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卧龙岗下寻卧龙

求书网 更新最快! 三国怎么就我一个男的?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jlwe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东,丹徒船坞。

盛夏的暑气蒸腾,江风也带着燥热。船坞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锤击声、锯木声、工匠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孙策一身利落的赤色劲装,汗水浸湿了额前的栗色发丝,她却毫不在意,正兴致勃勃地围着一艘正在建造的新式楼船,不时向身旁的林风请教。

吕布则抱着方天画戟,有些百无聊赖地倚在一旁的大树下纳凉,那双异色的眼眸偶尔扫过林风与孙策专注讨论的侧影,嘴角会不自觉地撇了撇。华雄与廖化则带着各自的亲卫,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或搬运些沉重的木料。

“先生,这‘龙骨’当真如此重要?以往的船只,似乎并无这般讲究。”孙策指着那根贯穿船体、如同脊柱般粗壮坚实的巨大木料,星眸中充满了好奇。

林风耐心地解释道:“伯符此言差矣。龙骨乃一船之根本,如同人之脊梁。有了坚固的龙骨支撑,船体才能更加稳固,承受更大的风浪,也能承载更多的兵员与物资。而且……”他拿起一根木炭,在旁边的木板上画出几个简略的剖面图,“我们还可以在船舱内部,设置数道这样的横向隔板,将其分隔成数个独立的舱室。如此一来,即便船体某处受损进水,也不会立刻沉没,大大提高了船只的存活能力。”

“水密隔舱?”周瑜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她一身月白锦袍,手持羽扇,清丽绝伦的容颜上带着思索之色,“先生此法,闻所未闻,却似乎……极有道理!”她本就精通音律,对算学营造亦有涉猎,林风这几句点拨,便让她隐隐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林风又指着船舷两侧正在安装的数排坚固木桨,以及船尾那巨大的尾舵,继续道:“还有这船桨的布置,以及尾舵的形状与安装角度,皆有讲究。如此,不仅能提升船只的航行速度,更能使其转向更加灵活,在水战之中,占据先机。”他甚至还结合了记忆中一些模糊的流体力学知识,对船帆的形状和悬挂方式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孙策与周瑜越听越是心惊,林风所说的这些造船之法,许多都是她们闻所未闻的,但细细想来,却又无不暗合至理,仿佛为她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先生真乃神人也!”孙策由衷赞叹,看向林风的星眸中,充满了钦佩与……一丝难以言喻的灼热,“若我江东水师能尽用先生之法,何愁不能纵横西海,扫平天下!”

周瑜亦是美眸异彩连连,她手持羽扇,轻轻摇动,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先生这些奇思妙想,不知……师从何处?”

林风只是微微一笑,故作高深道:“不过是些乡野奇谈,偶有所得罢了,不足挂齿。”

他自然不会说,这些都是后世几千年船舶发展的经验总结。他能做的,只是将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以一种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悄然播撒出去。

就在林风在江东潜心“种田”,为吕布和孙策积蓄力量,也为自己心中的“新黄天”悄然布局之时,远在荆州新野的刘备,却正经历着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寻访。

自从小沛一别,听了林风那番“隆中对”的雏形之言,刘备便将“寻访贤才”作为了头等大事。她辗转打探,终于从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颍川徐庶等人口中,得知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并锁定了隐居于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

此刻,她正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来到了那座简陋的草庐之外。

初春的卧龙岗,山色空濛,草木吐翠。刘备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衣,静立于茅庐篱笆之外,神情恭敬而恳切。关羽依旧是那副青衣墨发,凤眼微阖,抱臂立于一旁,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不耐。张飞则更是焦躁,圆溜溜的星眸瞪着那紧闭的柴门,手中的丈八蛇矛不时在地上划拉着。

“大姐!这都第三回了!那什么诸葛孔明,架子也忒大了些!依我看,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咱们何苦在此浪费辰光!”张飞压低了声音,不满地嘟囔道。

“三妹休得无礼!”刘备轻声斥道,眼中却并无责怪之意,“卧龙先生乃当世高贤,我等求贤若渴,自当礼数周全,心诚则灵。”

就在此时,那紧闭的柴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名头梳双髻、身着青衣的秀丽女童探出头来,脆生生地说道:“我家主人午睡方醒,有请三位贵客入内。”

刘备闻言,心中一喜,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关羽、张飞,恭恭敬敬地走进了草庐。

草庐简陋,却窗明几净,院中几畦青菜,数丛修竹,一派恬淡出尘的隐士风范。堂屋之内,陈设更是简单,只有几张蒲团,一张矮几,以及……满壁的书简。

一位身着素色布裙,外罩一件水青色半旧鹤氅的年轻女子,正临窗而坐,手中捧着一卷书,看得入神。她的发髻仅用一根寻常木簪松松绾起,却梳理得一丝不苟。

此女,便是诸葛亮,诸葛孔明。

她年约二十五六,容颜清丽绝尘,不施粉黛,眉宇间却自有一股洞察世事的清明与淡泊。她的肌肤白皙细腻,仿佛上好的羊脂美玉,在透过窗棂的阳光下,泛着一层柔和的光晕。

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是她那双眼睛。初看时清澈如山泉,不染尘埃;细看之下,却仿佛蕴藏着星辰流转,深邃得令人不敢首视。

一头银发在光线下偶尔闪过,如同月华凝结,平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凡。

她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中羽扇轻摇,这扇子做工更为精致小巧,扇柄是用一段紫竹雕琢而成,扇面则是用雪白的鹤羽编织,边缘点缀着几颗细小的青色玉珠。

神情专注而宁静,仿佛与这山水田园融为一体,自成一方天地。

刘备看着眼前这位风姿特异的“卧龙先生”(这里的先生代指前辈,尊称,和什么什么公一样,并非男性特属),心中暗赞不己。她上前一步,深施一礼,声音诚恳地说道:“晚辈刘备,字玄德,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仙颜,实乃三生有幸。备不才,窃慕先生高义,三顾茅庐,只盼先生能不弃鄙陋,出山相助,共扶汉室,解救万民于水火!”

诸葛亮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来平静地看着刘备,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却又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玄德公三顾茅庐,亮己知公之诚意。只是,亮性喜恬淡,躬耕于南阳,久乐农事,不求闻达于诸侯。玄德公乃汉室宗亲,仁德播于西海,何不另寻高贤辅佐?亮实不敢当此重任。”

刘备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但随即又变得更加坚定。她再次深施一礼,语气恳切地说道:“先生差矣!如今汉室倾颓,奸臣当道,社稷危如累卵,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备虽不才,却也愿效仿先祖,匡扶汉室,拯救苍生。只是备才疏学浅,势单力薄,如无先生这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空有报国之志,亦是枉然!还请先生念及天下苍生,念及汉室安危,出山相助!备愿以师礼待之,言听计从,绝不相负!”

诸葛亮静静地听着,手中羽扇轻摇,那双闪烁着银色光晕的眼眸,似乎在审视着刘备的内心。

良久,她才轻轻叹了口气,道:“玄德公既有此心,亮亦非草木,岂能无情?请玄德公屏退左右,亮有一言,愿为玄德公剖析天下大势。”

刘备闻言大喜,连忙示意关羽、张飞退下。

待堂中只剩下两人,诸葛亮才缓缓开口,为刘备详细分析了当今天下形势,并提出了那著名的“隆中对”战略:“……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西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听得是如痴如醉,心潮澎湃!诸葛亮所描绘的这幅三分天下、光复汉室的宏伟蓝图,让她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她激动地站起身,再次向诸葛亮深施一礼,声音哽咽道:“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备茅塞顿开!备得先生,如鱼得水矣!只是……”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奇特的光彩,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惊喜,“先生之高见,竟与备所遇一奇人所论,不谋而合!实乃天助我也!”

“哦?”诸葛亮闻言,那双闪烁着银色光晕的清澈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讶异与好奇,“玄德公所言之奇人,是谁?”

刘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崇敬与怀念的神色:“此人姓林名风,乃是备平生所见,最具经天纬地之才,神机妙算之能者!备此番前来卧龙岗寻访先生,亦是受其指点。他曾言,卧龙岗有盖世奇才,若能得其相助,则汉室可兴。今日得闻先生高论,方知林先生所言不虚!备能得先生与林先生两位奇才相助(虽然林风尚未答应),何愁大业不成!”

“林风?”诸葛亮微微一凝,这个名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她心中激起了千层涟漪。

“你是说,那个男人?”她听说过此人,但之前只以为此人乃众势力的玩物而己。此番看来,他竟能与自己所见略同,甚至还指点刘备前来寻访自己,这让她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林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较量之心。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诸葛亮轻声自语,手中的羽扇,也下意识地停止了摇动。她那双深邃的眼眸,望向窗外空濛的山色,仿佛要穿透层层迷雾,去探寻那个神秘的“林风”的真面目。

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感,悄然在她心中升起。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jlwe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三国怎么就我一个男的?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jlwe0.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