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是我阿爷的老朋友,他的家国情怀不会比您少吧。您现在己经是我的师父了,我就再给您透个底吧,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俞家的绝大部分资产己经脱手变现了,只剩了一堆空壳子。我阿爹阿娘前不久己经带着我的阿哥阿姐去了港岛城,我阿爷阿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全部迁移过去。”
“唉。。。,从大乾朝末期开始,南北内战,军阀混战,小日子入侵,国共战争,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大华国就没消停过。好不容易新国家成立了,以为可以过上安生日子了,可照你这么一说,只怕还是安稳不了啊!。。。”
张先生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俞子杰说的话,但俞继业作为俞氏家族的大家主,对形势的判断能力绝对是远超常人的,不会平白无故就做出这样的判断,让自己的小孙子大老远地带着亲笔信过来找自己。而且凭他们两人之间几十年的老交情和俞家自身的信誉,根本就不存在胡编乱造的可能。再说了,刚才俞子杰的神仙手段又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让他不由得不相信啊。
“不会是又要打仗吧?”,潘奶奶忧心忡忡地问了一句。
“呵呵,打仗倒不至于,但有时候内部斗争的过程可能比打仗还要惨烈十倍百倍啊!您二老都不是消息闭塞的人,你们回想一下,苏俄那边从建立政权以后,那些皇室人员,大地主,大资本家,高级知识分子,文学家,艺术家,甚至他们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最后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但我和你师娘就是两个种种花,唱唱戏,写写画画的闲散人,既没有招惹旁人,也没有多少家产值得别人惦记,就算是要搞斗争的话,跟我们也不会有多大的关系吧?”,张先生还是有点儿不死心。
看见张先生依然心存侥幸,俞子杰只能先吓唬吓唬他了。
“师父,师娘,按理说你们都是经历过风雨,见识过大场面的人,吃的盐比我吃的米都多,轮不到我这个小孩子来说三道西,但是我实在是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你们一把年纪了还要吃苦头,被别人羞辱。”
“按照我神仙师父的推算,最迟到57年,您就会被划成‘右派’,成为革命群众的斗争对象。整日里不是翻来覆去地写悔过书,深挖自己的不良思想根源,就是被拉到台子上去接受昔日同事,邻居甚至朋友的口诛笔伐。我就想问一句,这样的屈辱您承受得住吗?”(关于这段历史,杨绛先生的小说《洗澡》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啊?!什么是右派啊?老头子又没干过啥坏事,怎么会成为斗争对象呢?”,一向沉稳婉约的潘奶奶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简单一点儿说吧,凡是和49年以前的官僚体系、资本势力沾边,或者是崇尚思想自由,独立思考,对上面的某些做法不满意,提出意见的人,都可能被划成右派分子。”
“我师父是没干过什么坏事儿,但他出身于大乾朝的封建大官僚家庭,本身还当过北洋政府的高官,盐业银行的常务董事,这哪一条都挨得上啊!哈哈哈。。。”,俞子杰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张先生举起手上的筷子作势要敲打俞子杰,“你这个臭小子,刚拜完师就要打翻天印了啊!竟然想要看师父的笑话,哼!”
潘奶奶心急火燎的问俞子杰,“乖孩子,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你师父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可不能再受折腾了啊!”
“师娘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我开玩笑归开玩笑,你们二位有难,我这个当小徒弟的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我早就帮你们计划好了,这两年暂时还不会出什么大事儿,您二老先安安稳稳的,该干嘛还干嘛。但是那些好东西就不要再捐献了,那可都是您二位这几十年的心血啊!”
“现在师姐不是还在北大念书么,等她毕业之后,我就安排你们一家三口去港岛城。到时候师姐可以去海外的大学继续深造,我打算在那边建一个大华历史文化博物馆,你们二位一边颐养天年,一边还可以帮帮我。港岛城那边也有一大批49年前后跑过去的文化界名人,师娘您不是和大千先生关系好么,到时候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俞子杰记得非常清楚,在上一世的地球位面上,张先生和潘奶奶离世以后,是他们的女儿张传彩经过多方奔走,才在现在这个后海南沿26号院子里建起了“张伯驹,潘素旧居纪念馆”。而且张传彩本人的文化修养和绘画造诣都很高,应该是搞文化博物馆的最佳人选。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lu0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