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璃带着婚书回到验尸阁时,门牌背面的字迹仍在发烫。那行“温茶等你”的墨迹正渗出金红汁液,顺着门牌边缘滴在解剖台上,凝成细小的桂花形状——三百年前她在永和宫亲手种的那株金桂,花瓣纹路竟与这血痕分毫不差。
“是陛下的‘忆魂香’。”考古队老教授捻起一片血痕凝成的桂花,指尖刚触到,验尸阁的通风口突然飘出桂香,“1725年你假死那日,他在暖阁焚了整炉桂香,说要让香气顺着时空裂隙,记着你的味道。”
话音未落,婚书突然自行翻开。笺页空白处浮出暖阁的景象:雍正正坐在紫檀木桌前,手边摆着两碟桂花糕,碟沿的龙纹与验尸阁的解剖台纹路重叠。他执笔在婚书角落补写的“待”字,笔尖的龙血滴在纸上,竟穿透时空,落在姜璃摊开的掌心——血珠炸开时,她突然想起那年雪夜,他也是这样在暖阁等她验尸归来,炉上的茶腾着白汽,糕碟里的桂花还沾着新采的露水。
天机仪突然发出蜂鸣,屏幕上的星图坐标正被桂香染成金红。坐标尽头标注着“雍和宫东暖阁”,图旁跳出一行小字:“1725年桂花开时,藏有‘忆魂石’。”姜璃握紧门牌的刹那,门牌突然射出红光,在墙面上投出暖阁的剖面图——东墙第三块砖后,嵌着枚与婚书同质的红笺,笺角露出半行字:“以桂香为引,唤逆星归……”
“忆魂石能显三百年前的真影!”老教授的银链指向屏幕,链端的听息蛊突然振翅,翅尖扫过的星图浮现出玄虚子的残咒,“他当年在暖阁埋了‘断忆蛊’,想让陛下忘了你,还好……”
话未说完,姜璃己攥着婚书冲出验尸阁。抵达雍和宫东暖阁时,夕阳正透过雕花木窗,在地面投出与记忆中相同的光斑。她按门牌红光的指引,抠开第三块墙砖——砖后藏着个青瓷罐,罐口封着的红笺正是墙面上显影的那半张,完整的字句是:“以桂香为引,唤逆星归位时,暖阁的茶总温着。”
打开瓷罐的瞬间,桂香突然浓得化不开。罐底铺着的不是忆魂石,而是半块桂花糕,糕上的龙纹印泥未干般,与婚书上的“囍”字形成闭环。糕旁压着枚银质茶则,刻着“璃心”二字,茶则内侧的龙血刻痕里,嵌着极小的星砂,在光中流转如星河。
“是陛下常用来给你分茶的那只。”老教授的声音带着颤,“你看茶则的磨损处,和你实验室那把验尸刀的握痕完全吻合——他早把你的习惯刻进日常里了。”
姜璃指尖抚过茶则的刻痕,婚书突然卷起血浪。浪头中浮出1725年的暖阁:雍正正用这只茶则分茶,窗外的金桂落了他满肩,他却只顾盯着桌对面的空位,低声念着“桂花糕要趁热吃”。血浪退去时,茶则突然发烫,内侧的星砂聚成雍正的侧影,他抬手点向暖阁的横梁——那里藏着个锦盒,盒面绣着与她现代围巾同款的菊纹。
锦盒里是半块玉佩,与归位台的玉印残片正好拼成整圆。玉佩内侧刻着“1725.10.15”,正是那年桂花开得最盛的日子,旁边的小字是:“今日采桂时,见枝头凝露如你验尸时滴的血,便知你终会归。”
天机仪的提示音从手机传来,屏幕上的星图己完全清晰:暖阁的桂树、验尸阁的门牌、归位台的玉印,正通过龙血与逆星血连成“相思链”。链尾指向太和殿的金井,那里浮出雍正的最后密语:“桂香飘三百年,够你循着味找到我了。待你集齐玉佩,暖阁的茶就……”
密语未毕,茶则突然爆出金光。姜璃望见时空裂隙里,雍正正提着食盒走向暖阁,食盒里的桂花糕冒着热气,他回头时的笑穿过三百年光阴,落在她掌心的玉佩上——玉佩突然裂开细纹,渗出的龙血在验尸阁的地砖上,画出暖阁的门牌号:“坤宁宫东暖阁,第三间。”
她握紧玉佩的刹那,闻见验尸阁的通风口又飘来桂香。这次的香气里,混着熟悉的茶气——像极了三百年前那个雪夜,他在暖阁给她温的那壶雨前龙井。老教授望着屏幕上新显的星轨,轻声道:“看,星子快连成线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jjKw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