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试卷与笔记之间飞速流逝。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从早自习的语文英语,到上午的政史地,下午的数学,晚上的自习和各科答疑,时间被切割成无数个小块,每一块都被学习填满。
老师们也仿佛上紧了发条。吴昕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找几个同学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压力。
其他各科老师也不甘落后,数学老师陈老师会在课间把吴桐叫到办公室,单独给他讲解一道难度较大的圆锥曲线题;历史老师李老师则会把秦慧儿拉到一边,针对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强化;
英语老师王老师,一个活泼的年轻女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英语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暂时忘却了疲惫。
“吴桐,这道题的辅助线做法,你再想想,有没有更简洁的思路?”陈老师指着试卷上的一道压轴题,耐心地引导着。
吴桐盯着题目,眉头紧锁,手指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陈老师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时不时递给他一块橡皮。
“嗯……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参数方程?”吴桐忽然眼前一亮。
“对!就是这个方向!”陈老师露出赞许的笑容,“你看,这样是不是就把复杂的几何关系转化为代数运算了?思路很清晰,就是计算量稍微大了点,要细心。”
“谢谢陈老师!”吴桐恍然大悟,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另一边,秦慧儿正在历史老师的办公室里。“慧儿啊,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你要放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去理解,不能孤立地记知识点。”
李老师指着教材上的图表,“你看,这是列强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府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秦慧儿认真地听着,手里的笔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李老师讲完后,又递给她一本自己整理的专题资料:“这个你拿去看看,里面有一些拓展的内容和典型例题,对你会有帮助的。”
“谢谢李老师!”秦慧儿接过资料,心里暖暖的。老师们的关怀和鼓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除了老师,同学们之间也互相扶持。曾子翔虽然成绩一般,但他总是能在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带来欢乐。
“嘿,大伙儿看我发现了什么!”一次自习课中间的休息时间,曾子翔神秘兮兮地从书包里掏出一个东西,举得高高的。
大家好奇地看过去,发现是一个包装简陋的小本子。
“这是什么?”王武问道。
“嘿嘿,”曾子翔得意地笑了笑,翻开本子,“这是我昨天回家路上,在一个旧书摊淘到的‘解压秘籍’!里面全是冷笑话和脑筋急转弯,保证让你们笑到忘记烦恼!”
“切,我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刘青青撇了撇嘴,但脸上也带着笑意。
“来一个,来一个!”有同学起哄。
“好嘞!听着啊——”曾子翔清了清嗓子,“问:为什么数学书总是很忧郁?”
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回答。
“因为它有太多的问题!”曾子翔大声公布答案,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
教室里先是安静了一秒,然后爆发出一阵哄笑。连一首埋头做题的秦慧儿和吴桐也忍不住抬起头,嘴角勾起了笑容。
“哈哈哈,这个够冷!”王武笑着说,“再来一个!”
“行,再给你们来个狠的——”曾子翔翻了翻本子,“问:为什么物理学家总去理发店?”
“为什么?”
“因为他想梳理自己的思路!”
“噗——”这次连平时比较严肃的几个同学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笑声过后,大家感觉紧绷的神经确实放松了不少。曾子翔见状,收起本子:“好了好了,解压时间结束,都赶紧做题吧,不然吴昕老师来了该骂我带坏风气了。”
大家笑着摇摇头,又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但脸上的疲惫似乎减轻了一些。
吴桐看着曾子翔,心里很是感激。这个家伙,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总是能用他独特的方式,给大家带来温暖和力量。
旁边的秦慧儿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转过头,对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吴桐心中的些许焦虑。他也回以一个微笑,然后两人默契地低下头,继续在题海中遨游。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清北大学。吴桐对清北的经济学很感兴趣,而秦慧儿只是想陪吴桐一起去清北。至于专业,无所谓啦。
高三的自习课,是难得的可以自主安排时间的“奢侈”时光。但这“奢侈”往往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毕竟,每一分钟都显得弥足珍贵。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紧张的氛围里,也总会有一些小小的“插曲”,成为枯燥学习生活中的调味剂。
某个周五的晚自习,教室里只开了一半的灯,光线有些昏暗,更添了几分静谧。大部分同学都在埋头苦干,只有偶尔响起的翻书声和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吴桐正在攻克一道复杂的政治主观题,分析一个经济现象的成因和影响。他写了又划,划了又写,眉头紧锁,显得有些烦躁。
坐在旁边的秦慧儿注意到了他的不对劲,轻轻推了推他的胳膊,递过去一张纸条:“怎么了?卡住了?”
吴桐接过纸条,在上面写道:“嗯,这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总是写不全,感觉知识点都知道,但就是组织不好语言。”
秦慧儿看了看,想了想,也在纸条上回复:“试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写?宏观上国家经济结构优化,中观上产业升级,微观上企业和消费者……然后再结合材料里的具体案例。”
吴桐看着纸条,茅塞顿开,对着秦慧儿竖起了大拇指。秦慧儿回了个“加油”的表情,便又转过头去看自己的英语阅读。
这样的纸条交流,是他们在自习课上常用的沟通方式,既不打扰别人,又能及时给予对方帮助和鼓励。
坐在前排的曾子翔显然没有这么“安分”。他己经对着一道数学选择题发呆了,他对着一道数学选择题发呆了快十分钟,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无数个圈圈,就是没什么头绪。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uTuu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