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生之路的集体共振
绘画展开幕当天,穹顶的全息天窗将阳光折射成七彩光晕,在展厅大理石地面流淌出梦幻般的纹路。入口处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参观人数,短短半小时己突破八百人次,远超预期的客流量让安保人员不得不维持秩序。林心彤站在转角处,看着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她的《周易》终端不断震动,显示整个场馆的情绪波动指数正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小萱的作品《破茧》被安置在展厅中央,巨大的弧形全息展柜中,立体投影技术让画面中的鲸鱼仿佛真的在游动。数据锁链化作的珊瑚丛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每当有观众靠近,画面便会根据观众的情绪强度产生互动反应。此刻,画作前己围满了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这画的是什么意思?数据锁链怎么会变成珊瑚?"一位西装革履的父亲皱着眉头,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疑惑。他身旁的女儿拽着他的衣角,小声说:"爸爸,我觉得这画好漂亮,鲸鱼终于自由了。"男人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却在看到女儿眼中的光芒时,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林心彤注意到角落里的一对母子。母亲全程冷着脸,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而儿子则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目光始终不敢落在画作上。她走过去轻声询问,才得知男孩刚因为没考上奥数班被母亲训斥。"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有什么用?"母亲语气尖锐,"有这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男孩身体微微发抖,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仿佛随时准备接受更严厉的批评。
就在这时,小萱在老师的陪同下走进展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这么多人关注,她紧张得脸色发白,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裙摆。林心彤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她尝试和观众交流。小萱深吸一口气,走到画作前,声音还有些发颤:"这幅画...画的是我自己的故事。曾经我觉得自己像被困在数据牢笼里的鲸鱼,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挣脱。但后来我明白,那些束缚我的东西,其实也可以变成滋养我的力量。"
她的话在展厅中引起一阵骚动,不少家长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那个训斥儿子的母亲眼神开始动摇,手指慢慢松开;西装父亲拿出手机,悄悄拍下了画作;而男孩则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彩。林心彤启动量子监测系统,整个场馆的焦虑指数开始缓慢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希望与思考的情绪波动。
突然,人群中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一位母亲正大声斥责女儿:"你看看人家小萱,再看看你!天天就知道玩!"女孩委屈地哭起来:"我只是喜欢跳舞,为什么你就是不理解!"林心彤迅速穿过人群,将母女俩带到一旁的咨询区。她调出全国青少年兴趣调查数据,全息投影中,无数孩子的心愿卡漂浮在空中:"我想当厨师""我喜欢捏泥人""我想研究昆虫"。
"这些被忽视的声音,正在变成孩子们心里的刺。"林心彤的声音充满痛心,"就像小萱的鲸鱼,如果一首被困在牢笼里,它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飞。"母亲沉默了,女儿怯生生地递上自己画的舞蹈小人,画面中女孩的裙摆飞扬,充满生命力。母亲接过画,眼泪突然夺眶而出,紧紧抱住女儿:"对不起,妈妈错了。"
展厅的另一端,小萱的母亲正在和几位家长分享教育心得。她拿出自己的旧画本,讲述着自己如何放下未完成的梦想,支持女儿追寻热爱。"原来我们都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一位父亲感慨道,"我儿子想学吉他,我却非让他学钢琴,总觉得钢琴更高雅。"说着,他红了眼眶。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天窗洒进展厅,小萱的画作在金色光芒中显得格外动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内心的想法。有人讲述着被压抑的童年,有人描绘着未来的憧憬,曾经隔阂的亲子关系,在这一刻悄然破冰。林心彤看着这温暖的场景,《周易》终端显示,整个展厅的焦虑指数下降了43%,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情感共鸣。
展览结束时,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迟迟不愿离去。小萱的作品前,不知何时多了许多小纸条,上面写满了祝福与感悟:"原来教育不是枷锁""我要支持孩子的梦想""感谢这幅画,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孩子"。林心彤将这些珍贵的纸条小心收好,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画展,更是千万家庭走向新生的起点。而前方,还有更多的心灵等待被照亮,更多的认知茧房等待被打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