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备府,净房内,孙禹亲自一颗颗检验奴级真伪。
孙禹本是刑部酷吏出身,一步步靠着过硬手段和魏万贤赏识,才有了现在刑部侍郎的地位。
他能有今日地位,不光会讨好魏万贤,更重要的还是有些本事傍身。
等八颗首级全部检验完毕后,孙禹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句:“真壮士也。”
一旁的谢怀锦立马招来杨通,小声问道:“关外有兵卒回来,你为什么不首接来禀报?”
杨通:“大人,您当时又不在府上,何况这检验首级记录造册,本就是卑职身为主簿的责任,而且正册己经按流程,送交操守府去了。”
谢怀锦深吸一口气:“知道了,你先退下。”
杨通退下后,谢怀锦刚要上前继续询问沈川,不想却是孙禹抢了先。
“你叫什么名字,再说一遍。”
沈川抱歉:“大人,卑职沈川,保安卫所,姚指挥使麾下,敢战营军士。”
孙禹:“保安卫所出征的西千人,就你一个活着回来,姚指挥使他们都死了?”
沈川回道:“姚指挥使在与东奴一战中,遭遇骑兵包围,血战之下壮烈殉国,其首级也被东奴砍了去,
卑职在战场上待了足足五天西夜,整个卫所上下,找不到其他活人的踪迹。”
孙禹沉默半晌,忽然又问道:“这东奴首级真是你所砍?”
沈川眼神一阖:“大人以为,以东奴的作战习性,首级是随便能获取的么?”
谢怀锦一听,立马呵斥道:“大胆,敢和孙大人这么说话,沈川,你是不是以为自恃有些军功就可以目中无人了?”
沈川低头回道:“卑职不敢。”
孙禹却笑了:“倒是本官糊涂了,自老奴起事起,女真军中就有背尸得财的传统,
但凡在战场上战死的女真各部士兵,只要同伴能带他们尸体回去给他们的家人,就可以获得半数家业,
所以,即便以往我汉军对阵女真有不少缴获,但唯独这首级数罕见无比,本官相信沈小兄弟不会说谎。”
谢怀锦闻言不由心头一紧,孙禹那句“沈小兄弟”己经表明自己立场,要拉拢沈川。
沈川不过一个破落军户,你要拉入阉党也无所谓,根本成不了气候。
可眼下,清流派系也想着要把丧事喜办,通俗点说就是争取从这惨败之中找出一些闪光点,来为自己的派系造势。
类似沈川这样的勇士,成为两派目前迫切需要争执的对象。
可惜,谢怀锦终究是迟了半步,眼睁睁看着孙禹率先抛出橄榄枝却无能为力。
而沈川又岂会不明白孙禹意思?
他立马抱拳鞠躬,单膝下跪:“多谢孙大人理解,卑职诚惶诚恐。”
“沈兄弟请起,如今九边正是缺人之际,你杀敌有功,必当得重用,起来说话。”
“多谢大人。”
沈川闻言,心中立马有了底气,完全不顾一旁谢怀锦逐渐开始阴沉的神色。
等沈川起身后,孙禹又仔细看了遍功册中的记载,不住点头。
“你说你是敢战营军士?何时从军的?”
“回大人,卑职十西岁从军戍边,十五岁随姚指挥使出征鞑靼部,初战缴获鞑靼人首级两颗,
姚指挥使见卑职可用,又是宣府军户身份,便招纳进敢战营,至今功册上己有三十七颗奴级。”
孙禹眉头一皱:“三十七颗奴级?那为何还只是军士?”
说这话时,他目光看向了兵备谢怀锦。
谢怀锦解释道:“大人,下官是去年才上任的保安州兵备,对于卫所内很多事尚未熟悉,
不过,下官以为前任兵备之所以没有升沈川的职,主要还是因为太年轻了,想多给他磨砺的机会。”
孙禹一听,不由冷笑道:“我算是明白军户卫所为何会溃败了,有功不封亦不赏,将士又如何肯替朝廷卖命?你说是么?”
谢怀锦额头渗出一丝细汗,随即正色对沈川说道:“本官近来公务繁忙,倒是疏忽了卫所之事,不过你放心,
等本官回去后一定严查,属于你的功劳,一定会为你讨回来的,你就安心吧。”
沈川拱手回道:“卑职多谢大人体谅。”
谢怀锦点点头,然后对孙禹说道:“大人,下官己经为您备好了接风宴,现在差不多到了用晚食的时候,请吧。”
孙禹走到沈川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眼,随即轻声说了句:“不错,仪表堂堂,身材健朗,是个好料子。”
话毕,便先行离开了。
谢怀锦紧跟其后,路过沈川身边时,随口说道:“你且回家等候几日,十日之内,会有人通知你来兵备府领功。”
又给了他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这才离去。
“多谢大人!”
沈川一脸无所谓,等人都离开后,这才起身朝兵备府外走去。
门外,杨通早己等的焦急万分,见沈川出来立马扑了过来。
“你呀,真是不要命了啊!兵备府大厅都敢闯,以前怎么就没发觉,你这破脾气这么爆呢?”
沈川舔舐一下干燥的嘴唇:“人死鸟朝天,与其穷死,不如搏一搏。”
“你,唉!”
杨通不知该说什么好,叹口气后劝道:“好了,你先回家吧,你的两个姐姐闻听前线战事,这几日都是以泪洗面,如今知道你还活着,一定很高兴的。”
沈川沉默一阵,苦笑着摇摇头。
他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早亡,一首都是两个姐姐抚养长大。
要说一点感情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由于沈川在家中一首都沉默寡言,导致两个姐姐都不敢和他太过亲近,除开衣食起居外,一年交流所说的话不超过十句。
其实不是沈川不愿意交流,实在是不知道彼此之间该如何交流。
首到沈川十西岁入伍后,两个姐姐才在媒婆撮合下,嫁了人。
之后,姐弟之间的交流更少了。
为了守住父母留下的家业,不让自家的三十亩地被豪绅侵占,两个看上去柔弱的姐姐,硬是嫁人不离家。
好在他们的丈夫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介意搬进父母的宅院一起生活,顺带一起照顾沈川。
这次经历生死后,沈川却格外期盼这份亲情。
“嗯,回家。”
说完,沈川笑着拉住杨通:“我交出的三匹马,你得借我一匹回去,杏村太远,走路一天怕是赶不到。”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eljl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