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一年腊月初八,紫禁城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天未亮,御膳房便飘出各种谷物豆类混合熬煮的甜香。
永和宫西配殿内,德嫔(德宛)抱着穿戴一新的胤禛,看着锦书小心翼翼地将一碗御赐的腊八粥放在炕桌上。
粥是内务府一早送来的,冒着腾腾热气,里面核桃、莲子、红枣、桂圆等干果清晰可见,熬得软糯香甜,表面泛着一层光亮的粥油。
“哇啊……” 胤禛被那香甜的气味吸引,乌溜溜的大眼盯着粥碗,小嘴咂巴着,伸出小手想去够。
“小馋猫。” 德宛笑着点点他的小鼻子,却并未立刻喂他。她看向锦书,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锦书会意,取出一根小巧的银簪,先对着烛光看了看,然后极其自然地在粥里搅动了几下,再拿出仔细观察簪尖。
银簪光洁如新。
锦书又拿起一碟内务府同赐的蜜饯点心,用银针一一探过。
“主子,粥和点心都无异状。” 锦书低声道。
德宛这才松了口气。佟皇贵妃(佟佳氏)权势熏天,即便在御赐之物里动手脚也并非不可能。自从除夕大封后,永和宫上下更是十二分小心。
“盛一小碗温着,等阿哥午睡醒了再吃。” 德宛吩咐道。
午后,趁着胤禛午睡,德宛带着锦书,亲自提着食盒,前往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谢恩。食盒里装着瑞雪用御赐腊八粥材料重新熬煮并加了牛乳、更为软糯易克化的“孝亲粥”,以及胤禛做的小手工(实则是德宛用彩纸折的小玩意儿)。
慈宁宫内暖意融融,皇太后见德宛精神尚好,胤禛又乖巧康健(德宛描述),很是欣慰,笑着收了礼,又赏了些宫中特制的驱寒香料,嘱咐她好生过年。
离开慈宁宫时,德宛在廊下“偶遇”了也来请安的荣妃马佳氏。荣妃身着妃位常服,仪态端庄,见到德宛,难得地停下脚步,温声道:“德嫔妹妹气色不错。听闻西阿哥聪明伶俐,妹妹教养有方。”
德宛连忙行礼:“荣妃娘娘过誉了。是托太后娘娘、皇上和您的福气。” 她敏锐地察觉到荣妃眼底深处的一丝打量,并无恶意,却带着探究。
荣妃笑了笑,目光掠过德宛身后的锦书:“这丫头瞧着稳妥。” 随即不再多言,颔首离去。
【荣妃……是在示好?还是……】 德宛心中微动。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康熙依祖制在太和殿设宴,犒赏王公大臣。后宫亦有小宴,由佟皇贵妃主持在交泰殿。嫔位及以上皆有资格列席。
宴席之上,佟皇贵妃居于主位,头戴赤金点翠凤钿,身着皇贵妃吉服,雍容华贵,气势逼人。她目光扫过下方依次而坐的慧妃、荣妃,以及新晋的宜嫔、德嫔、定嫔,最后在德嫔身上停留片刻,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德嫔今日特意选了件略显朴素的藕荷色旗装,安静地坐在宜嫔下首,尽量减少存在感。她看着殿内繁华似锦、觥筹交错,只觉恍如隔世。去年的此时,她还是个在茶水房战战兢兢的小宫女。
“德嫔妹妹,” 佟皇贵妃突然开口,声音温婉,却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今日是小年,本宫瞧着你清减了些。可是宫务繁忙?或是……照顾西阿哥太辛劳?”
德宛心头一凛,立刻起身,垂首恭谨道:“回皇贵妃娘娘,臣妾一切都好。阿哥也安泰,不敢言辛劳。” 她姿态谦卑至极。
佟皇贵妃轻笑一声:“妹妹谦虚了。西阿哥有你这般尽心尽力的额娘,是他的福气。” 她话锋一转,“本宫想着,过了年开春,阿哥也该添几个懂规矩的嬷嬷了。妹妹位份新晋,人手或有不周之处,本宫这边倒是有几个早年伺候过端敏公主(康熙姐姐)的老成嬷嬷……”
话音未落,殿外忽有太监通传:“皇上驾到——!”
康熙竟在宴请外臣的间隙,抽空来到了交泰殿!众人连忙起身恭迎。
康熙一身明黄常服,面带酒意,目光扫过殿内诸位嫔妃,在德嫔略显苍白、却强作镇定的脸上停顿了一瞬,随即转向佟皇贵妃:“辛苦皇贵妃了。”
佟皇贵妃忙道:“臣妾分内之事。” 随即想接上刚才的话头,“皇上,臣妾正与德嫔妹妹商议,开春后……”
康熙却摆了摆手,随意道:“阿哥之事,年后再议。今日小年,大家欢聚即可。” 他看似无心,却轻巧地截断了佟皇贵妃的试探。
德宛暗暗松了口气。
康熙并未入座,只简单说了几句,目光不经意又掠过德嫔:“德嫔今日这身藕荷色,倒显清雅。西阿哥可好?”
德宛心头一跳,连忙回道:“劳皇上记挂,阿哥安好,己会咿呀学语了。” 她垂着头,感觉那帝王的视线似乎带着一丝温度。
“好。” 康熙点点头,没再多言,只对皇贵妃道,“朕前朝还有事,这里劳你费心。” 说罢,便转身离去。
来去匆匆,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佟皇贵妃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慧妃(纳喇氏)看着德嫔,眼神更加莫测。荣妃(马佳氏)垂眸,不知在想什么。宜嫔(郭络罗氏)则笑着圆场:“皇上日理万机还记挂着后宫,真真是天家情深……”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u0A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