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章:裴薛归巢与新的‘磨刀石’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Ku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长安城东,春明门。

日头刚爬上城垛,青石板铺就的官道就被喧嚣的人声马蹄踏得滚烫。

乌泱泱的人群挤在城门内外,踮着脚,伸长了脖子,活像一群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

铺子里的掌柜伙计、挑担的货郎、摇着蒲扇的闲汉,甚至大姑娘小媳妇,都挤在这条道儿上,就为瞧一眼那传说中的“白衣破阵”和“少年老成”。

“来了来了!快看!”

眼尖的一声吆喝,人群嗡地一下炸开了锅。

官道尽头,烟尘微扬。

一队风尘仆仆却甲胄鲜明、精神抖擞的骑士缓缓行来。

为首两人,一个魁梧如山,穿着洗得发白、肘部还打着个不起眼补丁的旧布袍,跨下那匹神骏的青骢马,衬得他愈发英武不凡。

另一个身姿挺拔,面容沉静,一身青色的文官常服纤尘不染,眼神清亮得如同渭河初融的春水。

“那就是薛仁贵!天爷!看着就吓人!那胳膊,怕不比俺家顶门杠细!”

“旁边那个俊后生就是裴行俭?啧啧,看着斯斯文文,听说在漠北算粮草比算盘珠子还精!连突厥人啥时候拉屎都能算出来?”

“胡咧咧!人家那叫运筹帷幄!懂不?卫国公都夸的!”

“嘿,瞧那白袍子!听说就是这身行头,单枪匹马冲进突厥大营,把那个啥啥王爷给生擒活捉了?真他娘的带劲!”

“可不!陛下金口玉言,‘白衣破阵,勇冠三军’!听听!这得多大的荣耀!”

“裴主事看着可真年轻…这以后前途无量啊!”

议论声、赞叹声、甚至还有胆大的小娘子掷出的香囊手帕,如同雨点般朝着队伍落下。

薛仁贵那古铜色的脸庞绷得紧紧的,努力维持着严肃,可耳根子却不受控制地泛红,蒲扇般的大手攥着缰绳,指节都发白了,仿佛比冲阵杀敌还紧张。

他瓮声瓮气地嘀咕:“裴,裴兄弟,这阵仗比颉利的骑兵冲锋还吓人”

旁边的裴行俭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声音压得极低:“薛兄,挺首腰杆,目视前方。你现在可是陛下亲封的‘虎驹’,长安城百姓心里的英雄。绷住了,别露怯,露怯就输了阵势。”

薛仁贵闻言,深吸一口气,胸膛猛地一挺,下巴抬得更高了些,那股子沙场淬炼出的彪悍气势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倒是引得人群又是一阵更大的喝彩。

东宫,显德殿。

殿内焚着淡淡的龙涎香,驱散了初夏午后的一丝燥意。

李承乾并未端坐主位,而是随意地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貔貅镇纸,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玄色的太子常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听到殿外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嘴角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

“臣薛仁贵(裴行俭),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两人并肩而入,甲胄摩擦与衣袂翻飞之声后,是整齐划一、中气十足的行礼声。

“免礼!快起来!”

李承乾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亲近和喜悦,他放下镇纸,起身亲自上前,一手一个,虚扶起二人。

目光在薛仁贵那依旧带着漠北风霜痕迹却更显刚毅的脸上,和在裴行俭那双更加沉静深邃的眼眸中停留片刻,朗声笑道:“好!好一个‘白衣破阵’!好一个‘少年老成’!孤在长安,听着你们的捷报,看着父皇的嘉奖,与有荣焉!这杯庆功酒,孤可是等了你们许久!”

他拍了拍手,早有内侍端着金盘上前,盘中三只晶莹剔透的琉璃杯,盛满了琥珀色的美酒。

“谢殿下!”

薛仁贵和裴行俭接过酒杯,心中俱是一暖。

太子殿下亲自斟酒相迎,这份殊荣,远胜朝堂上的金玉赏赐。

三人对饮而尽。

酒是上好的西域葡萄酿,入口醇厚甘冽。

薛仁贵咂摸了一下嘴,很实诚地赞了句:“好酒!比漠北那能冻掉牙的烧刀子强多了!”

裴行俭则只是微微颔首,姿态恭谨,眼神却飞快地扫过殿内侍立的几个陌生面孔的内侍。

李承乾捕捉到裴行俭那一闪而过的细微审视,眼中笑意更深,挥手屏退了殿内所有侍从,只留下心腹小贵子在门口守着。

殿门合拢,殿内的光线似乎也随之暗了几分,气氛瞬间变得沉凝而私密。

“坐。”

李承乾率先坐回软榻,指了指旁边的锦墩。

待薛、裴二人落座,他脸上的笑容敛去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世事的锐利和沉静。

“漠北的仗,打得漂亮。李帅运筹帷幄,将士用命,你们二人更是锋芒毕露,为孤,为东宫,挣足了脸面。”

他语气诚挚,话锋却随即一转,变得如同淬火的精铁,冰冷而坚硬: “但漠北的仗打完了,长安的‘仗’,才刚开始。侯君集是倒了,尸体都凉透了。可你们真以为,陇右那棵盘踞了几十年的大树,会因为他一个人的死,就轰然倒塌,连根拔起吗?”

薛仁贵眉头一拧,瓮声道:“殿下是说还有余孽?敢跳出来,俺老薛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当夜壶!”

他这话说得杀气腾腾,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首率和狠厉。

裴行俭则沉吟片刻,接口道:“殿下明鉴。侯君集虽死,其门生故吏遍布陇右军镇、朝堂各部,盘根错节。明面上噤若寒蝉,暗地里同气连枝者,恐怕不在少数。这些人,便是新的‘磨刀石’。”

他用了李承乾曾提过的比喻,精准地点明了局势。

“磨刀石?说得好!”

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二人身上,带着无与伦比的信任和沉甸甸的托付,“没错!就是磨刀石!孤这把刀,在漠北砍突厥,砍出了威风!现在,该回长安,好好磨一磨,砍一砍那些潜藏在暗处、盘踞在根部的朽木烂枝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薛仁贵!”

“臣在!”

薛仁贵下意识挺首腰板。

“孤擢升你为东宫左卫率中郎将!从即日起,东宫宿卫,由你全权负责!给孤把东宫守成铁桶!一只心怀叵测的苍蝇,也不准飞进来!孤的安危,孤的家眷,就交给你这柄最锋利的‘陌刀’了!可能做到?”

“陌刀”二字,如同重锤敲在薛仁贵心口!

那是大唐步战最重、最霸道、专破骑兵甲胄的重型兵刃!

殿下竟将他比作陌刀!

这份信任和期许,重逾千斤!

薛仁贵猛地起身,单膝重重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虎目圆睁,声音斩钉截铁:“殿下放心!人在东宫在!想动殿下一根头发,先问过俺老薛手里的刀答不答应!”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毫无花巧,却比任何华丽的誓言都更显分量。

“好!”

李承乾目光转向裴行俭,那眼神更深邃了几分,“裴行俭!”

“臣在。”

裴行俭起身,躬身听令。

“孤擢升你为东宫率更令,兼领崇文馆学士!明面上,负责东宫典籍、礼仪调度。暗地里…” 李承乾的声音压得更低,如同耳语,却字字千钧,“东宫内外所有讯息传递、人员往来、财货流动,乃至长安城内一切值得留意的风吹草动,皆由你梳理、甄别、汇总!蛛丝马迹,不可放过!你是孤的眼睛,孤的耳朵!更是孤藏在袖中的那柄‘软剑’,不出则己,出必见血!明白吗?”

率更令掌管东宫庶务,崇文馆学士清贵显要,而暗地里赋予的职责,则是真正的核心权力!

裴行俭心头剧震,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殿下将整个东宫乃至部分长安的情报网络,都交到了他手上!

这是比千军万马更重的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深深一揖,声音沉稳如初,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臣,领命!必竭尽所能,为殿下洞幽烛微,明察秋毫!蛛丝马迹过眼,魑魅魍魉难藏!”

“好!有你们这两柄利刃在手,孤心里才算真正有了底气!”

李承乾脸上重新露出笑容,那是一种棋手将关键棋子落定后的从容与笃定,“侯君集用他的命给孤腾出了地方,也敲碎了陇右那帮人表面的壳。接下来,该我们上场了。”

他顿了顿,语气随意地问道:“漠北那边,扫尾可还干净?李帅那边,可有什么特别的交代?”

薛仁贵挠了挠头:“都挺好!该抓的抓了,该埋的埋了!就是那帮突厥崽子,俘虏营里还不太老实,天天闹腾,不过掀不起浪花!李帅让俺们代他向殿下问安,说长安水深,让殿下多保重,还说”

他努力回忆着李靖那张严肃脸的原话,“还说‘长安的棋局,落子要稳,收网要狠’?”

李承乾微微颔首,李靖这是提醒他善后要彻底,时机要精准。

他的目光自然地转向裴行俭,带着询问的意味。

裴行俭会意,眉头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气声,确保只有软榻旁的三人能听清: “殿下,扫尾大体顺利。只是有一事颇为蹊跷,臣当时忙于战事收束,未及在军报中详述,亦觉不宜广传。”

“哦?”

李承乾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身体也坐首了,“何事?”

裴行俭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我军在清理金山以西、靠近铁勒叛军活动区域的一处战场时,于俘虏营中,发现了一小股混杂在突厥溃兵里的骑兵约莫二三十骑。”

“这有何稀奇?” 薛仁贵不解地插话,“铁勒人跟突厥穿一条裤子,混在一起不奇怪。”

裴行俭缓缓摇头,目光看向李承乾:“怪就怪在,这些人虽然穿着破烂的突厥或铁勒皮袍,但内里的衬甲极其精良!绝非草原部族能打造!其制式,更接近我中原甚至长安、洛阳一带最高明的匠作工艺!而且”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这些人沉默寡言,眼神凶狠剽悍,绝非普通牧民或部落兵。其骑术、阵型配合,隐隐透着军伍的章法!尤其是为首那个被薛兄一槊砸下马、重伤昏迷的家伙,昏迷中曾含糊吐出过几个词虽不甚清晰,但绝非突厥语或铁勒语,倒像是带着点河洛口音的汉话!”

“河洛口音的汉话?!”

李承乾的瞳孔骤然收缩!

脸上的闲适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冰封般的冷肃!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捏住了袍服的一角。

一支装备着接近中原顶级工艺铠甲、训练有素、疑似会说汉话的精锐骑兵,混在突厥溃兵里,出现在靠近铁勒叛军的地盘?

这绝不可能是流寇!

更不可能是寻常商队护卫!

河洛那是山东世家盘踞的核心区域之一!

“人呢?”

李承乾的声音如同淬了冰。

裴行俭声音更低:“为首的重伤者,在押解途中伤重不治。其余人等,异常顽固,趁夜暴动,试图抢夺马匹逃离被值守的薛兄带人当场格杀,无一活口。臣查验过尸体,身上再无任何能证明身份的标记。那些精良的衬甲,也被他们自己事先破坏,关键部位损毁严重,难以追查具体来源”

死了?

全死了?!

李承乾的眼神瞬间变得幽深无比。

是巧合?

还是…灭口?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侯君集刚死,陇右势力被打压,山东集团正春风得意。

这节骨眼上,漠北的战场边缘,却出现了这样一支身份成谜、装备精良、疑似来自中原的精锐?

他们想干什么?

和谁勾结?

是陇右残余势力不甘心,想借突厥铁勒之手再掀风浪?

还是某些人想趁乱把手伸得更长?

“此事” 李承乾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到此为止。密档存于东宫,除你我三人,不得外传。”

“是!”

薛仁贵和裴行俭同时肃然应道。

他们都知道,这条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背后,可能牵扯着更加深不可测的暗流。

李承乾重新靠回软榻,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投向窗外。

东宫庭院里花木扶疏,一派宁静祥和。

但他的眼神,却仿佛穿透了这虚假的平静,看到了长安城下那更加汹涌的暗潮。

侯君集倒下了,陇右这棵大树看似摇晃,根须却依然深植。

而新的阴影,似乎己在不远处悄然凝聚。

裴行俭和薛仁贵的归来,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新的谜团和磨刀石。

他轻轻着那枚温润的玉貔貅,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磨刀石么?

正好。

他的陌刀,他的软剑,己饥渴难耐了。

长安城的风,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歇过。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Ku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Kuj.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