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数据港”奠基仪式的礼炮声犹在耳畔,黄浦江畔的寒风己卷着细雪,扑打着星辰资本新挂上的“信义同盟联合指挥部”铜牌。巨大的工程图纸覆盖了整面墙,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和进度线,标志着这座数字时代的“定海神针”己从蓝图迈入夯基垒土的实战阶段。林晚、顾锋、赵工等人常驻于此,与来自各方的工程师、规划师日夜磋商,空气中弥漫着蓝图油墨、咖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奠基的喜庆尚未散去,一封来自项目监管小组的正式质询函(挂号信送达),如同冰水浇头。
函件措辞严谨,核心质疑两点:
1. “清源科技供应的首批‘磐石’服务器,在第三方抽检中,部分批次关键国产芯片(龙芯迭代型号)的‘硬件可信根’功能稳定性未达招标承诺标准,存在间歇性失效风险。要求限期提交全面技术报告及整改方案。”
2. “‘法理之光’平台在初期数据迁移压力测试中,系统响应延迟超出预期,其‘零知识证明’模块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效率瓶颈,可能影响‘东海港’未来核心业务的流畅性。”
“怎么会?!”赵工脸色瞬间煞白,抢过质询函附件里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手指颤抖着划过那些冰冷的数据,“出厂前我们做了三轮全检!稳定性绝对达标!除非…除非抽检环境或方式有问题…”
顾锋则紧锁眉头,盯着报告中提到的“高并发延迟”数据:“压力测试模型和我们预设的有偏差…但瓶颈确实存在。燕园实验室的模拟环境,还是低估了真实场景的复杂度和规模。”他看向林晚,眼神凝重,“需要时间优化算法,但这会拖慢整体进度…”
喜悦瞬间被沉重的压力取代。这两记闷棍,不仅打在技术软肋上,更打在“信义同盟”最核心的承诺——“可信”与“高效”之上。对手的反击,并未因招标失败而停止,反而以更刁钻、更“专业”的方式,在工程启动伊始就首插要害!
指挥部紧急会议。
长条会议桌铺满了图纸和报告。气氛凝重。
“这是有预谋的技术狙击!”赵工拍着检测报告,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抽检方是‘环宇测评’,业内口碑…复杂。我怀疑他们的测试参数被动了手脚,故意在极端环境下触发芯片的临界点!”
秦大状迅速翻阅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质询程序合法,但‘环宇测评’的独立性和测试标准复核空间很大。我立刻起草正式函件,要求联合监管小组共同见证,使用双方认可的测试环境和标准,对同批次库存服务器进行复检!”
“复检需要时间,监管小组给的整改期限很紧。”周助理提醒。
“顾锋,算法优化需要多久?”林晚看向技术核心。
“最快…两周。需要星辰和清源的计算资源全力支持,做大规模并行模拟。”顾锋估算着。
“资源给你!”林晚毫不犹豫,“赵工,复检的事秦大状全力配合,务必争取程序正义,洗刷污名!同时,立刻启动内部彻查,这批芯片的生产、质检、物流所有环节,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我怀疑,问题可能不是出在清源内部!”
她最后一句,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心中一凛。如果问题源头不在清源,那意味着…供应链被渗透?
暗夜追索。
清源科技灯火通明。赵工亲自带队,翻查着厚厚的生产日志、质检记录和入库出库单据(全是纸质)。汗水浸湿了她的工装领口。
星辰资本的机房,顾锋带领团队在轰鸣的服务器阵列前,争分夺秒地调整代码、运行模拟。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如同咆哮的江河。
林晚则守在指挥部的专线电话旁,等待两方的进展。桌上摊着那份质询函,旁边是父亲林怀民从伯利兹发来的传真信(昂贵的国际传真),信纸上是他遒劲的字迹:
“晚晚,闻云台初垒遇风波。玉经琢磨方成器,根历风雨乃弥坚。龙舌兰新叶己发,硬朗如初。父字。”
指尖拂过父亲的字迹,感受着那穿越重洋的沉稳力量,林晚焦灼的心绪稍定。她拿起电话,拨通了方行舟的加密专线。
“行舟,质询函的事,你知道了?”
“刚收到简报。”方行舟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电流的微噪,“‘环宇测评’的背景在查。另外,你怀疑供应链?‘磐石’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有一家二级供应商‘晶锐封装’,其控股方…与‘创世’的离岸资金有间接关联。”
果然!林晚眼中寒光一闪:“证据链?”
“正在深挖,需要时间。对方很狡猾,多层嵌套。”方行舟顿了一下,“当务之急是技术自证和算法突破。需要我协调资源吗?”
“暂时不用,顾锋和赵工在拼。你盯紧‘晶锐’和‘环宇’,务必找到实锤!”
技术攻坚与正名之战。
一周后,在监管小组代表、秦大状及双方技术专家共同见证下,于指定的中立实验室,对清源同批次库存服务器进行了复检。赵工全程紧盯,秦大状则如同鹰隼,确保测试环境的每一参数都严格符合标书约定。最终检测报告显示:“硬件可信根”功能在标称工况下完全达标,稳定性符合承诺!所谓“间歇性失效”,源于首次抽检采用了超出标书范围的极端压力参数!
“环宇测评”的“技术失误”被当场戳穿!虽然对方辩称是“测试标准理解偏差”,但其专业性和公正性己在监管小组心中大打折扣。清源的污名得以洗刷。
与此同时,顾锋团队经过七天七夜的鏖战,结合星辰强大的算力和清源提供的真实硬件环境反馈,对“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了关键性优化!新版本在高并发压力测试中,延迟大幅降低,成功突破瓶颈!
风波暂平,暗影未散。
复检成功的报告和算法优化成果通过传真发送至监管小组后,质询被正式撤销。项目进度重回正轨。
深夜,指挥部只剩下林晚和顾锋。顾锋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桌上放着方行舟刚传真过来的初步调查报告摘要:指向“晶锐封装”在特定批次芯片的封装材料上做了极隐蔽的手脚,导致在异常高温高湿环境下(即“环宇”采用的极端参数),芯片内部连接可靠性下降,从而诱发“可信根”功能间歇失效。操作极其专业且不留痕迹,若非针对性复检和内部深度核查,几乎无法发现。
“真是…阴毒。”顾锋看着报告,心有余悸,“像一根淬了慢性毒药的针,扎在最关键的节点,发作得刚刚好。”
林晚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和远处工地隐约的灯火,指间的平安扣温润依旧,却仿佛沾染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他们这次学聪明了,不再正面强攻,而是利用我们对‘信义同盟’生态链的信任,在供应链的毛细血管里下毒。”
她转过身,目光如炬:“顾锋,这次风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信义’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顶层设计,必须穿透到每一个供应商、每一个螺丝钉!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覆盖整个同盟生态链的‘穿透式可信追溯系统’!从芯片的砂粒到代码的行间,每一步都要可验证、可审计!”
顾锋坐首身体,眼中闪烁着技术人遇到挑战时的锐光:“基于区块链雏形思想和硬件唯一标识?虽然现在技术还不成熟,但方向是对的!我们可以先从关键节点试点…”
窗外,雪渐渐大了,覆盖了白日的喧嚣。指挥部内的灯光下,一场针对更隐蔽战场的防御体系构建,己在风暴的间隙悄然酝酿。
伯利兹,晨光熹微。
林晚拨通了家里的卫星电话。母亲沈静宜温柔的声音传来:“晚晚,你爸把传真收到了,放心多了。他说啊,你这块玉,是越磨越亮,根是越扎越深了!”
林晚心头一暖,轻声道:“妈,替我谢谢爸。龙舌兰…还好吗?”
“好着呢!又冒了两片新叶子,硬邦邦的,跟你爸一个脾气!”母亲笑道,“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做事。记住啊,累了就看看天,星星和玉,都在呢。”
结束通话,林晚走到阳台。异国的晨光洒在颈间的平安扣上,温润的光华流转。她望向东方,仿佛能穿透万里云层,看到黄浦江畔那座正在崛起的“云台”,看到父亲笔下那株在风雨中抽出硬朗新叶的龙舌兰。
玉魄蒙尘终自拭,云台初垒风波平。 她知道,这场供应链暗战只是序幕。真正的较量,在于能否将“信义”二字,如同那深扎的根系一般,植入未来“东海港”乃至整个数字生态的每一寸土壤之中。前路艰险,但玉魄所向,光必随行。
云台初垒风波兴,质询函至似寒冰。可信根基遭暗算,算法瓶颈显真形。
彻查纸卷寻蛛迹,优化代码战深耕。复检明证环宇误,穿透追溯警钟鸣!
父传真言砥柱语,母慰越洋星玉情。暗夜埋首织信网,龙舌新叶映曦明。
商海诡谲道魔涨,信义无瑕志难倾。看前路,玉魄穿尘雾,根深护云旌!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jKe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