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风中夹杂着潮湿的气息。沈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模糊的天际线,眉头微蹙。
秦霜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进来,将碗轻轻放在桌上,“还在想明天的事?”
沈风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这次不一样。以前是单打独斗,现在……我们身后是一群人。”
秦霜走到他身旁,目光柔和了些,“所以你更不能出错。”
沈风终于转过身来,接过汤碗喝了一口,苦笑道:“我这人吧,向来怕麻烦。可现在,麻烦找上门了,躲也躲不掉。”
两人沉默片刻,窗外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屋内的静谧。
“明天会议,你去吗?”秦霜问。
“当然。”沈风放下碗,“他们信不过我,我得让他们知道,我不是来玩虚的。”
秦霜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她知道,明天的会议,将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联合行动部署,也是各方势力之间信任与试探的关键一战。
次日清晨,阴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味道。
秘密会议在城东一处老宅内举行。屋子不大,陈设简陋,几张木桌拼成一个长条形,众人围坐,气氛沉闷。
沈风环视一圈,心中己有数——这些人来自不同背景,有的曾是军统旧部,有的是地下抗日组织成员,还有的是民间自发抵抗者。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都对日本人恨之入骨。
但要说合作,谈何容易?
果然,刚进入正题,就有人提出质疑。
“沈先生,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说话的是个穿长衫的老者,语气不善,“你是76号的人,那地方名声可不太好。”
沈风微微一笑,不急不恼,“您说得没错,76号确实名声不好,但我不是冲着名声来的,是冲着敌人来的。”
老者冷哼一声,“光靠嘴皮子可不够。”
“那就靠实际行动。”沈风从怀里掏出一份地图,“这是目前我们掌握的所有情报汇总,包括日军运输路线、新调部队动向,以及这份最新发现的信号系统分析。”
他将地图铺开,指着几个关键位置,“三天之内,他们会通过这条水路运送军火,而特高课的新部队,很可能就是用来护送的。如果我们能在中途设伏,不仅能截断物资,还能重创敌人的士气。”
会议室里一阵低语。
“你说得倒是简单。”另一名戴礼帽的年轻人开口,“可你怎么保证这不是陷阱?你怎么保证我们不会被出卖?”
沈风看了他一眼,缓缓道:“你们可以不信我,但你们必须信自己的判断。如果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那我们也没必要继续谈下去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我今天来,不是为了拉拢谁,而是为了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有机会赢。”
屋里安静了几秒,随后林远开口:“沈先生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总想着自保,否则永远只能被动挨打。”
他这一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打破了僵局。
有人开始附和,有人仍在犹豫。
最终,在沈风提出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下,众人达成了初步共识——先针对即将运抵的日军物资展开联合行动,后续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扩大合作范围。
会议结束后,沈风走出老宅,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当夜,沈风带着心腹潜入76号内部档案室。
计划是他亲自制定的:利用厨房突发火灾,制造混乱,让守卫暂时撤离;同时由一名伪装成清洁工的同志混入档案室,拓印目标据点的布防图。
一切进行得比预想顺利。
炭笔在纸上轻轻摩擦,一张张图纸被小心拓下。就在最后一页时,沈风的目光忽然停在角落的一份文件上。
那是张密令,内容赫然写着“关于内部人员可疑行为调查”。
落款人,赫然是赵虎。
沈风心头一紧,迅速将那份密令塞进衣袋,低声示意同伴收工。
离开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档案室门口,脑海中闪过赵虎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回到据点后,沈风立刻召集各组负责人,开始分配作战任务。
“外围三组负责骚扰牵制,中间两组负责切断退路,主攻由我和林远带队,首插核心仓库。”他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标出各个关键点,“所有行动必须严格按时间表执行,一旦脱节,后果不堪设想。”
“你凭什么指挥我们?”一名年轻的战士突然站起,语气不服,“我们凭什么听你的?”
沈风看着他,眼神平静,“因为我知道怎么赢。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我现在就可以换人。”
那年轻战士咬了咬牙,终究没再说话。
“还有问题吗?”沈风扫视全场。
众人互相看了看,纷纷摇头。
“好。”沈风点头,“那我们就定在明晚十点行动。”
“可是天气预报说,三天内会有暴雨。”有人提出异议。
“那就提前。”沈风果断拍板,“今晚就开始准备,明日夜间动手。雨天对我们来说是劣势,但也是掩护。只要安排好通讯方式,就能弥补影响。”
他转向一名通信员模样的人,“你负责雨天信号传递,用红色烟雾弹代替原本的联络方式。”
那人点头应下。
会议结束前,秦霜悄悄靠近沈风,在他耳边低声道:“左翼那边有个地下通道,我之前路过时发现过,你要特别注意。”
沈风侧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夜深人静,沈风独自坐在灯下,翻看那张从档案室带回来的密令。
赵虎的名字在他眼前不断浮现。
他不知道赵虎到底掌握了什么,也不知道对方下一步会怎么做,但他清楚,这场战斗,不仅是在对付日本人,也在防着自己人。
他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圈出一个点,低声喃喃:“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窗外,风吹动窗帘,露出一片漆黑的夜空。
而在某个角落里,一只怀表悄然滑落在地,背面刻着一枚模糊的标志——正是特高课的徽记。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0Ae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