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银号内所发生的挤兑狂潮在西九城的所有银行和银号同时上演,为了不在这波挤兑潮中倒下,各家银行和银号都拼尽了一切。
所有银行和银号的精英们都清楚,一旦他们这里倒下,那挤兑潮就会迅速蔓延至全国甚至全世界,到那个时候,可真就神仙难救了。
而其中最艰难的无疑是倭寇的横滨正商银行和伪政府的联合准备银行了。
不仅要和无数失去财物的达官显贵们商谈赔偿问题,还要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挤兑潮。
普通人群的挤兑潮还好说,货币本就是他们发行的,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绝不会差其一分一厘。
要命的是其中的政府官员和高门大户,如今的他们可不会认那些擦屁股都嫌硬的联银券。
好在这两家银行的地下金库没有出现问题,不然的话,那就真要被群情激愤的人群给撕成碎片了。
不过在即使有地下金库在,这两家银行也大概率撑不过这波危机,唯一能拯救它们的国家级力量此时也覆灭在即,根本就无暇他顾。
大亨银号外围,站在拥挤的人群后方,严宽看到的只是一排排的后脑勺,根本就看不到严振声和小黑子他们的踪影。
无奈之下,严宽只能来到一家茶楼,站在二楼的挑台处向下望去,凭借着超出常人八倍的变态视力,寻找着严振声等人的踪迹。
遗憾的是,严宽在银号外面的人群中扫视了两遍,都没能发现他们的影子,想来是己经进入到银号里面了。
如此的话,严宽也就不用再往里面挤了,点上一壶碧螺春和两碟点心,悠闲地在挑台上一处视线好的桌前坐下。
喝茶品尝糕点的同时,关注着从银号里面挤出来的人群,免得老爹出来时,自家的钱财被人给顺手牵羊了。
半个钟头后,严振声在禄山黑子和宝翔福子的护卫下从拥堵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只是其脸上却没有拿回钱财的喜悦,反而有些凝重。
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的严宽赶忙上前问道
“爸,怎么样了?妈的私房钱取回来了吗?”
见到是儿子过来,严振声露出一丝笑容道
“这事说起来有些复杂,我们回家再说”
“好,我们先回去,妈在家可是担心得不行!”
相比于来时的拥堵艰难,回去的路途倒是非常快捷,不到十分钟,六人就回到严家。
见到丈夫和儿子回来,正在北屋糟心的林翠卿脸色一喜,急忙上前问道
“振声,怎么样了?钱取回来了吗?”
“没事的,翠卿,你放心,钱它跑不了,就是银号的王掌柜给了两个方案,我有些拿不定主意,回来和你商量下!”
听到丈夫说钱跑不了,林翠卿这才镇定下来,开口询问道
“银号那边给了什么方案?”
“别急,翠卿,咱坐下慢慢说”
看到丈夫脸上的汗珠,林翠卿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搀扶着严振声道
“对,不着急,咱慢慢说,春桃,赶紧给老爷倒杯水,看把老爷给累的”
“好的,太太!”
接过春桃递来的茶水一饮而尽后,严振声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银号现在资金不足,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月息涨到三毛,让咱一个月后再取。
另一个方案是入股银号,以你在大亨银号的存款作为入股资金,王掌柜可以给了咱百分之三的股份”
“这~”
丈夫的话让林翠卿有些迟疑不定,她在银号存款是八千块大洋,无论选择那个方案都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可问题是银号这次真能撑得过去吗?一边是巨额的收益,一边是本金打水漂的风险。
这让一向精明的林翠卿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能再次看向丈夫道
“振声,你的想法那?咱是选还是不选那?”
面对媳妇的询问,严振声思考了一会后,沉声道
“翠卿,这事我看可以做,就是具体选哪种方案,我有些拿不定主意”
“爸,妈,依我看还是选择第一种方案比较好,现在倭寇日薄西山,应该撑不了多久。
但即便抗战胜利后,这世道也不会太平,红蓝双方很有可能会大打出手。
那时候银号的股份就会成为烫手山芋,不如早些将钱财落袋为安,到时候无论时局如何,咱们都能进退自如”
“对,对,翠卿,儿子分析得对,我看咱就选第一种方案吧”
“既然你们爷俩都倾向于第一种方案,那就选它吧”
“好,那就这样定了,下午我就去找王掌柜说”
屋内的郭秉惠等人都安静地听着公公婆婆和丈夫的对话,非常默契地没有说话。
这种事情她们也不懂,安静地做个听众就好,不过对于丈夫能说服素有主见的公婆,她们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丈夫才华横溢,她们也与有荣焉嘛。
见自家的钱财不会出什么问题后,严宽起身道
“爸,妈,老师和同学们还在西交民巷那边,家里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过去了”
“嗯,应该的,老师有事你这个做学生的,应当过去帮忙,家里的事出不了岔子,你不用担心”
“是啊,你爸说的对,你快过去那边帮忙吧”
“好的,爸妈,那我先走啦!”
又和西个媳妇嘱托两句后,严宽转身出门,向着西交民巷的农工银行快速赶去。
西交民巷是西九城的金融聚集地,联合准备银行,农工银行,大陆银行,晋省银行,国华银行等诸多银行都设立在这里。
因此这边的挤兑情况要远远超过大亨银号那边,严宽刚进入西交民巷的地界没多远,就惊愕地发现街道被前来取钱的人群挤得满满当当。
看着眼前这望不到边的攒动人群,严宽头皮发麻,可不进去又不行,距离农工银行还有两个拐角,站在这里根本就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严宽只能仗着超强的身体素质强行向里挤,只是这边的拥堵程度超乎想象。
花了整整二十分钟,严宽才挤过这平时只需两分钟就能轻松走过的路程,来到农工银行门前。
幸运的是,孔伯华和其他三位老师也刚好在王华等人的护卫下从银行里面出来,见此状况的严宽立马大声道
“老师,怎么样了?事情顺利吗?”
“是严宽啊,还算顺利,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回医馆!”
“好,那我和王华在前开路,老师你们跟上”
返程的路一点也不不比去时轻松,不仅要逆流而上,还得防备周围人群中暗藏的小偷扒手。
半个小时后,众人终于挤出拥堵的人群,在路边的茶摊歇了会顺带喝碗茶润润嗓子,随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医馆。
在医院的休息室坐下,又喝了一碗茶水后,孔伯华和三位坐堂大夫这才缓缓说起农工银行的情况。
三位坐堂大夫的存款不多,己经顺利取出,倒是孔校长的情况和林翠卿有些类似。
不同的是农工银行曾是北洋政府官商合办,底气要比大亨银号要硬气得多。
只给出了月利两毛的方案并接受再次存款,并没有让孔伯华入股农工银行的打算。
不过这也正常,农工银行在民国十七年就获得了货币发行权,民国十八年股本就增至一千万,是国内重要的银行之一。
要不是因为西九城还处在倭寇的管制下,调集外部资金进来十分困难,农工银行根本就不可能给出月利两毛的方案。
现在西九城内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倭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所以孔伯华在听取众人的意见后,立马决定接受农工银行所提出的方案,并加大存款额度。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wce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