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课,陈雅琪像往常一样提前二十分钟来到实验室。初秋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实验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奇怪...”她拉开储藏柜的瞬间就察觉到了异样。原本整齐排列的试剂瓶中,硝酸银溶液的标签被人为撕去了一角,瓶盖也有轻微拧动的痕迹。
林海富推门进来,带进一阵混合着汗水和阳光的气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你看这个。”陈雅琪戴上橡胶手套,小心翼翼取出试剂瓶。瓶身残留的液体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浑浊。
林海富凑近观察时,手肘不慎碰倒了旁边的烧杯架。“小心!”陈雅琪伸手去扶,两人的手背在空气中相触。玻璃器皿摔碎的脆响中,银色液体在地面蔓延开来,迅速变成污浊的棕黑色。
“这不对劲...”陈雅琪的瞳孔骤然收缩,“硝酸银氧化没这么快...”
林海富突然捂住口鼻后退两步:“有股臭鸡蛋味!”
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江书影逆光站在门口,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鹰:“是硫化氢!”他一个箭步冲进来,左手按下通风橱开关,右手己经拨开了窗户插销,“有人在硝酸银里掺了硫化物,快疏散同学!”
放学后的生物实验室,五人调查小组召开了紧急会议。江书影用磁铁将几张照片固定在白板上,分别是受损的试剂瓶、变色的溶液和地板上的腐蚀痕迹。
“根据《实验室安全手册》第37条,”他的指尖点在照片上,“硝酸银与硫化物反应会生成硫化银沉淀,同时释放硫化氢气体。浓度超过100ppm就会灼伤呼吸道。”
苏怡倒吸一口冷气:“今天要不是你们提前发现...”
“不是意外。”江书影摘下眼镜擦拭,露出疲惫的眼睛,“三个证据:第一,标签被专业手法破坏,既能让使用者掉以轻心,又不会引起老师注意;第二,瓶盖螺纹有二次拧紧的痕迹;第三...”他举起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半片指甲盖大小的纸屑,“在储藏柜角落发现的,上面有硫化物试剂的编号。”
林海富猛地捶桌:“哪个混蛋干的?要是今天我们没提前检查...”
“冷静。”陈雅琪按住他青筋暴起的手臂,“先锁定嫌疑人范围。根据课代表记录,过去一周使用过实验室的有三个班级。”
苏怡翻开笔记本:“高三(4)班上周做的是酸碱中和滴定,根本用不到硝酸银。(7)班倒是做过银镜反应...”
“张浩。”林海富突然插话,“(7)班的化学课代表,校篮球队替补。上周五训练时他炫耀过化学老师给他单独批了实验室使用权。”
江书影在白板上写下“张浩”二字,又在旁边画了个问号:“动机?”
“我知道。”陈雅琪咬着笔帽,“上个月化学竞赛选拔,张浩的实验报告被查出数据造假,取消资格的就是王老师。”
第二天清晨,西五按计划分头调查。
图书馆线:苏怡和林悦晴借阅了最近三个月的《实验室使用登记表》。她的指尖突然停在10月15日的记录上——张浩的签名旁有个墨水晕开的指印,而对照他作业本上的字迹,笔画走势明显不同。
“冒名顶替?”她小声嘀咕,用手机拍下关键证据。
教师办公室线:江书影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进化学教研室。“老师,关于铜镜反应的预习报告...”
他故意碰倒了一叠文件,弯腰收拾时目光扫过办公桌抽屉。半开的抽屉里,一份《实验室药品遗失登记表》隐约可见“硫化物”字样。
“最近丢了硫化钠?”江书影状似无意地问。
王老师猛地合上抽屉:“你怎么...这件事不要声张。”
陈雅琪和林海富蹲守在实验楼拐角。上午第三节课,果然看到张浩鬼鬼祟祟地摸向实验室。
“不对劲,”林海富压低声音,“他手里拿的是赵明阳的相机!”
透过窗户,他们看到张浩没有动任何试剂,而是对着储藏柜连续按下快门。更奇怪的是,他特意拍了角落的监控摄像头——己经被转向墙面的镜头。
午休时分,赵明阳突然在食堂拦住了苏怡。“听说你们在查实验室的事?”他的表情异常严肃,“张浩今天找过我,说要借相机拍篮球训练。”
苏怡警觉起来:“你借了?”
“当然没有!”赵明阳掏出手机,“但我跟踪他到了实验室,拍到了这个。”
视频里,张浩正用镊子从口袋里夹出什么东西,小心翼翼地塞进某个试剂瓶。
周五放学后,五人带着全部证据来到校长室。
江书影将线索串联成完整的证据链:“第一,监控显示10月15日下午放学后,张浩使用伪造签名进入实验室;第二,王老师确认当天丢失了5克硫化钠;第三...”他拿相机播放赵明阳拍摄的视频,“这是昨天他往氢氧化钠溶液里投放异物的铁证。”
校长面色凝重:“但这些都是间接证据,怎么证明硝酸银就是他动的...”
“这个。”林海富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半块巧克力包装纸,“张浩训练时总吃这个牌子的巧克力。我们在储藏柜下面发现的,上面还有指纹。”
陈雅琪补充:“更关键的是,化学社的李明看到张浩上周五在器材室偷拿橡胶手套。”
“动机呢?”校长追问。
苏怡深吸一口气,打开相机视频录音。张浩的声音清晰地传出来:“...那个老不死的王老师,敢取消我竞赛资格,就等着实验室出事吧...”
录音结束,办公室里鸦雀无声。这是昨天赵明阳故意找张浩聊天时套出来的话。
事件以张浩被勒令转学告终。周一的晨会上,校长亲自表彰了调查小组的敏锐观察力。
“鉴于此次事件,”校长宣布,“学校决定重组化学社,由陈雅琪和林海富同学共同负责。”
掌声中,林海富偷偷戳了戳陈雅琪的手背,递来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化学社第一次活动,能约你去科技馆看新开的元素展吗?就我们俩】
陈雅琪的耳尖瞬间红透,在纸条背面用力写下:【要带数学作业!】
另一边,江书影正在笔记本上绘制复杂的分子结构图。苏怡好奇地凑近,发现他在苯环结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苯的发现者法拉第曾说,最伟大的实验往往源于微小的观察】
“就像我们?”苏怡轻声问。
江书影的钢笔尖顿了顿,在纸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墨点。他没有回答,只是将笔记本往苏怡那边推了推。阳光透过玻璃窗,将两个靠在一起的影子投在纸页上,恰好覆盖了那个未完成的化学式。
实验室里,新换的硝酸银溶液在阳光下闪烁着纯净的光芒。陈雅琪和林海富正在清点器材,他们的笑声透过半开的窗户飘进来,与秋风中的桂花香混在一起。
苏怡突然想起那个差点发生意外的下午——破碎的烧杯、变色的溶液、江书影冲进来时被风吹起的衣角。所有危险的、混乱的、令人心悸的瞬间,最终都化作了青春里最明亮的记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j0T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