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千屿镇金寇》
第二十二章:汐音万象
湄洲岛的潮水第七次漫过妈祖庙阶前时,十六面贝壳号角同时鸣响。妈祖轻抚神谕池边凝结的金砂图腾,余光瞥见青螺正用珊瑚簪子拆解新缴获的黄金锁链——这位鲛人出身的海仙总爱将战利品改造成发饰,此刻锁链上的占婆符文正顺着簪身蜿蜒成流动的纹路。
"马来半岛南端的潮水带着硫磺味。"白鳍的灵体裹着银蓝色雾气掠过众人头顶,他的鱼尾残片还缠着槟城姓氏桥的木屑,"负责侦查的阿南塔在马六甲海峡失联前,传回了满船丁香混着青铜锈的气味。"话音未落,手持青铜长戟的赤鸢突然将戟尖插入地面,海水顺着戟刃倒灌成晶莹的水幕,映出苏门答腊岛沿岸燃烧的甘美兰琴箱。
梳着越南奥黛发髻的阮氏金指尖轻触水面,涟漪中浮现出数百艘渔船的倒影。这位擅用占卜的海仙突然脸色煞白:"渔民们的渔网里捞出了...刻着婆罗浮屠浮雕的人骨,每具骸骨的牙齿都被磨成了马来克力士剑的形状。"她腕间的占城佛牌突然发烫,在皮肤上烙下爪哇符文。
负责情报的暹罗海妖帕雅突然掀开覆盖全身的纱丽,鳞片间夹着的泰国孔剧面具碎片簌簌而落:"曼谷传来消息,湄南河的水灯节变成了血灯祭,所有水灯底部都画着吞噬太阳的迦楼罗。"她身后,擅长机关术的华裔海仙林玉娘正在调试用新加坡鱼尾狮雕像残片改造的弩机,齿轮咬合声混着娘惹珠绣的窸窣响。
当妈祖挥动镇海令劈开笼罩兰卡威的金雾,十六位海仙瞬间结成战阵。擅使音波功的巽他族少女达雅吹响海螺,声波所过之处,黄金武士铠甲上的峇迪花纹突然扭曲成毒蛇;手持缅甸翡翠长刀的敏登凌空跃起,刀刃切开的不仅是敌人的防御,更斩断了空气中飘荡的巫毒咒文。
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操控火焰的巴厘岛海仙妮娅,她舞动的不是寻常兵器,而是用火山岩与甘美兰铜锣打造的链枷。当链枷甩动,火星中跃出的竟是印尼哇扬皮影戏里的守护神形象。与之配合的菲律宾海仙卢娜则撒出由巴纳韦梯田稻米编织的渔网,网眼间闪烁的不是水光,而是郑和船队遗留的星象图符文。
在与兜帽组织的首领对峙时,十六种力量交织成绚丽图景。来自老挝的琅嬛挥动香通寺铜铃,铃声里混着经咒与现代电子干扰波;柬埔寨的索帕娜舞动摇曳,吴哥窟浮雕在她裙摆流转,化作困住敌人的咒缚回廊。当首领召唤出由各国古建筑残片拼凑的海怪,手持越南水木偶操纵杆的阮明心突然冷笑,那些看似笨重的傀儡肢体,竟在她手中化作拆解机械的利刃。
战斗至白热化,妈祖的神力与海仙们的独特天赋共鸣。青螺的鲛人歌声唤醒沉睡的海底沉船,白鳍的灵体穿梭于时空裂缝带回郑和船队的战术记忆,而一向沉默的马来海仙阿米娜突然掀开头巾,露出额间用峇迪布颜料绘制的古老战纹,她驱动的不是法术,而是指挥着由槟城渔民组成的火船阵。
当镇海令的金光笼罩战场,十六位海仙的力量凝聚成巨型妈祖像。这尊由印尼蜡染布、泰国泰丝、马来西亚峇迪布等各国织物组成的幻影,既有湄洲岛妈祖的慈悲,又带着十六种南洋文化的独特锋芒。首领的青铜面具在光芒中碎裂,露出的面容竟与湄洲岛神谕池底某幅壁画里的叛逃祭司一模一样。
战后,十六位海仙围坐在湄洲岛的礁石上。青螺将新收集的黄金残片熔成发冠,白鳍的灵体缠绕在珊瑚枝上讲述见闻,达雅用海螺号角吹奏起爪哇民谣。而妈祖望着神谕池中新出现的爪哇古字——"万象归一,方见真章",知道这支由不同种族、不同技艺组成的队伍,才是对抗深海危机的真正力量。南海深处,被击碎的黄金装置残骸正被某种力量重新拼凑,发出类似甘美兰乐器定音的嗡鸣。
待精彩继续——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Kjl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