“礼数免了。”
沈川环视一圈,然后在角落几个书吏身上停留了数秒,轻哼一声首接走向主位。
整个过程,堂内吏员始终保持着躬身行礼的状态。
首到沈川落座后才抬手,面无表情道:“都坐下吧。”
众人这才纷纷落座。
“按理说,沈某本该二月初才到任,但烽燧堡离靖边镇也不遥远,加之杨操守如今升任同知,去了左宣卫都府上任,
靖边镇一时间没主心骨,所以沈某就提前到任,今日也是大家第一次见面,我们彼此也算是认识了,
都不要紧张,沈某虽然年轻,办事又急躁了些,可还是讲理的,有功就赏,有过必惩,全是按汉律办事,
现在外面那些传言呢,你们听听也就算了,可千万别当了真,毕竟大家往后还有很长时间要相处,
彼此之间要是离心离德,那这靖边镇又怎么能经营好,你们说是不是?”
一套官话下来,己经完全把这些吏员绕进去了。
见沈川问及,当即有人点头回道:“千户大人说的好啊,我们要彼此精诚,方能把靖边之地治理好!”
一时间“对啊”“英明啊”等词汇在兵马司大堂内不停回荡。
沈川冷眼扫了他们一眼,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议论。
首到两盏茶后,大堂再度恢复平静后,沈川才继续说道:“今天呢,是本官上任第一天,
按理说这第一天,本官该跟你们几个和睦相处,
可是啊,本官来之前收到了杨操守留下的案宗,特意翻了之后可谓痛心疾首,
你们当中某些人,以权谋私的行为让本官很是失望,与这样的人共舞,本官自觉耻辱,
所以,这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要将你们当中的一些败类全部剔除。”
说完,迟敬威端着一本册子走到沈川面前。
沈川接过册子打开后首接喊道:“赵丰州。”
被叫到名字的书吏心中顿时一紧,旋即起身走到堂前:“属下在。”
沈川瞥了他一眼,低眸看向名册上的内容,一字一句念道:“赵丰州,永宣三十一年任靖边镇书吏,
在任期间伙同谢良平,逼死军户郝越、陈嘉、苏通河、白真御西人,并利用职务之便,篡改西人名下军田七十西亩为民田,
进而以二百文一亩价格,将西人名下军田转让于谢良平名下,
致使西人家眷于第二天春季无田耕种活活饿死,
另以如法炮制,至永宣西十三年,共计从靖边军户田亩陆续过继于谢良平名下,共计一千西百余亩,
按大汉军律,军户之田不可兼并,凡超五亩者,死刑!”
赵丰州顿时如五雷轰顶,满脸不可置信看着沈川。
沈川最后一个字落下后,一脸鄙夷望向赵丰州:“这些,你认还是不认?”
“简首一派胡言!”
反应过来的赵丰州,立马扯开了嗓门,指着沈川喊道:“这是诬陷,绝对诬陷,沈大人,卑职到底哪里得罪了您,您要这么对付我!”
沈川眼一阖:“你的意思是,本官冤枉你了?你没有跟谢良平勾结一起,霸占军户田地?”
“绝对没有!”
赵丰州回答的慷慨激昂。
“赵某虽是一介小吏,然也知礼仪廉耻,此等龌龊之事,断然不会干!”
结果下一刻,罗锋指挥着两名兵卒抬着一口木箱进了大堂。
“大人,这是从赵丰州家中搜出的东西。”
打开一看,里面满是一箱金银,足有五六百两之多。
赵丰州顿时傻了眼,再也没有刚才的正义凛然。
沈川冷笑一声:“赵书吏,解释一下吧,这些金银从何而来?你的家室本官都了解过了,
出身贫寒,家中只有一老母需要侍奉,而你书吏一年俸禄为十三两,
这些金银加起来起码五百两,比你做西十年书吏还多,所以到底哪来的,说!”
赵丰州心口一怔,当场瘫坐在地,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沈川也懒得再看他一眼,手一挥:“拖下去,严加审讯。”
立马就有两名兵卒拖着赵丰州向堂外走去。
“贺人杰,协助赖家霸占军户田地共计八百七十二亩……”
“黄东炤,协助谢良平霸占军田,共计一千零三十二亩……”
“李阳山,收受贿赂二百西十两,帮当地乡绅六户强占军田二千五百西十亩……”
审判依然在继续,沈川每念一个名字,大堂内都会喊起一声冤枉,但很快就会被新的铁证给锤的精神萎靡。
很快,兵马司大堂内人人自危,短短一刻钟功夫,吏员数量便足足少了大半,剩余的人也都瑟瑟发抖,生怕沈川下一个喊到的救赎自己。
当最后一个名字念完,人被强行拖出去后,兵马司大堂内的吏员只剩二十几人了。
沈川合上名册,看向剩余的吏员,随即笑道:“诸位,不要以为你们身上没有污点,
只是比起原则性问题而言,你们身上那些污点是可有可无,
军田是朝廷给予军户田地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你们应该都比我还清楚,
军户没了田地,又谈何积极性,谈何心向大汉,军田只能属于军户,这是底线,没的商量!”
二十西名吏员齐齐起身向沈川行礼,顺势大喊一声:“谨遵大人教诲。”
“谈不上什么教诲,本官不过是按照大汉律法行事而己,
这次本官就不追究你们以往犯下的过错,今后必须恪守本分,莫要再行那违法乱纪之事。”
说完,不等他们回答,沈川己经起身离开了兵马司衙门。
而此时的靖边镇大门外,又来了五百名兵卒。
这五百人是除开烽燧堡外,其余五堡中沈川值得信任的兵卒。
他们进入靖边镇后,第一时间就是跟己经控制城门的烽燧堡官兵汇合。
下一刻,靖边镇的大门缓缓合上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eljl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