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八章 过年

求书网 更新最快! 重生之沪上千金归来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jKe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8年的风霜雪雨,最终凝固成“东海数据港”外立面上那永不熄灭的灯塔光晕,在黄浦江畔的寒夜中静静流淌。日历翻至公历1999年1月,复旦园梧桐落尽,期末考试周的紧张气息弥漫在每一间亮灯的教室和图书馆。对林晚而言,这学期尤为特殊——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惊涛骇浪的商海搏杀与“东海港”的宏大建设中,硬是啃下了繁重的学分。

最后一门《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考试结束铃响起,林晚合上笔盖,长长舒了一口气。窗外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落在红砖墙上,也落在一个时代的尾声。她不再是初入光华楼时那个对未来充满憧憬却也忐忑的少女,颈间平安扣温润依旧,沉淀下的却是历经淬炼的沉稳与担当。但此刻,她只想做一件事:回家。

上海虹桥机场,春运的人潮己初现端倪。

林晚拖着简单的行李箱(里面塞满了带给父母的上海特产:沈大成的糕点、邵万生的糟货、还有几份重要的项目进度纸质报告),身旁是略显拘谨的顾锋。这位技术天才在代码世界里挥斥方遒,面对“陪老板回家过年”这种人情世故,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顾师兄,放轻松。”林晚看着顾锋紧绷的侧脸,忍不住轻笑,“我爸妈就是普通人,我爸喜欢下棋看石头,我妈爱养花唠叨。你就当…去个安静的朋友家休个假。”

顾锋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点点头:“嗯。我带了…新写的‘玉衡’系统优化算法手稿,路上可以看。”他拍了拍随身的旧公文包,里面鼓鼓囊囊塞满了打印的日志和手写稿。

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中,舷窗外是铅灰色的云层与细雪。归乡的暖意,悄然驱散了商海征尘的凛冽。

江南小城,年关将近。

熟悉的青石板巷陌挂起了红灯笼,空气里弥漫着腊肉、糕点的香气和鞭炮的硫磺味。林家的两层小楼也张灯结彩。母亲沈静宜早早在院门口张望,看到女儿身影出现,眼圈瞬间就红了。

“晚晚!可算回来了!”母亲一把拉住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着,心疼地念叨,“瘦了!肯定又没好好吃饭!这位就是小顾吧?哎呀,快进来快进来,外头冷!”

父亲林怀民拄着拐杖,站在客厅门口,脸上是沉稳而欣慰的笑容。他目光扫过顾锋,落在林晚颈间那枚熟悉的平安扣上,微微颔首:“回来就好。”

家的温暖与父母的关切,瞬间将林晚包裹。炉火正旺,茶水氤氲,窗台上的龙舌兰在寒冬里依然挺拔,新抽的叶片硬朗如铁。

除夕夜,万家灯火。

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八仙桌。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赵丽蓉的《老将出马》、赵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引得父母开怀),窗外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林晚给父母斟上温热的黄酒,也给顾锋倒了一杯。她简略而生动地讲述着“东海港”的点灯时刻、“幽灵船”的惊心动魄,隐去了过于凶险的细节,重点描绘了团队的坚韧和最终的成功。顾锋在一旁偶尔补充一两句技术要点,被林父问及时,竟也能用地质学的“构造稳定性”来类比“玉衡”系统的容错设计,引得林父连连点头。

父亲林怀民静静听着,手中的酒杯温润。当林晚提到劳伦斯·洛克菲勒那份“金枷锁”般的邀请函,以及她在日内瓦掷地有声的宣言时,父亲眼中精光一闪,放下酒杯,手指轻轻叩击桌面。

“晚晚,”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盖过了电视的喧嚣,“你做得对。‘信义’二字,不是挂在墙上的匾,是刻在心上的碑。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百年,其兴也勃焉,然其‘帝国’之序,终究是少数人的棋局,而非众生的公约。”

他看向窗台上那株龙舌兰,目光深远:“你看这龙舌兰,生于岩隙,不羡温室。其根深扎,汲取的是天地正气;其叶如剑,指向的是自在苍穹。你们铸的‘灯塔’,亦当如是——根植厚土(家国),光耀众生(普惠),不依附于任何参天巨木(垄断资本)!”

母亲也放下筷子,握住林晚的手,温言道:“晚晚,妈不懂那些大道理。妈就知道,你爸说得对,你做的,是扎在正理上的事!就像这龙舌兰,根正了,再大的风雨也吹不倒!过年了,多吃点,别光顾着操心。” 说着,又给林晚和顾锋碗里各夹了一只油亮的大虾。

父亲的洞见,母亲的叮咛与关爱,如同温润的黄酒,熨帖着林晚的心。窗外炸响的烟花,映亮了父亲坚毅的脸庞和母亲眼角的细纹,也映亮了顾锋眼中对这份家常温暖的珍视。

大年初二,清晨。

昨夜守岁的静谧尚未散去,林晚被书房的动静吸引。轻轻推开门,只见父亲林怀民正伏案书写,用的是他珍藏的狼毫和宣纸。顾锋安静地站在一旁研墨,神情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精密实验。

“爸?”林晚轻声唤道。

林怀民抬头,笑了笑,将刚写好的字拎起。宣纸上,墨迹淋漓,铁画银钩:

“根深何惧风云变,叶茂自引凤凰栖。”

落款:己卯年正月初二,怀民书赠晚晚并顾锋小友共勉。

“好字!好意境!”林晚由衷赞叹。这既是父亲对她事业的期许(根深叶茂,无惧风雨),也暗含了对顾锋才华的认可(引凤凰栖)。

顾锋看着那遒劲的字迹,认真地说:“伯父,这字…有力量。像‘磐石’服务器的架构,根基稳固,才能承载海量运算。”

林怀民朗声大笑,拍了拍顾锋的肩膀:“小顾啊,你这理工科的脑袋,倒懂了几分书法的筋骨!来,这副字,你们带回上海去,挂在你们那‘灯塔’里!”

短暂的团圆时光飞逝。

临行前夜,母亲在厨房忙着打包各种吃食,自家做的年糕,絮叨着外面买不到的味道。父亲林怀民则把林晚叫到书房。

昏黄的台灯下,父亲递给她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

“晚晚,这是爸整理的一些地质构造与稳定性分析笔记(手写稿和蓝图复印件),还有几篇关于复杂系统韧性的思考。”父亲的声音很平静,“爸搞了一辈子石头,知道再坚固的山也有裂隙,再稳定的构造也怕持续的外力冲击。你们搞的那个‘数字世界’,道理相通。‘玉衡’系统很好,但‘看不见的裂隙’(未知漏洞)和‘持续的压力’(资本围剿、技术颠覆)永远是存在的。”

他指了指档案袋:“这些东西,可能比不上小顾的算法精妙,但或许…能给你们一点来自‘大地’的启发。根基的稳固,不仅在于技术有多高,更在于对风险本质的理解有多深。”

林晚郑重地接过沉甸甸的档案袋,感受着父亲那份深沉而无言的支持。父亲没有多问商业的纷争,却用他最熟悉的方式,为女儿守护的灯塔,夯下一层来自大地深处的思想基石。

“爸,我明白。”林晚用力点头,将档案袋小心收进行李箱。

返程的火车(春运高峰,机票难求),汽笛长鸣。

窗外是飞速倒退的、覆盖着薄雪的江南田野,年味还未散尽。顾锋在卧铺车厢的小桌板上,就着摇晃的灯光,仔细研读着林父赠送的地质笔记,时而蹙眉,时而若有所悟,竟真的在岩石断层与数据冗余之间找到了某种奇妙的关联。

林晚靠窗坐着,掌心是父亲写的那幅字,指间是那枚温润的平安扣。母亲硬塞给她一个装满家乡味的大号搪瓷提篮,盖子下还压着一小包新采的、晒干的龙舌兰花瓣(母亲说可以泡茶安神)。

家的温暖、父亲的箴言、母亲的牵挂、龙舌兰的硬朗与芬芳、顾锋的专注、甚至这沉甸甸的搪瓷提篮……都化作一股沉静而磅礴的力量,在她胸中流淌。

她知道,1999年的数字海洋注定不会平静。资本巨鳄的阴影、技术跃迁的狂澜、以及那永不停歇的“幽灵船”……都在未知的航线上潜伏。

但此刻,她心如磐石。

根己深植,叶自向阳。灯塔之光,穿透岁寒,正静静等待着新一年的惊涛骇浪,也等待着照亮更广阔的未知海域。

浦江岁寒归故里,椿萱倚门盼儿归。年夜酒暖话惊浪,父语铮铮砥柱巍!

“根深何惧风云变,叶茂自引凤凰栖”。墨香犹存行囊重,地质玄机笔记垂。

龙舌兰新傲霜雪,慈母提篮载春晖。行看江南雪初霁,心藏慎独玉,帆满待潮归!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jKe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沪上千金归来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jKej.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